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某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位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讲错了一个地方,一位学生当堂指出了老师的错误。那位教师搪塞几句之后,竟然在课堂上发起了火,指责这个学生“无礼”、“自负”、“眼里没有老师”。 这件事,使我想起了郑板桥给他的老师改诗的故事。郑板桥小时候有一次和老师野游,路过小桥,骤见溪中有一年轻姑娘的尸体。他的老师触景生情,不禁吟了  相似文献   

2.
语文乐园     
郑板桥改诗传说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幼时随老师出外郊游,路过一座小桥,见一年轻妇人落入水中,老师随即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觉得不妥,年轻妇人不认识,凭什么说她十六岁,落水原因不明,三魂七魄又过于抽象,于是分别将每句头二字改动了一下,就妥贴多了,你知道他是怎么改的吗?  相似文献   

3.
相信科学     
那天,我将崭新的单肩书包套在儿子肩上。儿子喜滋滋地耸了耸肩,说:“爸,我这就是真正的学生了吧?”我拍拍他的小脑瓜:“那当然罗。快走吧,别迟到了。”沿途,儿子发现他的小伙伴们绝大多数都背着双肩书包。他问我是什么原因,我随口解释道:“现在时兴这种书包吧。”不想过了些日子,儿子对我的解释表示了异议:“爸爸那天说的不对,老师告诉我们用双肩背书包对身体发育有好处。不然容易把肩膀压歪。”我想了想,觉得倒也有道理。便说:“嘿,你们的老师还蛮懂科学哩。”儿子听了这话,不觉颇为得意:“那当然啦,我们的老师什么科学都懂。”  相似文献   

4.
还有几个角     
小猴高举着一张正方形的红纸,大声喊:“快来参加智力竞赛,谁答对了奖给他一本美丽的图书!”小花猫、小松鼠和小狐狸举手参赛。先公布竞赛题目。小猴说“这张纸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还有三个角。”小花猫第一个站起来,抢先回答。观看的小伙伴们喊:“对啦!”可是,小松鼠和小狐狸说“不对,答错了!”第二个答题的是小松鼠,他说“还有五个角。”伙伴们一听都愣住了,怎么会多出一个角呢?”最后是小狐狸答,他说“还有四个角。”大家一听,都哄笑起来。究竟谁答的对呢?观众都望着小猴,等他裁决。小猴拿出三张正方形的大红纸,对小花猫、小松鼠和小狐狸说:“你们各自按照自己的答案,剪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早在少年读私塾时.他就已表现出非凡的才智。一次,老师带着他们几十个学生去郊外春游,突然,在傍山的小溪木桥下发现了一具小姑娘的尸体。老师见后脱口吟出一诗,诗云:“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魄随波转,七魄泛波涛。”老师即景赋诗,博得了同学们的一片赞语,唯有郑板桥没有多大反映,眉宇间还露出了陷入沉思的神情。郑板桥从小禀性聪颖,再加上平时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颇受老师器重。这时,老师脸带笑容地走到他面前征求意见,只见郑板桥很有礼貌地抬起头来,…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改诗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自幼勤学好问,一次他随老师到郊野散步,见一座桥下有一具少女的尸体,河水浸泡,甚为凄惨。老师感叹不已,于是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听罢问道:“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少女是二八一十六岁呢?你怎么知道她是让风吹落到河里呢?你又是怎样看到她的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的呢?”老师被他问得张口结舌;因为这些描写全是想当然的,所以无法回答,只好说:“那你看怎样写好呢?”郑板桥说“改几  相似文献   

7.
老师的话     
每次家访,家长们都会说上一句:“这孩子就听老师的,不论大小事,他都爱说‘我们老师说的’,真拿他没办法。”开始我听了不以为然,心想:老师的话真有这么大的威力?然而,当自己的孩子入园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老师说的话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我儿子上中班时,有一次他告诉我美术课上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我说:“你画画的顺序不对,应该……”没等我说完,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这样,我们老师都这样画的。”我拿出纸笔想纠正他,他  相似文献   

8.
有个叫麦克的老头发明了一台“时光隧道机” ,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试验者 ,第一个到达十年后的地球。这时的我 ,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新任校长。新官上任 ,便去听了一堂数学示范课。数学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用圆规划了一个圆圈 ,然后对大家说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话音刚落 ,有个同学就举起手来大声说 :“不对 ,老师 ,是英文字母‘O’!”接着又有一位同学大声说道 :“老师 ,他说得不对 ,这是‘零’ !”“不对 ,这是氧气 !”“不对 ,不对 ,你们都说错了 ,这是一个句号 !”接下来 ,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不对 ,这是……”“不…  相似文献   

9.
一蓝猫和他的伙伴们在森林里探险。他们来到了小桥旁,蓝猫命令队伍集好合:“我们探险队要精神抖擞地过桥,齐—步—走!”蓝猫发号施令。肥仔连忙摇头摆手:“那可不行!报告蓝猫队长!恕我直言,队伍过桥是不能齐步走的!”蓝猫指着肥仔,冷嘲热讽道“:哼!是听我的,还是听你的?大家说!  相似文献   

10.
据传有一年春天,老师带领郑板桥和几位学生到郊外野游。他们信步走过一座石桥。突然,一位同学发现桥下有一具女尸,吓得惊呼起来。大家俯身下看,只见桥下水面上浮着一具少女的尸体,身穿粉红色上衣,系着嫩绿色裙子,散乱的黑发随波摆动。见此情景,老师深感痛惜,随即吟诗一首: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学生们听了,都称赞老师的诗作得好。唯独年仅十来岁的小板桥不以为然,向老师质疑:“您怎么知道这个少女刚好是二八十六岁呢?又凭什么断定她是被风吹落桥下的呢?再者您怎么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波逐浪,在水里打转的呢?”老师听了,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1.
一字之师     
前不久,在我们学习《夏明翰英勇就义》这篇课文时,徐老师说:“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要向夏明翰学习,决不能放弃自己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我一听,不对呀,“挫折”的“挫”应该读“cuò”,老师读成了“挫(cuō)折”。难道是我听错了?徐老师的普通话可标准了,他怎么可能读错呢?当老师第二次说到“挫折”时,我听清楚了,他的确念的是“挫(cuō)折”。我将手高高举起,同桌不满地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大家上课好好的,你捣什么乱!”老师一时没发现举手的我,我的手还是固执地高举着,就像大海上的一叶孤帆。老师终于看到了,微笑着问:“你有什…  相似文献   

12.
改诗趣闻     
相传清代诗人郑板桥,幼年曾为其师改过诗。一次春游,师徒见桥下浮一女尸,面容未改,上着红衣,下系绿裙。老师深痛不已,随口吟诗: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一听,当即指出该诗的诸多毛病: 既不相识,何以断定姑娘的芳龄为16岁?(古代少女的年龄用乘法表示,二八指十六岁)既不知情,何以知其风吹落水?三魂七魄虚无缥缈,何以晓得她"随浪转",又"泛波涛"呢?并说此诗应改为:  相似文献   

13.
记得我上学时,语文老师用郑板桥改诗的 故事为例来说明锤炼语言的重要性。 故事很老了,现在许多报刊都有转载,但 我还是再转述一遍。 话说有那么一天,郑板桥和老师外出赏 景,漫步河岸桥头,忽见一女子尸体漂于桥下 水中。老师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 桥。三魂随波转,七魄翻浪涛。”郑板桥反问: “老师,你怎么知道她是十六岁?又怎晓得是风  相似文献   

14.
画家有一个6岁的孙女。6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他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他无话可说了。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他说:“婷婷,你画那个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他说:“那…  相似文献   

15.
画画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就不能比树干粗呢?”他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他无话可说了。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他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有见过的就没有吗?”他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纪实:一、风趣听背,体会诗题内涵师:同学们,我记得你们!现在来听一听我记得对不对:昨天上午,你们同赵老师一起学习《打折与策略》时,我看到了你们的“聪明与睿智”;昨天下午你们随着迟老师一起到“泗水河边游春”时,我又看到了你们的“沉着与冷静”。我说得对吗?我的记性还可以吧?  相似文献   

17.
一次听四年级数学课,教师讲完加法交换律后,几乎整堂课都在做 a b=b a 这类题目。我按书上 a 497=□ □的习题,在纸上写出:“a 497=a 497对不对?”哪知被问到的四个学生都说“错”,还说老师早就说过数学题正确答案只能有一个,别的都不对。我反问“这两边不等吗?”“等。”“两边等为什么不对呢?”“这……”  相似文献   

18.
顾毅 《现代语文》2013,(4):31-32
近日听了某校高一年级一节公开课,讲授的是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送友人》,下面先简介这位老师的授课流程。首先以送别诗的悲凉特点导入本节课,然后老师说:"下面进入下一个议题:分析首联是如何写景的。"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答案,在我们看来这几位同学的答案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老师在大部分同学的板书上都打了"红叉叉",他让同学们反思答案为何不对,结果班上同学很  相似文献   

19.
1.小猴抢了小猫的皮球,小狗批评了小猴。 2.小猴说:“嘿!还是好朋友呢,还批评我,把我送你的橡皮还给我吧。” 3.小狗把小猴送的橡皮还给了他。伙伴们知道后都不愿和小猴玩了。 4.猴妈妈说:“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送给别人的东西再要回来,是不礼貌的。” 5.小猴向小狗道了歉,小伙伴们又都和小猴玩了。 (小朋友听完故事后,想一想,这五  相似文献   

20.
传说郑板桥曾经吟诗赶走了盗贼。有天深夜,郑板桥被一阵声音弄醒。有贼!但他没有惊叫,想了想,轻轻吟出两句即兴诗:“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小偷一惊,趴在地上不敢吱声。只听得床上人继续吟道:“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郑板桥说的是实话,当时郑板桥刚被罢官,“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溜出房间听到这句诗,心想,那就爬墙吧。翻上墙头又听见“越墙莫损兰花盆”。他转脸一看,墙头真有一盆兰花,那是郑板桥的心爱之物。“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光赶豪门。”最后郑板桥用这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