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克山大提出来的,对于非智力因素具体内涵的理解上,目前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识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动机,情感、品质等心理成分。大发明家爱迪生曾以个人的经历说过,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这汗水就是属于非智力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品质。因此,每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也要重视开发非智力因素这片沃土。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掘非智力因素,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除学生的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智力等认识因素外,还受着自身的非智力因素的强烈影响,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益,因此,教师在注重智力等因素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对非智力因素大量而深入的研究,非智力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如何?在教育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经常遇到各种影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分为非智力性心理障碍和智力性心理障碍。非智力性心理障碍分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和一般性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包括学习者对于英语学习的敌对和不端正态度;读书无用论;受家庭和社会影响而厌学的现象;学习者由于自身的个性、性格、意志、动机、兴趣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心理障;对于非智力性心理障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学习者要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有意识地检查与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确定明确的学习动机,坚定顽强的学习意志,及时纠正不良的学习态度,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等等。智力性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者的认知、思维、记忆能力等方面。首先,要善于感知和理解;其次,要勤于思考;最后,要勇于开发和运用自己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我国的非智力因素观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朱智贤的非认知观点即非智力因素思想,二是维果茨基对兴趣、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看法,三是就二位心理学大师的有关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是语言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是由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决定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人先天具备的语言认知机制;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性格,年龄,本族语,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本文主要从八个方面探讨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朱智贤与维果茨基的非智力因素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的非智力因素观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朱智贤的非认知观点,即非智力因素思想;二是维果茨基对兴趣、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看法;三是就二位心理学大师的有关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依自己原有经验对现有情境积极内化和顺应的结果,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而不是依外界传授或灌输的。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是学习效率提高和意义学习发生的关键。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结合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成就=f(智商、非智力因素)。智商是遗传的,后天几乎无法改变,但非智力因素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积极的学习态度是非智力因素重要品质之一。因此,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即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有效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能…  相似文献   

9.
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认知过程中的感知、注意、想象、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意志、情感、兴趣、习惯和性格等。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的智商虽高,但缺乏非智力因素,最终没成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两种因素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则严重阻碍学习的发展。本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习是个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囚素制约着人的智力活动和智慧潜能的发挥。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意志及认知风格等方面。如果能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则会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小杰 《教师》2013,(4):100-10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非智力因素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一个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生物实验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又称为非认知因素。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时除智能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方面。据分析.学生产生差距的原因多数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学习欲望、毅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护、调节、强化等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田业元 《教师》2010,(13):88-89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学生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互并存又相互制约的。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愈发展,智力因素也就愈发达。因此,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情感,发展智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重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的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指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智力因素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的配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持续。在学习中,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智力的发展,使学生潜在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与实现。  相似文献   

17.
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认知过程中的感知、注意、想像、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意志、情感、兴趣、习惯和性格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两种因素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无数的成功人士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们眼中的所谓后进生绝大部分智力并不差,决定后进生的因素并不是智力因素,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思维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习惯、兴  相似文献   

19.
<正>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也不能改变人的智力水平,但却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而导致学习两极分化的一个根本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由于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因此,在生物教学中,笔者在注意开发智力因素的同时,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收到了较好效果。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活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