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权宗田 《天中学刊》2003,18(1):16-18
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是对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的发展和创新。江泽民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包含着人民本位论、人民主体论、人民利益论等极为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化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文化论”和“群众史观”在新形势下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3.
人民主体论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论的哲学观和价值观,是对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论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要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了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看,第一,强调了“先进性”的主导原则,第二,突出了“慎终如始”的发展过程论;第三,注重了“三个代表”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伴随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而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创立者,列宁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新闻事业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系统深入地分析和回答了有关新闻工作的种种问题,其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喉舌”论、党性论、群众论、导向论和艺术论。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的辩证生态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武器。其主要思想体现在生态环境生产力论、人与自然和谐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论、科技进步依靠论、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结合论、教育法制互补论、“三位一体”系统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新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领域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观,蕴含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以人为本"是贯穿江泽民新闻思想的一根红线,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新闻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学习江泽民关于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着重理解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政治论、党性论、导向论、大局性、服务论、根底论等方面的重要命题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历史贡献和对新闻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宣部举办的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讲话时说:“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指导我国新闻传播和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这个问题上,资产阶级新闻学者和无产阶级新闻学者历来存在着本质的分歧。他们把这种理论称之为“喉舌论”。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马克思、恩格斯独到的“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石。列宁独创的“党性论”明确阐述了党与党报的关系。“群众论”和“导向论”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独创性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新闻”概念最初从美国引进,自2004年开始受到我国新闻学界的持续关注。进入21世纪后,有关“公共新闻”的研究逐渐被衍生而来的“公民新闻”所取代。从“公共新闻”的内涵出发,系统梳理其产生发展的内在条理,介绍国内近十年内对公共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归纳当前该领域研究中的主要分歧和亟需廓清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章探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和社会运作机制带来的深刻影响,梳理了数字化时代的新闻采编方式的变化和公共协商机制的变迁,深刻反思了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模式,指出公信力才是众声喧哗生态下的生存逻辑,并对日益严重的数字鸿沟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3.
理解非虚构文学应该从新闻、文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出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人们也把非虚构小说归入新新闻写作,或者称新新闻写作为非虚构小说。同时,非虚构文学还是一种方法,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专业合格的毕业生,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否则我们的新闻学教育肯定是失败的。在反思当前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应在新闻学“大课堂”意识的指导下,从实践、理论以及思想三方面打造新闻学课堂的“三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郑观应思想研究呈现出从综合研究到专题研究的走向。近年来,关于郑观应思想经济、政治、哲学、文学、教育、人才、国防、宗教等传统领域研究不断深化,新研究范畴又不断拓展,其新闻、法律、外交、图书管理、公共管理、社会救济、医学、养生等思想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新闻管理思想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闻参与和领导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内涵极为丰富,饱含了指导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它不仅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新闻宣传对中国革命的推动作用,而且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里面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古典诗词的教学必须与专业思想沟通,古为今用以优化学生学习态势,通过多元解读,发散学生思维;善于质疑,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注重表达,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性、旗帜鲜明的原则性、勇于探索的创造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出了重大贡献,它是指导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