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教育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两个政策术语,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城乡教育发展状况的科学研判和对城乡关系宏观政策的积极回应。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对城乡教育均衡概念的丰富、发展和超越,并具有教育目标的城乡共生、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教育对象的城乡交融等三个方面的政策意蕴。当前必须通过继续实施对农村教育的积极补偿、探索多样化的城乡教育供给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交流互动等措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在城乡教育实践的百年探索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历经萌芽探索期、波动发展期、问题凸显期、协调推进期、均衡发展期和融合发展期等历史阶段,整体呈现由低向高的波动式演进特点。从城乡教育政策的百年实践分析,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显著提升了城乡教育质量,有序扩大了城乡教育规模,全面提升了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效推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百年改革探索表明,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全面有力的政治领导、实事求是的政策风格、渐进式的改革路径、统筹发展的实施机制。新时期,这仍然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实践向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奋进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城乡教育差距最终体现在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异上.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对于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投入-过程-产出”的系统化观点描述教育质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完善系统的教育质量监测与公示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督导评估与改进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4.
玉林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核心内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玉林市教育局顺应形势,将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着力实施公平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发挥教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学刊》2005,(10):I0001-I000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成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制订并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成都市教育局党组深刻地认识到,在成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格局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全市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今后我国城乡关系的主题、主线和新的时代特征,也是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要先行。为深入了解我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研究对策,破解难题,加快我区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近期,鹤山区文教体局对全区32所学校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的差距主要是教育的差距,教育的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教育的贫困是社会的贫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维护和创建教育均衡的实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从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历史性和空间性等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经济支持以及政策和制度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共奔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乡村和城市一般不同的经济与教育体系结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就造成了农村极其缺乏教育资源,农村与城乡的教育就有了非常大的差别,并且阻碍了发展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公平性。城乡一体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这种办法非常有效的消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这对于打破取消城乡二元结构与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有非常有效的帮助,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发展是对教育公平非常有意义。当今,中国的义务教育师资分配非常不均衡,城乡之间的师资教育有着很大差距。教师是在各种教育资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教师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均衡配置城乡之间的教师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均衡义务教育是关键的一步,有着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本篇文章写是主要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这问题入手,我们经过严谨深入的分析造成不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原因,进而研究出解决方案来提高改善乡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并且实现城乡之间教育公平化。  相似文献   

10.
城乡教育一体化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历史性和空间性等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经济支持以及政策和制度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共奔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领域的要求和目标,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演进与发展逐步清晰、明确的;提出这一教育发展思路的目的是消除教育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城乡整体意义上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推动教育公平.为了顺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必须从教育管理、投入、人事等七个方面构筑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已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认同,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促进县(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发展模式,如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模式、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模式、学校委托管理模式、零择校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等,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评价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现状,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可靠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把握科学性、发展性、创新性、实用性原则,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及经费投入、城乡师资队伍及基本教学条件、城乡教育质量和教育成就三个目标层,并依据层次分析法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明确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指标相互关系、应用方法,从而为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评价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鄂州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鄂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促进办学条件均衡、教育质量均衡、师资队伍均衡、教育机会均衡,保障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不要让我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成为一种愿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让每位国人都能平等的享有国家的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合而不同的目标。然而,中国的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可谓任重道远,障碍重重。要想让我国的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由愿望变成现实,必须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入而彻底的改革;承认城乡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完善教育投入模式;提高城乡教师素质;加强校际间的对口支援等,从而实现我国城乡教育的真正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旺 《教育研究》2012,(8):13-18
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教育不公平的制度原因。在教育管理、教育投入、教师管理等方面实行城乡两种制度,造成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本质是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协调共生、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是树立一体化的理念,形成一体化的思维,建立一体化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终极目标,是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标准和基本尺度。从不同理论视角多元探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内涵的丰富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问题,进而梳理、丰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支撑。从共生理论视角窥探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共生意识不强、共生资源短缺、共生环境薄弱、共生关系断裂的发展困局,是一种有益的理念融通,因而从系统性予以考量理念的革新、环境的优化和体制机制的完善,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普遍树立城乡教育共生理念、优化城乡教育共生环境、建立城乡教育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05年,北京市顺义区委、区政府就确立了“打造教育强区,实现全区教育发展一体化、均衡化和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多年来,顺义教育正在向城乡一体化、高水平、优质均衡方向迈进,顺义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重庆市城乡教育的差别与公平,主要反映在城乡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方面。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投入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是重庆城乡教育之间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要实现重庆市城乡教育一体化,达到教育公平的目标,需要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建立标准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平衡城乡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值得认真研究并加快发展。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以建设教育强市为抓手,以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核心,立足市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中进行了积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