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继虎 《大众科技》2012,14(4):110-112
整体稳定性是单层网壳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对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理论进行研究,综合现有的网壳稳定性分析方法,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和网壳结构规程的要求,对单层网壳结构进行整体稳定性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雪荷载随机分布对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影响较大,风致积雪漂移和积雪融冻造成过重大工程事故。为研究雪荷载随机分布对柱面网壳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30m跨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研究雪荷载半跨均布渐增随机分布、满跨不等值均匀随机分布、半跨三角形不等值随机分布和半跨节点雪荷载随机分布及组合等工况,总结了450种雪荷载随机分布工况下结构变形发展规律和最不利雪荷载工况。结果表明,当风致积雪漂移产生的附加雪荷载分布于靠近柱面网壳底部1/4跨区域,或除雪不及时造成单侧屋盖积雪融化或除雪不彻底造成的单侧屋盖无雪,都将使结构变形超过最大设计值,属于更不利的雪荷载布置工况。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双层穹顶网架高空拼接可行性一直是建筑业的难题。提出对大跨度双层穹顶网架进行可行性设计并完成双层穹顶的测试。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大跨度穹顶预应力双层网壳结构中的各构件包括:普通杆件、直线索及多折索等多个受力单元进行刚度矩阵分析;根据杆索各单元的刚度矩阵以及杆和索组成的预应力体系得到总刚度矩阵,运用静力平衡方程对预应力结构总刚度矩阵进行表述,同时利用网壳边界条件重新更改总刚度矩阵后求解计算静力平衡方程,以实现大跨度穹顶设计方案的设计;在仿真环境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获取针对穹顶结构的不同跨度、不同网壳厚度及不同支承方式对凯威特型球面网壳结构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运用文中凯威特型穹顶结构能够有效完成大跨度双层穹顶网架高空拼接工程。  相似文献   

4.
沪宁城际惠山站站房屋面是单层网壳结构,跨度大,设计难度较大。根据屋盖钢结构的特点,按照《空间网格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了线性整体稳定性分析和相关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惠山站屋盖的结构稳定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实际工程(栈桥长度40m、宽度5米)设计为例,对钢桁架栈桥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运用PKPM对单榀钢桁架体系建立静力计算模型,根据钢栈桥设计的一般步骤,对该体系进行静力分析,判断该栈桥的承载力及变形情况;通过对钢桁架杆件应力及节点位移计算分析,找出钢桁架强度控制截面。提出目前大跨度钢桁架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为大跨度钢桁架输煤栈桥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随机风荷载下K6型单层球面网壳的整体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用AR法模拟Kaimal谱多点互相关的脉动风风速时程,确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谱,通过有限元时程分析和雨流计数法得到杆件的应力循环历史,采用疲劳设计方法中的总寿命法计算杆件的疲劳损伤度,分析结构在不同矢跨比、不同平均风速下结构的抗疲劳性能。研究发现,结构中出现疲劳的杆件数随矢跨比的减小而逐渐增加,结构中杆件最大疲劳损伤度D随着矢跨比的减小而逐渐增大。网壳的疲劳薄弱区域主要与结构的振型有关;矢跨比较大时,结构中环向杆件易出现疲劳,随着矢跨比的减小,结构径向肋两侧的斜杆易出现疲劳。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空间以其空间刚度大、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强、自重轻、用钢量省、平面形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在大型水泥厂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两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和双层球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双层网壳结构中的一些设计要点、基本原则,探讨了各种节点设计应注意的事项,这将对工程设计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软件SAP2000对比分析了某一超长大跨网壳结构,在不考虑温度影响、考虑不同温度值条件下的计算结果,揭示了温度对超长大跨网壳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了网壳的结构形式和支座刚度,提出了降低温度应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亚东河桥是钢管混凝土桁架梁,其高跨比为桁梁国内之最.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动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给出了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主要包括主桁的支点反力、竖向位移及轴力、最大应力,分析了本桥前三阶段的结构自振特性.提出了混凝土退出工作的临界条件,最不利应力的位置,中跨跨中几种可能状态下的最大应力值,墩顶位置的最大应力值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三亚东河桥是钢管混凝土桁架梁,其高跨比为桁梁国内之最。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动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给出了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主要包括主桁的支点反力、竖向位移及轴力、最大应力,分析了本桥前三阶段的结构自振特性。提出了混凝土退出工作的临界条件,最不利应力的位置,中跨跨中几种可能状态下的最大应力值,墩顶位置的最大应力值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1,(14):5-5
董石麟,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结构专家,1932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建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空间结构》杂志主编。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科技领域建立网架结构拟夹层板法的计算理论、方法和图表,创建计算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的新方法——下弦内力法,对组合网壳结构首次提出拟三层壳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坤  陈林军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54-156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筋混凝土等节空腹桁架、不等节空腹桁架和交错空腹桁架这三种不同形式的交错桁架结构进行了竖向静力分析,并计算了三种结构的各层最大挠度。分析表明,交错空腹桁架的受力性能优于另外两种桁架,且交错空腹桁架的竖向刚度最大,挠度最小,可以作为承受重荷载、大跨度的竖向转换结构。  相似文献   

13.
某体育馆结构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彬 《大众科技》2010,(10):115-116
钦州市某体育馆主体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均不规则,主体为框架结构,屋盖为大跨度钢结构,相互结合整体计算比较复杂,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建立计算模型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文章着重分析了风荷载对结构作用的模拟方式及该工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了解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结构的性能,提出一种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承压性力学性能研究方法,首先计算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的单元节点力和单元节点位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的刚度;然后对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最后对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实现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的承压性力学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提高单层钢筋混凝土薄板的承压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网架网壳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建设中,它既是承载建筑结构符合的结构体系,也是一种超静定空间的结构体系。网架网壳结构设计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中是相对最常见的,它主要是对建筑中的各种结构、模板等各种问题以及参数进行探讨分析,对于建筑结构的计算与控制等问题而产生的原因提出设计重点。本文就网架网壳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概述了常见的几个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沿黄一级公路某座在建桥梁为工程背景,借助通用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MI-DAS/Civil建立了全桥空间模型,并进行了结构动力计算和静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动力特性的振型和频率计算我们得出桥墩在纵向水平抗推刚度比较小,大跨度连续刚构属于柔性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值满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阶段其最大应力未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因此其在后期的安全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大跨度钢结构屋盖落架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解决落架方式选择和落架过程监测的技术性问题,在同步协调和分组分步2种落架方式的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分组分步落架方案.根据变形量分级分组主体结构,按照循环方式进行同步控制,利用比例换向阀调整流入液压马达的流量控制马达转速,同步升降整个顶推千斤顶,采用增量PID结合积分分离PID算法构建控制器,通过对比给定值和实际输出值的误差调整控制量,校正被控制对象运行,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屋盖结构、临时支撑、千斤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千斤顶单元法进行落架数值模拟计算,全过程监测施工过程中屋盖主体结构和临时支撑结构的应力变形,实现大跨度钢结构屋盖落架方案和过程监测方法的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屋盖落架同步控制误差较小,模拟计算结果准确性较高,能够应用于大跨度钢结构屋盖落架过程监测工作,确保屋盖落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一个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来研究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通过与普通框架结构在小震、中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分析了各个结构的整体指标,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间最大位移等基本指标。研究表明:在小震作用下,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相对于普通框架结构,受力比较合理,结构安全等级较高。在中震作用下,按中震不屈服方法设计时,此结构体系刚度相对较大;在中震弹性设计中,二者均不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仙龙潭大桥是万源(川陕界)至达州(徐家坝)高速公路上一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组合梁桥,本文着重介绍了桥梁上、下部结构的设计和结构内力计算分析。桥梁下部结构采用Midas2010对单薄壁墩和双薄壁墩进行了桥墩自身稳定性、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桥墩纵向稳定性及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桥墩横向风载作用下墩顶位移和扭转角分析,最终采用了单薄壁墩形式。其比较结果,可供同类桥梁的下部结构进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哈尔滨市阳明滩自锚式悬索桥为背景,通过建立其成桥初始平衡状态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加劲梁典型静力试验荷载理论分析,以了解结构静力特性。再将各试验工况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对应荷载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荷载试验基本原理对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作出判定,结果表明大桥吊杆和加劲梁等试验测试构件能够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并且桥梁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