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杜蕾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40-14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不同性别、年级、经济状况的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42.71%,其中有34.43%的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一般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有8.28%的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友困扰、交谈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待人接物困扰。(2)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只在异性交往方面高于女生。(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困扰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新乡市四所高校的503名学生为样本,将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困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揭示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困扰分维度间存在部分相关;女生在养亲尊亲、护亲荣亲、丧葬纪念三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人际交谈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三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症段量表,对丽水学院体育专业不同性别、年级的4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交谈、人际交友方面的困扰相对较多;学生人际关系以年级为主呈现阶梯型;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性别差异,在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上女生明显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积极情绪是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能够扩展个体瞬间的思维与行动序列,帮助个体发展和建设个人资源(其中包括人际资源).文章采用积极情绪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人际关系困扰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积极情绪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7.8%人存在一定或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且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积极情绪与人际关系困扰的三个维度(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异性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待人接物困扰不存在显著相关.(4)文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理工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则没有出现显著的相关性.(5)积极情绪对人际关系困扰的两个维度(人际交谈和人际交友)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高校28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上的困扰大于男生;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最小;大三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最大.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精力比女生高;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最高,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内容,但其对象的虚拟性和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通过探讨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以期能全面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发现:(1)在人际信任度上,女生在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普遍高于男生;(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逐渐升高;(3)大一学生情感平衡得分最高,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4)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探讨塑遣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50名成都地区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郑日昌等鳊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评估。结论:(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均分是0.27,说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较好;(2)待人接物困扰在性别上有差异;在家庭关系即是否单亲上,待人接物困扼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三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在家庭结构(独生/非独生子女)和成绩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大学生与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四个困扰因子彼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待人接物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著,大学生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和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困扰水平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使用手机依赖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75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困扰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别,并表现在为理科生的人际困扰高于文科生。手机依赖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低于女生。人际困扰和手机依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并表现为正相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越高,人际困扰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控制源》和《人际关系综合症诊断》两个量表对海南省234名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海南省服刑人员心理内控型占47.44%,外控型占42.31%,即服刑人员心理控制感内外型比例相当;服刑人员人际关系困扰比例较高,占60.25%;人际困扰四个因子中人际交友困扰(3.21±1.78)最严重,待人接物困扰(1.67±1.41)最轻,且二者差异显著(t=15.75,P<0.001);心理控制感与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及待人接物困扰均显著负相关,即心理控制感越是外控型,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且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两个因子均可以显性负向预测心理控制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郑日昌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453份。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检出率为13.7%。人际关系性别差异(待人接物:t=2.92,p<0.01;异性交往:t=3.57,p<0.001;总分:t=2.16,p<0.05)、生源地差异(异性交往:t=-2.853,p<0.01)、年级差异(总分:f=3.960,p<0.05)学习成绩差异(待人接物:f=3.277,p<0.05)专业差异(异性交往:t=-2.309,p<0.05)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待人接物:t=2.482,p<0.05)。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良好。人际关系在性别、生源地、年级、学习成绩、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对策:分别从大学生个体、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综合努力,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幸福感指数量表(IWBS)、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CSIRS)、自尊量表(SES)对512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交际困扰、异性交往困扰的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独生与否主效应差异均不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各因子及总分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职生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具有重要关系,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2)性别、是否正在恋爱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均产生重要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男大学生,恋爱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非恋爱大学生,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大二、大四、大三、大一;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心理专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适应不良的心理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为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人际信任、交往焦虑、社交回避与苦恼七个方面,对南京江宁大学城5所高校的3019名学生进行了人际关系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交往焦虑、交际困扰、社交回避与苦恼四方面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一,民办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处于一般水平。第二,在整体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异性交往能力上女生显著优于男生。第三,在语言表达和待人接物能力上,大一学生显著优于大二学生。第四,在总体人际交往能力和待人接物、异性交往能力上理科学生显著优于文科学生。第五,在总体人际交往能力和待人接物、异性交往能力上非独生子女显著优于独生子女。第六,在整体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异性交往能力上父母未离异学生显著优于父母离异学生。  相似文献   

16.
姚晓波  张亚男 《高教论坛》2011,(11):120-122
本文从心理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入手,调研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际关系困扰中性别与专业的差异显著,心理和谐中性别、年级、生源类别、专业差异显著,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对大学生心理和谐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最后探讨以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心理和谐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和大学生人格测验量表(UPI),对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适应困扰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1%,专科生的检出率高于本科生,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新生在学习方法困扰无显著差异,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存在显著的差异(F=5.63131.691,P<0.0531.691,P<0.05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存在显著的相关(r=0.245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存在显著的相关(r=0.2450.524,P<0.01);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性(F=20.440.524,P<0.01);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性(F=20.44120.97,R2=0.06120.97,R2=0.060.28)。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的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具有显著的预测性,是影响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探讨自发性、主题性团体箱庭疗法在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有效性。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前后测比较研究(ABA),对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某班级的15名学生干部进行3次团体箱庭疗法。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前后测试结果(t=2.35,p<0.05)有统计学意义;沙盘作品趋于整合、和谐。运用自发性、主题性团体箱庭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在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白羽和樊富珉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基础上修订的网络依赖行为测量量表以及郑日昌编制的入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武汉某高校34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上的得分,文理科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上的得分,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2)网络依赖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中的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和另外两个分量表如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3)在网络依赖行为得分上,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的人群,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洛阳市实验小学和孟津县送庄中心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社会支持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状况,结果如下: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客观支持维度差异显著;中高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困扰,学生在交谈交流、交际交友、同异性交往因子和总分方面年级差异显著;主观支持因子和支持量表的总分与人际关系量表四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交谈交流、交际交友、同异性交往和人际关系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