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肉植物园艺养殖在欧美国家兴起,并有上百年的园艺培养历史,近年来这一生活爱好从韩国日本传入我国,并迅速蹿红,产业覆盖面大,发展速度迅猛。多肉植物的品种数以万计,与之相匹配的花盆器皿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经过市场深度考察之后,笔者发现这一市场存在大量的仿制品和舶来品。我国产品在创意上缺少中国元素的注入,更缺少中国元素的现代转化。民族的产品设计振兴,不能只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做出陶艺花器,更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进行提取,做出符合现代中青年审美的花器产品。  相似文献   

2.
当代家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为人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传统装饰是当代家居设计实现人类审美需求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传统装饰运用于当代家居设计是一种赋予生活以丰富的形式和秩序,美化人们的生活世界,提高人们的生活审美境界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装饰运用于现代家居装饰设计的审美原则来阐述现代家居装饰设计"饰简重意"的审美原则,强调传统装饰的"取其形,延其叉,传其神"的表现方式,即在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和的同时.又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园艺专业"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艺专业"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结合园艺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根据生长季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安排授课与实践操作,强调教学、实训与园艺行业真实的职业环境相一致.吸收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根据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以职业规范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在进行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时,应用园艺疗法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系列体验活动,如现代礼仪插花、中国传统插花、日式花道、小品花设计与制作、茶席插花制作、盆景式插花制作等,从心理及身体上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应用园艺疗法时,借鉴遵循亲自然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预防操作和辅助治疗理论等设计开发园艺疗养课程。在插花艺术体验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利用植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艺术中,对歌唱语言高度艺术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歌唱语言的完美表现上.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在继承传统民族声乐中对吐字行腔要求的基础上,汲取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而形成的具有中国鲜明特点、民族特色的歌唱语言的完美表现形式和歌唱技巧,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实现. 而"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就是这一要求的核心,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和艺术观念,具有丰厚的内涵,在声乐技能训练中,也早已成为我国声乐艺术的重要审美指导原则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园艺专业的核心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对应用型大学园艺专业实践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汲取营养,探讨园艺专业核心技能的范畴。提出园艺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十项核心技能:园艺植物的育苗技能、植物组织培养技能、园艺植物栽培和管理技能、园艺植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技能、日光温室和大棚的管理技能、日光温室的设计技能、产品采后保鲜与营销技能、花艺设计和盆景制作技能、园林设计与规划技能以及口头表达和科技论文写作技能,为培养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园艺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中,"仁"即爱人,要求人们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现代社会中,"仁"表现为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与理解,是个体与社会联结的中介和它的最理想形式在道德领域中的体现."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它有助于个人修身和群体和谐.我们需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充分发挥"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对汪曾祺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这显然不只是单纯地对传统文化的体现与眷恋.本文在对汪曾祺小说中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代"汪曾祺热"及其体现出的现代性,以适应现代生活及现代人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9.
装饰艺术是一种艺术学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现现代装饰艺术的魅力与审美.阐述现代装饰艺术与材料的关系,并从色彩、肌理、质感等多个角度对材料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审美特性的体现进行论述,最后说明了材料对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文教资料》2009,(10):70-71
本文从"五色"、"五行"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形成及发展.指出了传统色彩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及现代设计的色彩观.在色彩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公共的审美,更要与时代相结合,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美术创作呈现以效法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为特征的一元格局。在这些冠之于"现代"与"创新"的作品中,我国传统艺术所注重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被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推崇的个体意义所取代,造成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链接的失衡与断裂,社会对此类美术作品的评价和认知在初期的热闹与喧嚣之后,开始进行理性的反思,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何在?如何确立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美术创新观,与世界文化平等对话,凸显我国现代美术文化的独特价值,是本文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吃肉的植物     
《红领巾》2007,(5):37-39
大家都知道,很多动物是要吃肉的。但是,你知道吗,在植物中,偶尔开荤"吃"肉的也不在少数呢!世界上能够"捉"虫吃"肉"的植物有四五百种之多,我国就有三十多种。像猪笼草、茅膏(āo)菜、狸藻(zǎo)等,都是著名的吃肉能手。人们称它们为"捕虫植物"或"食肉植物"。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     
很多家庭都有种花养草的经历,在不少家长眼中,花草仅仅是美化生活的工具,家长很少为孩子详细分析过种植本身带给生活的改变。有的家长会对孩子喜欢园艺做出"玩物丧志"的判断,有的成人甚至会有破坏植物的行为。其实,种花养草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同样可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有力助手。首先,热爱园艺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会与自然产生亲密接触,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现在的城市生活中,很多孩子只能在匆忙的上、下学路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谈谈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民间美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品.在我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它作为一个传统的设计门类,与其它纯艺术形式相比,带有鲜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中国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在中国园林景观中,常常作为某种文化符号,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和愿望。传统园林中人们以植物特有的人格化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诗情画意文化内涵。现代园林则以生态文化为基本指导原则,赋予园林景观以新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中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6,(2):125-128
通过对高校园艺专业盆景与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方法应用实践,提出了以"做"为主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同时阐述了该种模式应用的要点和内容,以期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易学理念的影响和模塑下,中国传统美学和审美文化中的"自然之用"体现出鲜明的生态审美意蕴。在生态中心主义模式下,生态保护所面临着悖论,但这一悖论在易学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本来不存在,"数"所生发的节用、顺用理念认为人合理地取用自然是可以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上的互利互济、共生共融的。这还造就了"贵生"的审美理念和天人共在的环境、场境美,并表征于人居环境、艺术场境和园林建筑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作为面向21世纪职专教材,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园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气象学>、<肥料学>等多门课程内容整合形成了新的结构体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把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并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堂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植物生产与环境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素质与技能双提升的沃土.  相似文献   

19.
多肉植物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小型盆栽植物,由于其外形精致小巧、颜色具有可变性、可组合成不同样式不同主题的组合,广为人们所喜爱.多肉植物的品种很多,目前已知多肉植物种类约50科,334属,全世界共有一万多种多肉植物.由于多肉植物在居室内的应用范围广泛,不少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多肉植物,为自己的房间打造个性化的植物设计,使居住空间中有植物的点缀,让人们的心情得到放松.  相似文献   

20.
家纺,既家用纺织品,又称为居室软装饰.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除了服装以外的纺织材质的纺织品都是家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的装饰性,功能性和生态性都需要从材料,工艺,色彩和图案来体现.家用纺织品是兼具功能和审美的双重需求,从感情心理中出发考虑到功能性使其两者互动融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独立空间环境让人与人之间多了冷淡,少了些亲近.多了些冷漠,步了温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迫切的需要一种调和,都想找寻一种质朴纯真的感情,减轻生活中的冷漠感和压抑感.家用纺织品设计给我们带来视觉审美上的温暖感,还满足了人们心理情感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