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促进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2002年6月3日至5日,在天津市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区、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会。来自11个省(区、市)体育局的竞技体育处的处长和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校长参加了会议。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傅宝丽出席了会议。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训练二处主持了会议,于宏臣处长做了会议总结。会上,就体校办学情况和改革措施进行了交流,对《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了讨论修改。与会同志还参观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竞技体育工作的研究,积极备战 2002年亚运会、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不断开创我国竞技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2002年3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竞技体育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和有关司处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向"院校化"深化,省域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就肩负起我国竞技体育强国之梦想的艰巨任务.本文以宁夏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个案,进行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探究,以期提高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率,从而使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提出主要改革策略为:(1)提升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生招收条件;(2)由可自选专业改为只限定体育专业;(3)体育教师兼职教练改为教练员队伍专职化;(4)管理制度精细化;(5)职能部门监管与评价工作经常化.  相似文献   

4.
1 体育科学问题 日本大修馆书店1973年《现代学校体育大事典》对体育科学和竞技科学的注释:根据1963年10月14—19日体育术语国际会议报告,体育(Physical Educadon)是在人的协调发展中对人的身体全面发展施加影响的教育。体育科学(Science ofPhysical Education)是体育领域中的学问的总称。(第48页)根据现代对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身体教育)和体娱(Physical Recreation——身体娱乐)领域划分的特点,竞技(Sports)属于体娱(Physical Recre-ation)。竞技科学(Sports Science)是竞技中的学问的总称。(第41——42页)2 “大体育”问题 英国安德鲁斯(现任国际体育联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副司长潘志琛任团长,天津、河北、山东、浙江、四川、内蒙、辽宁、湖南、湖北、江西、广东、云南、陕西等十三个省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长组成的中国竞技体育处长代表团,于2003年11月5日至15日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代表团在澳期间考察了昆士兰州政府体育发展局(Qeenstund Acadeny of Sport)、悉尼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扭斯体育学院(New Institute of Sport)、堪培拉市足球协会、堪培拉国家体育学院(Australian Institut of Sport)、维多利亚体育学院(Victralian Instutite of Sport)等,听  相似文献   

6.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领域: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念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教练员队伍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家长态度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管理的研究.在综述与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上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德国竞技运动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12年9月赴德国就竞技运动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竞技运动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启示.1德国青少年竞技运动人才培养1.1体育俱乐部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是竞技运动最重要、最具权威的管理机构.政府(联邦、州和地方三个层次的政府机构)在体育管理中扮演协作者的角色,只对国家事业有关的体育活动提供资助。  相似文献   

8.
徐静  徐刚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1010-1015
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和竞技体育的基础,论述学校竞技体育的地位和组织形式,学校竞技体育的定位。提出竞技体育应回归教育的本能,探讨建立大、中、小学校竞技体育学习、训练、竞赛"一条龙"的管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竞技体育成就、职业竞技联盟、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竞技体育的法律保障等方面分析了西班牙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现有体制,并总结出西班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呈现出的4个特点: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注重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实行严格的教练员培养和考核制度,通过规模化的竞赛提升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7月11日-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校长会议。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212所《基地》学校校长和参加《基地》认定工作的“专家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副司长潘志琛、训练基地和后备人才处领导于宏臣、朱英和郭荣出席了会议。潘志琛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于宏臣同志对《基地》认定有关文件修订作了说明,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朱英同志介绍了《基地》画册制作情况。会议期间人民体育出版社卢静同志向各位校长征集了大画册的文字和照片资料。  相似文献   

11.
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运行方式、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融合、发掘高等体育教育功能,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三个方面对国内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如何在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以及有关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点及发展的规律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分析了我国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相互关系。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成功与不足的实例论证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建立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化人才培养观;深化改革现行训练体制、加速学校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体育管理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体育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丁燕华 《体育科研》2006,27(4):55-58
“长三角体育圈”地区应该而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先导区,竞技体育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区,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都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竞技体育中心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高地。实现这些目标的保证是充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材的培养和贮备,而后备人材的贮备和培养与相关政策保证密切联系。本研究对体育的基本公共服务、特殊人才生育、外来人员子女选拔和培养、欠发达地区的运动训练和体育圈学校竞技体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长三角体育圈”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而服务于全国,影响国际竞技体育舞台。  相似文献   

14.
为了做好《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认定工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5月18日至21日在大连市举办了《基地》认定工作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模式,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依据我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需求,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体育院校与体育运动中心相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战略中的作用,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关键之所在,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开发现状出发,找出我国现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4月21日“2001年中国竞技体育战略研讨会”在苏州会议中心召开。代表们讨论的问题包括: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作用、青少年人才培育、教练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益、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计划等。他们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解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教育学意义上审视“体教结合”后发现:“体教结合”由于观念、体制等局限,难以实现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必要促使其向学校竞技体育过渡。学校竞技体育,重心在竞技体育,实体在学校,指的是以学校学生为主体,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现实目标的训练、比赛活动。认为:相比“体教结合”,学校竞技体育的目标更明确,管理更到位,措施更合理,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群众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展现中华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精神的窗口,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密切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收获,将给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