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消费品广告是指针对最末端普通消费者为营销对象的广告类型,是所有的广告分类中消费者最常见到的广告形式。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而消费品广告的营销对象是普通消费者,所以消费品广告是否有效,更多的是看广告是否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正中消费者下怀。有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专家在19世纪末就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为AIDMA理论。其主要结论是广告从发布到引起人们注意、直至实现其购买行为,消费者的心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提起兴趣)、Desire(激起欲望)、Memory(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2.
刘亚平 《今传媒》2012,(2):73-74
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新兴起步阶段,本文对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列举归类广告植入的模式,剖析了在广告具体植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力求为植入式广告在我国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马克斯·萨瑟兰关于广告传播在消费者心理中所产生的“羽毛效应”进行了述评 ,继而对“羽毛效应”背后、消费者关于广告接受的微观心理进行了探讨 ;最后指出“羽毛效应说”对广告传播具有广告的再定位、创意的重申、载具的精细组合、记忆的不断唤醒、行为的即时触发等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一则电视广告入手,运用符号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了关于广告的影像和文案在二级符号系统层面上的目的意指性以及营销劝说逻辑如何形成、广告如何完成物编码的问题,试图借助符号学原理去把握广告的内部结构体系,进而为广告的设计创作或批判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24):76-80
广告符号传播是发掘广告信息的内涵并进行编码解码的公共沟通活动。本文在文化语境的框架下,关注广告传播的文化认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和逻辑梳理,解析了广告符号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廓清了受众对广告符号传播的文化认同产生归属的路径。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强化广告符号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公共沟通活动的创新拓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在广告作品中融入情感突显出广告的温情,是当代广告发展的必然出路.广告为消费者塑造了一个个人为的情感世界,并且显得那样情真意切.广告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广告作品的情感美进行研究,解读广告作品情感编码的规律.人是情感动物,需要情感.生活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些都需要情感的交流,广告作品以产品为本位,以消费者的文化心理为依托,借助艺术表现方式来呈现广告的情感美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9):37-43
中日两国的近代广告皆历经了传统"告白"一词为主导到新造语"广告"一词为主导的演进,这其中的流变过程极为复杂,表面上看是中日两国强势文化输出、输入转换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两国广告功能从"告知"到"说服"的核心认知观念的变化引起的。伴随着广告观念、广告表现、广告行业、广告研究等的近代化进程,广告的内涵经历了朴素的广而告之阶段、劝服意味的商业名词阶段、现代广告学意义的专业名词阶段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重复广告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岩 《现代传播》2005,(2):80-84
广告能否通过重复增强其传播效果?造成这种效果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是哪些因素在影响重复效果?通过对实证研究结果的梳理,本文说明了真实效应,熟悉效应,信源记忆错误效应在造成广告重复效果中的作用,分析了在不同传播情境中影响重复效果的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6,(20):28-33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为计量基础,以产业规模为视角对广告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定位,结合广告产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广告产业划分为形成阶段(1979-1992),成长阶段(1993-2021),并将于2022年步入成熟阶段。文中对各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了识别和描述。  相似文献   

10.
张洁 《新闻爱好者》2011,(19):81-82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在中国渐渐盛行,广告商的青睐和受众的反感让中国的植入式广告显得十分尴尬。笔者从心理学角度探析这一问题,用逆反心理原理分析"非融入性"植入式广告对受众心理的干扰;用单纯性接触理论、隐性宣传的心理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模仿心理机制和记忆原理分析"融入性"植入式广告产生的积极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红丽  赵怡 《今传媒》2012,(4):34-35
以现在很多用户使用社交性网络服务(SNS)网站后用户对于广告和产品的记忆和态度是否决定受众的购买意向为研究目的,选取使用过SNS的人群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一、对产品特性的记忆和对产品的记忆的差别不具有显著性,且受众对于植入式广告中传递的产品特性的记忆低于对广告和品牌的记忆;二、受众对于品牌态度和广告态度的差别不具有显著性;三、对受众的购买意向影响最大的是受众对产品的态度,受众广告接触及记忆的描述和对广告的态度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2.
广告行业的即时消费性决定了它必须与时俱进,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几乎所有产品的广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广告话语的编码在每一个特定阶段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符号学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广告案例总结出现代广告话语在编码上具有注重人文关怀、意识形态盛行和善于与社会热点事件互动这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康瑾 《现代传播》2008,(2):116-118
本文对服务广告研究的缘起和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按照时间线索及内容差异,将过去三十年的服务广告研究概括为四种类型:专业服务广告研究、服务广告与产品广告的比较研究、不同服务广告讯息策略的比较研究、服务广告效果研究.它们分别代表服务广告研究的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独立研究地位的确立阶段、策略描述阶段、效果解释和理论建构阶段.文章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归类、评析,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丁娜 《今传媒》2016,(9):98-99
现代广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告不仅仅是“广而告之”的产品与服务,不同的广告会产生不同的广告效果。本文在广告语的基础上,比较了广告语的优劣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广告语的到达效果、认知效果、心理变化效果、行动效果,说明了广告主通过广告语来增强广告效果的措施。同时了解了广告语的滞后与发展,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广告创作过程中扬长避短,为企业广告战略提升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23):28-32
中国广告市场正进入以资本并购和联合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扩张阶段,国际广告集团利用其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加速在中国市场并购扩张,影响中国广告市场未来竞争格局。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广告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深度解析国际广告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与趋势,并提出了中国本土广告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广告编辑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告编辑是编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新课题,涉及广告运作和媒体运营两个层面,前者是广告整体运作过程中以广告创意为中心的广告设计和制作过程;后者则是指以广告策划为主体的媒体选择、媒体优化组合,并使媒体计划得以完美实施的过程;广告编辑的程序涉及广告创意、策划过程中广告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广告信息的过滤与处理、发布及广告信息的导向等内容;广告编辑活动中遵循的原则是使广告计划得以完美实施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广告教育:变革期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由厦门大学创办大陆第一个广告专业开始,广告教育至今已走过26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08年,国内已经有323所大专院校设立了广告专业。要把握广告专业教育的发展脉络,两条主线的共同作用贯穿始终:一条主线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与行业需求的推动(即外部环境),另外一条主线是高等教育的制度安排与内在规律约束(即内部属性)。通过梳理广告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内广告教育可以分为开创期、发展期、扩张期和稳固期四个阶段。随着广告行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国内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广告专业教育也面临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8.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在中国渐渐盛行,广告商的青睐和受众的反感让中国的植入式广告显得十分尴尬。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探析这一问题,用逆反心理原理和选择性理解原理分析"非融入性"植入式广告对受众心理的干扰;用单纯性接触理论,隐性宣传的心理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模仿心理机制和记忆原理分析"融入性"植入式广告产生的积极心理效果。预防引起受众的反感,是植入式广告必须解决的难题。解决之道就在于了解受众的心理,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植入式广告真正融入节目,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发挥植入式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在形式上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广告心理学,它研究些什么内容,广告的构思设计与消费者的心理效应如何?本文试图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广告接受者的心理需求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广告心理学,从世界范围来说,萌芽于本世纪初,勃兴于本世纪六十年代。1901年12月,美国学者斯科特(W. D. Scott)在西北大学作报告,最早提出心理学的原理可应用于广告与销售技术;1903年,他出版《广告论》,尝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广告宣传。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告心理的研究;美国、日本相继出版了不少广告心理学的专著,把广告心理学,视为一种“说服大众购买商品和劳务,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告行业的迅猛发展,商品的竞争演化成了广告的竞争,而铺天盖地的广告使受众渐渐地产生了回避心理。本文从广告本身、受众传统观念、信息量等方面对受众回避心理进行初步探究,并作出未来广告将向隐蔽性、艺术性及娱乐性趋势发展的预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