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和一位笔友交流,她是同济大学的一名学生,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次我给她寄去了世界上最大细菌的照片,她在回信中惊叹道:“它们圆乎乎的,可爱极了,可不象它们的名字‘细菌’那样令人讨厌。”这就是细菌在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子眼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为何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面对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煮。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第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些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  相似文献   

3.
古细菌是一类生活在今天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细菌。它们并不是细菌,因为它们有着与细菌不同的遗传基因。它们是独立的一类生物。生物界被划分为真核生物、细菌和古细菌三大类。古细菌之所以被称为古细菌,只是因为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并且在形态上跟细菌差不了多少,所以人们把它们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种细菌与地球上的其他任何生命都不同,它们靠最纯形式的能量——电子为生,吃的、呼吸的都是电子!它们无处不在。在地上插一根电极,输入电子,它们就会赶来。目前已知的食电细菌有两种:希瓦氏菌(图)和地杆菌,但最近美国科学家声称,他们培养出的食电细菌,与已知的两种食电细菌毫不相像。这意味着还有一个整体的微生物世界是我们从不知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就是异形。  相似文献   

5.
王国军 《知识窗》2010,(2):40-40
在一个普通师范学校的就业讲座上,老师捉到了一种在日本和东南亚流行的细菌商品。一个名叫洛雯雯的姑娘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她根本没有想到,细菌也会和自己扯上关系,此时她最关心的,是找一份好工作,在大城市里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I0003-I0004
<正>[导读]虽然经由通电而复活的弗兰肯斯坦只是科幻小说,但这种"食电细菌"却是真真实实的,随处都可能蹦出来。有一种细菌与地球上的其他任何生命都不同,这种细菌靠最纯形式的能量——电子为生,它们吃的、呼吸的都是电子!它们无处不在。在地上插一根电极,输入电子,它们就会赶来:它们是以电为食的活细胞。找到它们的方法很简单,把一些灰尘放在盛满水的浅盘子里,轻轻旋转,尘土就会分开。如果没有分开,很可能就是被细菌生成的"电缆"连接在一起。虽然经由通电而复活的弗兰肯斯坦只是科幻小说,但这种"食电  相似文献   

7.
在患者眼里.她是一位医术精湛、值得信任的大夫;在同事心中,她是一位工作负责、令人敬佩的大姐;在复兴医院,她是一位出了名的优秀的科室带头人。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科主任、妇产科主任医师龙棣。  相似文献   

8.
细菌强力胶     
自1990年开始,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生长在江河、溪水和排水管道中的一种普通的细菌。科学家的本意是想研究它们的基因,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他们注意到这种细菌附着在管道上的吸附力极强,要想把它们从吸附的地方清理下来很困难。经测量,它们与管道壁的这种吸附粘合力竟然达到每平方厘米1万牛顿!通过对这种强粘合力产生的原因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发现,这种细菌是靠一种糖分子的细长分子链起粘附作用。当细菌粘在管道壁上时,若这种细菌自己不想解除吸附,就很难把它们清除掉。如果把…  相似文献   

9.
正细菌这些家伙虽然个头很小,小到用显微镜才能看得到,名气却不小。它们臭名昭著,令人谈菌色变,恨不得将所有细菌消灭干净。其实,小小细菌并不可怕,有些还是我们最可爱的朋友,甚至有的细菌还能弃恶扬善,为民造福呢。你瞧,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致命细菌——诺维氏梭菌就摇身一变,成了肿瘤的大克星。菌团来袭,我们好好地重新认识下它们吧,以后我们会越来  相似文献   

10.
我们看不到它们,它们却与我们亲密接触:一张流通着的纸币上至少有30亿个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以及肝炎病毒等,简直就是一艘超级细菌航母;我们随手抓起一把土壤,里面至少有10亿个细菌;我们以为刷得洁白的卫生间一定很干净,事实上,无数的细菌正在角落里嬉闹繁殖。  相似文献   

11.
在深海的底部,生活着许多种类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以海底淤泥里含量丰富的硫化氢为食.它们还是一些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需要氧气来消化食物,产生能量.可是在海底,尤其是在海床底下,那里氧气极度稀缺,怎么办呢? 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上千个细菌通过首尾相连,组成了一根根细丝.细菌本身只有大约5~4微米长,但细丝却长达几厘米.这些细菌的部分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在细丝表面形成一层鞘.当细菌分裂时,新细菌也被包裹在鞘里面.不过,它们这样到底意欲何为? 原来这样一来细菌们就变成了一根"电缆"!"电缆"从海床淤泥底下伸出,探进含氧较为丰富的海水里;当根部的细菌消化食物时,产生的电子通过"电缆"传递到最末端的细菌;在最后一个细菌体内,电子把溶解在水中的氧分子解离,解离后的氧离子与氢离子反应,最后生成水,而释放的能量则被收集起来.  相似文献   

12.
细菌和病毒在一般人眼里尽是一帮惹事生非的家伙。我们虽然用肉眼看不到它们,但一旦它们钻进我们身体里为非作歹起来,那就像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一样,会把我们折腾得够呛……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未来有种高性能电池中带有细菌或者病毒,那么无疑会把你吓一跳。但是带细菌或者病毒的电池,这可不是科学的幻想,而是有望在未来推广开来的一项新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一位奋战在临床一线二十余年的好大夫;她是一位致力于癌症规范化和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专家;她是一位温婉而善于思考的女性,她关注患者的心理,尊重生命的尊严;面对医生这份充满理性的职业,她用自己的爱心书写了一个医者真实而又感性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相似文献   

14.
细菌喜欢在你的牙缝里逗留,单凭刷牙并不能把它们彻底清除。因此如果细菌在你的牙缝里安了家并造成了蛀牙,那么你就只能找牙医在牙齿上钻孔来消灭它们了。不过现在你可以选择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取代让人心有余悸的牙钻,简单地防止早期蛀牙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5.
《知识窗》2010,(10):32-33
阿黛拉是一位神奇的女子,她美丽、可爱,但她同时又是一位职业冒险游记的记者。一位美丽的女子往往和冒脸格格不入。但她不仅工作出色而成功,面对困难的时候更是百折不挠,充满智慧。在如今的职场来说,她这样的职业人士不可多得,是真正的“白骨精”。  相似文献   

16.
我们看不到它们,它们却与我们“亲密接触”:一张流通着的纸币上至少有30亿个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以及肝炎病毒等,简直就是一艘超级“细菌航母”;我们随手抓起一把土壤,里面至少有10亿个细菌;我们以为刷得洁白的卫生间一定很干净,事实上,无数的细菌正在角落里嬉闹繁殖。  相似文献   

17.
张凤良 《知识窗》2015,(3):92-93
一、与学生一起成长我找两位学生谈话,一位是作业经常拖拉的学生;一位是经常闯祸,让大家都感到讨厌的学生,这两位学生都是教师的"心中大患"。假如没有这两位学生,教师会多开心啊。那位经常拖拉作业的学生,有着一张忧郁的脸,偶尔露出一点笑容,她的笑容在整个谈话中令我印象最深,她不会看时间,也说不清回家后的时间安排,她只是反复强调,她做完作业后,爸爸妈妈经常出去打麻将,留她一个人在家。有些教师觉得她太懒了,总  相似文献   

18.
过去矿工下井时常常带上金丝雀,因为这种鸟对毒气反应很快,在矿工中毒之前,金丝雀就能做出反应,所以对于危险情况能预先发出警报。像金丝雀一样,细菌也可以在人类之前觉察到环境中的危险信号。但问题是,观察金丝雀的反应很简单,要了解细菌的“感觉”,谈何容易?难道谁能“逗”细菌,让它们和人类交流,告诉我们它们闻到毒气了,尝到苦味了?有办法!把它们涂洒在一张硅芯片上就行了。美国的微生物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装置,用芯片收集那些有特殊变化的细菌所发出的信号。不久前,他们已经用这种叫做“生物荧光信息集成电路”的方法来追踪地球上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肉眼看不到它们,但它们的确存在。尽管我们花几个小时去打扫,并确信一切都是干干净净的,但我们的家里仍充满了无数的细菌。它们在牙刷里繁殖、在洗碗布和抹布里恣意生长,它们生活在电话听筒里,如果它们会笑的话,数百万细菌一定正在洁白的抽水马桶上满足地微笑呢。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位继母,也是一位母亲。她精心养育了别人的两个儿子,也拉扯大了自己的三个儿女。可当她风烛残年的时候,她亲生的两个女儿相继去世。儿子无业,她倾心养育的继子们也与她断绝来往。她的心在淌血。也手持诉状要将继子们告上法庭,但当她迈进法院的那一刻,颤抖着双手犹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