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以武汉地区5所高校的733名大学生为对象,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量表》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等3种类型的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成瘾是近年逐渐受到重视的行为问题之一.研究发现,青少年阶段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而不科学的上网行为对其人格的形成、学业表现、人际关系都会造成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流行病学、成瘾者的心理特点、对青少年成瘾者的干预手段等方面做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结合心理量表法与问卷法,由被试填写自然信息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交往焦虑量表、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鉴定问卷。355例被试大学生中,无网瘾者占60.6%,轻度网瘾者占31.5%,中度网瘾者占7.9%,无重度网络成瘾者。分析结果表明,中度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与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所指出的网瘾青少年比例差异不大;但在中度网络成瘾大学生群体之外还存在着所占比例相当大的轻度网络成瘾群体,他们介于成瘾与非瘾之间,既有可能在此后的阶段转化为中度网络成瘾甚至更为严重者,也有可能回归于正常使用网络的群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我国网络成瘾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影响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研究进行总述,从网络成瘾的定义、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模式、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工具和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为促进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SCL-90、CIAS-R、大五人格量表等对来自五所高校的5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网络已经成为高校生活的一部分,有7.79%的高校大学生表示生活基本上已经无法离开网络,存在一定的网络成瘾行为.本研究发现常模组在躯体化、恐怖性,抑郁、人际关系四因子上的得分相对较低,成瘾组的得分明显较高;且性别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讨论:网络成瘾者情绪不稳、性格内向、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应加以关注;引发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因此要想有效的解决并最大程度的预防该问题的发生,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力量必须联合起来,三位一体,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改善,帮助高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合理积极利用网络,提升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了解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特征状况,分析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伊宁市3所民族中学310名学生和80名家长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不容乐观,其学习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网络成瘾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存在问题,加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特征,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和《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344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总体状况较差,在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均低于正常使用互联网者;网络成瘾女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更低于网络成瘾男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317名青少年进行网络成瘾倾向测试,并从中选取高网络成瘾倾向组和低网络成瘾倾向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在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健康因子、其他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倾向和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受惩罚和其他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从济南市某中学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02名中学生为样本,采用Shek等编制的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量表、陈淑惠等编制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查。结果:(1)1年之后,父母的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均有显著增加。(2)前测心理控制与后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前测行为控制与后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前测心理控制与后测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前测行为控制与后测女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3)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1年后的网络成瘾倾向,行为控制显著负向预测1年后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男生1年后的网络成瘾倾向;行为控制显著负向预测女生1年后的网络成瘾倾向。结论: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预测模式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6种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这些量表均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但由于对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采用的被试、依据的测量理论和项目的来源不同,导致各个量表存在一定的差异.未来研究应该加强网络成瘾量表的本土化研究,注重文化和科技发展对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运用最新的、更规范的心理测量学理论进行量表开发.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在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量表评价和借鉴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网络成瘾量表,通过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结合36名网络成瘾者在该量表上的得分,最终确定在量表总得分上大于39分的被试就可以初步诊断为具有网络成瘾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网络成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从成因来看,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门槛的不断降低为其技术基础;社会监管不力,学校和家庭教育与管理的不够构成了其外部管理缺陷;青少年的心理特质,成瘾者的心理特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其内部心理动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应当加强社会监管,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对成癌者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网络正常使用者所占网络使用者的比例最大,成瘾者中,轻度成瘾者所占比例最大;(2)网络成瘾和应付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各个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3)重度成瘾者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退避"、"幻想"、"解决问题"等因子上的得分均和其他网络使用群体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素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运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平顶山市470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平顸山市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男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高一、高三学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除适应环境能力外,网络成瘾者在心理素质量表上的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非成瘾者;高中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其心理素质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中生的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加强网络成瘾的干预和治疗有利于改善高中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学业成绩普遍不良,网络成瘾现象突出。为研究高职院校网络成瘾学生的成瘾状况、心理健康水平、成就动机水平及其相关性,通过三个量表(成就动机量表(AMS)、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开展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样本中有13.66%的高职学生为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父母心理困扰、亲子关系、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亲子亲合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与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16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心理困扰会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在父母心理困扰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之间有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果,父母应注重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并在积极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方法,以有效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17.
网络成瘾的家庭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瘾包括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两类。目前行为成瘾者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群——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人数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不仅侵害了青少年的健康,而且对成年人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本文对网络成瘾的定义、界定标准和目前对此行为干预的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网络成瘾严重损害了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发展,因此探究网络成瘾的心理对于对抗网络成瘾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成瘾分析,并对网络成瘾的心理探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社会支持对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温州地区6所不同性质的高级中学各抽取高一和高二年级1个班级,共12个班级480名学生,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编网络使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8.3%;高中男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显著高于高中女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职高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居于首位,但其与普通和重点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者的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社会支持与高中生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论:高中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成瘾现象,提高社会支持可以预防高中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0.
苏日娜 《考试周刊》2011,(1):224-225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作者采用西南师范大学陈侠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对内蒙古地区57名青少年进行测评,其中蒙古族32名,汉族25名。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15名,占被试的26.3%;蒙古族青少年成瘾者7人,占12.3%,蒙汉两族间无显著差异,而男女性别差异显著。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不容乐观,其学习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极早针对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