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蘑菇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采用甲醇为提取液,超声提取样品中的麦角甾醇,色谱条件为Kromasil ODS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1 nm;以甲醇为流动相.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在0.04~0.5 mg线性良好,R=0.9996,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03%,共测定11种蘑菇中麦角甾醇含量,香菇含量最高为482.5 mg/100g.该方法简便、精密度良好,可用于蘑菇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干式灰化法处理蘑菇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香菇、平菇中金属元素K、Ca、Mg、Fe、Zn、Cu、Mn的含量。本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可靠.分析结果证明蘑菇营养价值高,多吃蘑菇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平菇、香菇、柳松茸等8种食用菌菌丝对不同处理的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同化利用情况,并测定了不同处理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平菇、滑菇、黑木耳、双孢蘑菇和大肥菇在以抽滤除菌的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香菇和柳松茸在以高温灭菌的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蛹虫草在以间歇灭菌的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经高温灭菌处理后,还原糖含量降低;而可溶性淀粉经高温灭菌后,还原糖含量略微升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环丙沙星在醋酸 - 醋酸钠缓冲溶液(pH=3.80)中的荧光行为,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放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6nm和452nm,浓度在0.05~0.61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F)呈线性关系(F=129.57c 4.804,R2=0.9994).用荧光法测定滴眼液和片剂实样中环丙沙星的含量,进行回收率测定实验,得到其回收率在102%~108%之间.  相似文献   

5.
刘抒情 《早期教育》2005,(11):14-15
今天科学课上<小小的蘑菇>,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几种不同的蘑菇,如:平菇、香菇、金针菇、蘑菇,供幼儿观察.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红薯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B3的检测方法.采用超声波振荡法提取红薯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3,利用HPLC对其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5 mol/LKH2PO4溶液(pH=6.0,20:80,V/V),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B3在该条件下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5.40~54.0 μg/mL和5.05~50.5 μg/mL,样品中的含量分别为306.7 μg/g和116.4 μg/g.该方法可用于红薯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B3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赣南脐橙中的维生素C含量,探讨了波长、静置时间等相干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长243 nm,宜静置时间40 min,最佳pH=10,得到的回归方程ΔA=0.05496C+0.00651,相关系数r=0.9999,维生素C浓度在1.00—12.0μg/mL范围内与紫外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此方法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最低检出限0.014μg/mL,回收率98.4%—10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5,(8):67-69
建立了普鲁士蓝褪色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Fe2+与铁氰化钾可生成可溶性蓝色的配合物-KFeⅢ[FeⅡ(CN)6](普鲁士蓝),在酸性条件下,抗坏血酸能将普鲁士蓝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溶液的吸光度减小,反应前后溶液的吸光度差(ΔA)与加入的抗坏血酸含量(ρ)成正比,据此可以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测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为707nm,抗坏血酸含量在0~12.5 mg/L范围内与Δ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0201ρ+0.0008,线性相关系数r=0.9999.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药典规定的碘量法相近.  相似文献   

9.
蘑菇中的麦角甾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维生素D2,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天然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增进本科生对脂溶性维生素代谢的认识和理解,设计了从香菇中提取麦角甾醇,再经光化反应将麦角甾醇转化为维生素D2的生物化学教学实验。为简化实验步骤、方便教学,试验筛选出了样品预处理、光反应及热反应的最佳条件,确定了不经皂化处理,提取物先后用254、365 nm的紫外光照射1 h后,置于85℃水浴下处理15 min实验流程。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得产物收率为4.5%。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皮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探讨了分别用不去皮马铃薯、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代替PDA培养基中的去皮马铃薯对平菇、香菇、毛木耳、茶新菇、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去皮马铃薯培养的六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势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对茶新菇、白灵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均无明显影响,只有香菇菌丝生长势减弱;毛木耳以50%马铃薯皮培养较好;以100%马铃薯皮培养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采用0.1%的草酸作为提取剂,色谱中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pH=6,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甲醇=95∶5(v/v)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维生素C在20—100 mg/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29.664x-12.37,相关系数为0.9953,方法回收率为91.24%-1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本文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超纯水为流动相,流动相的速度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7nm,柱温在25℃的条件下,分析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其重复性和回收率。通过线性回归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0.9994;其回收率为98.71%~103.29%,相对标准偏差为0.79%。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率高,适宜于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白芍水萃取液在230~260 nm紫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245 nm波长处产生的荧光较强,荧光峰是280~405 nm范围的宽谱峰,荧光峰值波长在320 nm处;同时采用245 nm紫外光激发不同浓度的白芍水萃取液时,最大荧光相对强度和溶液浓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为检测白芍有效成分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研究结果对推动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草药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是一种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营养物质,基于维生素C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46nm,因而建立了一种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其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回归方程为A=0.0551C-0.0063,r=0.9998,检出限为0.05μg/mL,样品回收率为99.9%~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5%,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检出限低的特性。用于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硒来研究硒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硒浓度在50μg/mL时四个品种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值和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的含量均达到最大且高于对照组.硒浓度在50μg/mL时能提高杏鲍菇菌丝的产量和营养物质的产出.  相似文献   

16.
验证了硝酸根最大吸收峰波长能否作为总氮测定波长及不同波长对总氮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波长扫描0.08~2.8 mg/L硝酸根,发现最大吸收峰并非在220 nm,而出现在200~210 nm。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含量,200~210 nm存在盐酸吸收峰干扰,但在211~220 nm波长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波长对加标回收率、重现性、精密度及方法检出限检验影响不大。随着测定波长的减小,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系数R、摩尔吸光系数依次增加。211 nm处摩尔吸光系数达6.8×103(mol/L)-1/cm,远高于220 nm。同时,211 nm处标准曲线拟合斜率K更大。在实际地表水的测定中,以最大吸收峰(211nm)处测定总氮,与国标220 nm处测定相比较,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0.1%低浓度的草酸作流动相,流速为1.0 mL/m 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维生素C在浓度为20~10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 361.6x-11 192,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回收率为97.4~102.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适合于测定其它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亚硝酸根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碘可使异硫氰酸荧光素发生荧光猝灭的原理,采用流动注射连续可更新液滴荧光法测定亚硝酸根.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92nm和516nm,亚硝酸根含量在25~1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9μg/L.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辅助浊点萃取-同步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3,4-苯并(a)芘的新方法.通过加入TritonX-114,采用浊点萃取法对微波消解后的海洋污泥样品中痕量苯并(a)芘进行浓缩萃取,并结合灵敏的同步荧光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影响苯并(a)芘萃取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最佳波长差为23 nm 时,苯并(a)芘乙醇溶液在384 nm处有一明显的同步荧光峰,BaP的浓度在0.01-0.2 ppm 范围内与荧光峰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1.35+701.77C(ppm),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2.16 ppb.对照传统的甲苯溶剂超声波萃取法的实验结果,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10倍、操作安全无毒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测定油菜蜂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84nm,平均回收率98.2%,RSD=1.23%(n=5).结果表明,青海产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22%.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