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佳静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21,39(9):155-161
【目的/意义】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影响力的测度问题,有助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发展的手段、 形式和运行机制。【方法/过程】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信息传播的特点,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平 台的传播影响力测度指标;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完成公共文化服务 平台传播影响力测度体系的构建;将该体系应用于测度我国不同地区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 水平。【结果/结论】内容特征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华中、华东和西北地区省级公共图 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水平较高。【创新/局限】仅以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数据进行实验,实验 数据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2.
朱鹏威 《情报科学》2019,37(2):133-137
【目的/意义】在调查研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服务现状,了解图书馆微信用户行为特点的前提 下,以用户信息行为为着力点进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方法/过程】从信息需求、信息查寻行为、信息选择行 为、信息利用行为、信息交互行为等5个维度分析微信用户信息行为。【结果/结论】提出图书馆微信服务改进策略和 构建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  相似文献   

3.
余琛 《情报科学》2022,40(4):166-170
【目的/意义】为提升融媒体建设下公共文化资源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策略。【方法/过程】本 文在分析了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考虑了数 据汇聚与存储、数据审核与上传、用户授权及管理、推送内容和服务信息等内容,构建了融媒体建设下的公共文化 资源服务平台。该平台从博物馆、图书馆等实体公共文化场所采集文化服务资源,通过数据层处理在应用层形成 线上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经传输层传递到终端层将线上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内容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结果/结论】 多种媒体融合的融媒体建设形式在促进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局限】但本文并未考虑公共文 化与人民群众的交互及信息反馈机制,因此在日后研究中需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公 共文化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政府公开信息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祖英 《情报科学》2018,36(8):112-117
【目的/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对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并提出建议,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开信息质量、解决信息质量问题。【方法/过程】利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方法, 以河南省 18个省辖市 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为对象,分别对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主动公开信息质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质量和公众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结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力度较大,公开方式以 网站公开为主;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数量较少,时效性不高,个别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不满意度较高;提出加强 信息需求分析、增强公众知情权意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顺应泛网络条件下数字阅读和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新情况,实现国人共享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方法/过程】分别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动机以及用户信息行为新特征,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此分析为"构建国家云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可以推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等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莉 《情报科学》2023,(5):107-114
【目的/意义】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效能评估对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平台的建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公共数字文化平台特点,结合平台信息、平台信息技术、平台信息环境3个维度构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效能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选取国内10个典型公共数字文化平台进行实证。【结果/结论】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该评价体系为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创新/局限】针对典型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效能进行评价,但仅选择10个平台进行实证,样本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7.
何跃  朱婷婷 《情报科学》2018,36(7):91-97
【目的/意义】近年来雾霾天气日益严重,如何通过对雾霾情感及雾霾信息传播特点的研究为雾霾事件情绪 预警、情绪监控提供支持,同时正确引导公众情绪等问题亟待解决。【方法/过程】文章以 2015年北京新浪微博用户 所发布的“雾霾”话题信息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预处理后,构建出一个基于朴素贝叶斯的两层分类器对原始微文进 行情感分析,并利用 Gephi平台对其评论信息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结论】得出五类群体:政府、媒体、自媒体、 企业和普通公众对雾霾的情感态度,同时结合雾霾舆情信息的社会网络特点,提出了雾霾情绪管理与疏导,以及如 何正确引导公众关注点、控制网络舆情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璐妮  唐守廉 《情报科学》2019,37(9):139-144
【目的/意义】融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极易在“两微一端”迅速传播,引起网民广泛关注、讨论、传播,在 极短时间以裂变的速度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研究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治理策略效果,最小化传播的负面影 响对舆情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此,文章以不同治理策略下网络传播效果为研究对象,构 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对比研究了两种代表性治理策略——信息隔离、信息公开两种策略的网络传 播效果。【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提早信息公开时间,提高信息公开程度能有效提高网络传播效果;信息隔离策 略强度不是越高越好;研究可为舆情管理部门制定网络舆论引导和治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获取公众信息的能力、有效提高政民互动的效率。【方法/过程】使用文本分 析、关联规则Apriori方法对政务微博“平安北京”的公众评论文本数据进行用户观点的挖掘与分析。【结果/结论】最 终从评论数据中识别出公众对事件的关注点、公众期待等有助于政府理解民意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朱鹏威 《情报科学》2018,36(4):91-94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为高校用户提供精准的学科信息服务。【方 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图书馆”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平台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提出 了建设原则,然后从平台的功能和结构设计入手,提出了功能结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以白城师范学院学科服 务平台为例,据此构建了学科服务平台安全策略和保障措施。该研究为“互联网+图书馆”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 平台建设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明艳  陈梅 《情报科学》2017,35(5):171-176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网络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平台,也使得网络舆情影响力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和 传播。【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着力点、研究 方法、衡量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然后,对影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链、群体情绪研究进行分 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治理舆情治理的可控性角度,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的指标构建情况分析。【结果/ 结论】本文认为,为提高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可控性,应从公众情绪、媒体责任、政府治理加强引导和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公共事件社会舆论容易造成公众恐慌,主流媒体发挥其引导作用可帮助公众树立正确人生 观、价值观。【方法/过程】首先,从公共事件的酝酿、爆发、持续及消减四个阶段分析了公共事件生命周期;然后,从 信息传播方式、传播内容、舆论主体等多方面研究了主流媒体引导对公共事件社会舆情的影响;最后,基于公共事 件社会舆情的关系泛化、对象泛化、热点泛化等表现形式,对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泛化的信息交互的开放性与爆炸 性、社会舆情传播的随机性与敏感性、公众发表看点的主观性等特点进行了挖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主流媒体 引导下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泛化存在点轴式、跳跃式及传染式三种泛化特征,进而提出可通过控制舆论先机、培养与 树立意见领袖、提升社会舆情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及可信性等对公共事件社会舆情进行正面引 导的建议。【创新/局限】分析了主流媒体引导下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泛化特征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对于有效避免因 舆情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了直观清晰的再现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状况与演化历程,为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对其 网络新闻文本集信息关联及可视化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本文首先界定了信息元的概念,对其关联规则进行了 分析,然后以天津港爆炸事故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排名前30 节点的节点度、特征向量 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些信息是天津港爆炸事故公众的关注焦点;随着时间的演变,公众对该 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与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姜兰  侯婕 《情报科学》2019,37(8):92-96
【目的/意义】高等学校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责。本文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新路径,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知识资源满足社会民众日益增 长的知识需求,推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进程。【方法/过程】借鉴信息传播学以及社会化服务的理论,以长春 工业大学图书馆作为案例,对其社会化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面向学校周边公众进行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需 求调研。【结果/结论】探索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新路径,即信息资源服务数字化,建立智慧图 书馆服务平台以及建立全方位立体的咨询平台。  相似文献   

15.
何春雨 《情报科学》2019,37(8):127-131
【目的/意义】当前研究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文献多集中于网络空间或网络媒体,而关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 件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相关行为研究较为鲜见,传统媒体是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是现行传媒管理体制下 政府与公众之间传播、反馈突发事件信息的主要渠道。【方法/过程】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传统媒体在突发事 件信息传播不同阶段的行为,并构建了数学演化模型。【结果/结论】传统媒体应在理论上突发事件爆发后第一时刻 播出,或在其竞争对手自媒体传播之前的最接近一刻播出,可以取得信息传播优势和最佳经济效益。即当政府可 以观测到媒体的努力行为时,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方面成本降低,努力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玥王  雷刘   《情报科学》2018,36(12):41-45
【目的/意义】加强新型智库信息传播对提升智库的品牌和行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扎 根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社交性等特点,从微信平台、用户属性、服务方式及传播效果 等4个维度构建新型智库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智库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十个典型智库机 构进行实证。【结果/结论】构建的新型智库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 体系中服务方式和传播效果的权重较大。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维护时,应该注重发布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加大 更新频率,鼓励用户进行转发分享。  相似文献   

17.
郑烨  陈子韬 《情报科学》2017,35(11):165-171
【目的/意义】在当前全球呼吁建立开放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议题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 注,有必要对其研究进展等进行总结梳理,以便及时进行反思和展望。【方法/过程】以2000-2015年间国内CNKI数 据库收录的1099篇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 对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现状、演进与热点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十五年来,政府信息公开研 究发文数量总体上呈现“倒U”形态势,高被引文献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建设、电子化政府建设等研究领 域;研究进程历经起步期、成长期、爆发期及平稳期四个阶段;研究热点包括法制建设、信息传播与信息资源管理、 机构与载体及公共治理视域下的研究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18.
马全恩  张娟 《情报科学》2018,36(7):30-35
【目的/意义】微信公众号的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符合人际交流特点。论文在经典 SIR模型基础上 构建微信公众号传播网络并研究其传播机制,对微信后台进行信息监管及传播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 基于 SIR的信息传播 BA无标度网络模型,并提出影响其传播的因素,通过 Netlogo仿真工具实现信息传播复杂网 络影响因素的仿真。【结果/结论】实验表明目前阶段对微信公众号网络的监控难度很大,不应该仅通过“意见领袖” 或阻碍“再次传播”来控制,而应多采取“揭露真相”或“疏导”等方式进行引导。此外,对不同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 网络中进行目标配送,会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祝娜  夏榆棋 《情报科学》2021,39(12):60-67
政府数据开放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目的/意义】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降低公众隐私顾虑, 提高公众信息提供意愿。【方法/过程】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 情境和平台三个层面剖析政府数据开放的公众隐私顾虑程度。【结果/结论】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教育经历越丰富,对 法律法规的满意度越高,对政府监管工作满意度越高,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满意度越高,公众遭遇隐私侵犯经历 频率越低,其隐私顾虑程度越低。公众隐私顾虑程度越高,公众越注重保护隐私信息,公众信息披露意愿越低。【创 新/局限】本研究从公众视角出发,剖析公众隐私顾虑影响因素,探讨公众隐私顾虑对个人隐私信息提供意愿的作 用效果,从法律,监管,平台等层面,提出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隐私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琳  杨莹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2,40(11):12-19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公众感知视角,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发展完善 信息服务质量相关理论,为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过程/方法】对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以较 为成熟的 LibQual+TM、WebQUAL、E-SERVQUAL 等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作为基础,对高校专家学者及政府部 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提出了含有 7个维度 29项指标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应用层次 分析法计算模型指标的权重。【结果/结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分为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 用性、数据安全性、互动反馈、工具利用、用户体验、公众信任维度,其中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用性维度较为重要; 较为重要的二级指标有公众信任、数据易用性等。将评价体系应用于上海、深圳、贵阳三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评 价。【创新/局限】本研究丰富了政府数据开放运动中平台信息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拓展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理论 的应用范围。应注重进一步应用于各种数据开放平台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