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信息归档是档案部门必须要面对的新课题.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网络信息的归档可借鉴名人档案和重大活动档案的理念和方法,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采取垂直模式、平行模式或交叉模式确定归档网络信息的范围和内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利用网络爬虫搜集和人工采集、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网络信息归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和运行机理,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大数据技术、舆情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体、本体、空间5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总结大数据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并构建传播机理的总体关系架构。[结果/结论]揭示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内在运行规律,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灾害档案在灾害研究、决策咨询、社会记忆建构等方面具有重大开发价值,在如今的数据驱动型社会,灾害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和利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大数据应用于灾害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优势,从目前灾害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现存的标准化体系、馆藏档案研究、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立卷归档标准、档案工作协同机制、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和舆情信息工作是对普罗大众相关利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效表达,是民情和民意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入侵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必须构建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便于"网络舆情"的管理。为此,文章基于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传播周期和"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预警机制和监管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梳理研究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面临的安全风险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安全风险主要来自管理制度、数据本身和技术环境三个方面: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档案工作未受到应有重视、归档范围不明确、档案整理不及时,以及系统转换和数据整合对数据的影响等;不动产登记档案数据包括空间信息和公民个人信息,导致其风险系数较高;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不动产登记档案电子数据在网上服务、信息共享、数据存储过程中面临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刘静 《陕西档案》2022,(2):50-51
企业科技研发产生的信息具有很好的再利用价值,对企业创新、完善技术和科技攻关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此类科技信息及时归档所形成的科技档案是价值巨大的信息载体,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科技档案数据处理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能够挖掘出更大的科技档案价值.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从传统走向...  相似文献   

7.
期刊要览     
《陕西档案》2015,(2):9
《档案》2014.09网络信息资源归档保存的责任主体研究作者:赵展春在各国开展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项目中,国家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成为主要实施者。而档案馆作为永久保存社会记忆的基地,具有网络信息归档管理的天然优势,理应承担起网络信息归档保存的主体责任。我国应在国家层面上构建起由国家资源归档保存中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数据的概念和档案发展规律入手,认为当前档案大数据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数据流的实时信息处理、分析与归档,指出当前档案大数据研究上存在的误区,并由此提出了档案大数据领域亟需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社会和休闲社会的到来,旅游网络舆情档案建设成为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建立旅游网络舆情云档案具有重要价值,基于ITO的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技术贫乏、资金枯乏、人员缺乏、资源匮乏等困境,实现管理流程系统化、管理平台集约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方式智能化、档案资源共享化和档案服务精准化等目标,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网络舆情云档案系统构建的原则和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0.
网络深刻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思维方式,成为了舆情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为高校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可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提前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及预测,打破了以往高校传统的限制、围堵等简单的方式来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研究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演进机理,以准确掌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为相关部门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并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搜集国内外多媒体网络舆情相关文献,结合传播学理论,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分类、特征为基础,研究其发展规律、演进要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剖析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揭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特点,阐释了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和演进机理,为大数据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深入研究及监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3,(Z4):113-114
<正>ERP数据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其归档一直是档案系统建设中的难点。本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在ERP数据归档方面共涉及20多个帐套、8个业务子系统、90种业务单据、228种报表、26种目录数据,其数据量之大、数据成分之复杂,可以说在国内档案信息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合本钢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认为ERP数据归档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一、明确ERP数据归档流程及工作步骤,为归档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1.本钢ERP数据归档流程简述。本钢  相似文献   

13.
信息公开背景下,高校档案收集工作进一步完善,档案收集更及时、更齐全、更便捷、归档材料更准确。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舆情民意材料的收集问题、电子文件的可读性问题、重复收集归档问题等,需要高校档案部门积极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14.
网页归档项目是当今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记忆的重要方式,理应成为档案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中关网页归档项目对比,介绍网页归档项目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同时阐明了档案馆在网页归档项目中的作用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于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述的"风险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网络舆情风险频发,对国家推进互联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技术为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提供了现实基础,使网络舆情的监测方式和治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开启了网络舆情治理的新时代。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的治理现状,探究大数据视域下我国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生产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农业科研成果、图表、数据、照片及各类归档保存以备查考的原始性信息资料。其档案涉及到科技、经济、市场及农村工作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农业科技档案,使农业科技档案资料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服务于民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马玉洁 《今传媒》2016,(1):55-56
网络舆情是民意自由表达的结果,能够自我纠错,因此具有珍贵的反映民意的作用.但是网络舆情常常和真实民意有不小的差距,这和网络舆情的引发事件、事件信息发布方式、舆情发展过程以及网民素质息息相关.社会管理者只有了解这种差距,进行有效监测和正确分析,才能让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只有增强"把关人"的作用、严格执行网络实名制、提高网民素质,才能保证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归档后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国家数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网页归档与保存的研究主要涉及网页的档案属性、网页归档方式的确定、网络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方法等诸多问题。本文对中外网页归档典型项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层面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柴樱芝  殷俊 《青年记者》2017,(29):30-31
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成员交流互动的重要介质之一,重构了社会信息传播路径与方式.所谓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某一载体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①移动媒体时代,互联网深度嵌入民众生活,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搜集、研判与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成为管理部门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教育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民众的网络表达也很活跃,既具有网络舆情的同构性,也呈现出独特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