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科技》2010,(1):7-7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近期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转基因蓝藻。这种蓝藻能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并产生异丁醇。该研究被认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3,(5):7-7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对蓝藻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生产出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学品,也是生产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 研究小组利用网上数据库发现了几种酶,恰好能执行他们正在寻找的化学反应。他们将能合成这些酶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引入了蓝藻细胞,随后逐步地构建出了一条“三步骤”的反应路径,能使蓝藻将二氧化碳转化为2,3丁二醇,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汽油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并导致了全球变暖。现在,美国科学家成功地逆转了这个过程,他们用二氧化碳制造了燃料!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特殊的蓝藻,向其内部  相似文献   

4.
太湖蓝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蓝藻已成为太湖的常客,每到夏天蓝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发,2007年的这次蓝藻暴发影响之大是前几次无法相比的,它严重影响了周边人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蓝藻问题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为何到蓝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了才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本文将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探讨蓝藻暴发的深层原因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寻找出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人类也认定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其实二氧化碳对我们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益处的:在农业上,二氧化碳能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塑料大棚内充入一些二氧化碳,可以提高产量;在消防上,二氧化碳用来灭火;在工业上,二氧化碳可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2001年9月9日,太湖爆发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蓝藻侵害,数千米湖面上漂浮着大面积蓝藻,岸边蓝藻浓得像油漆,岛洼里蓝藻达到15厘米以上,给当地居民行船和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相似文献   

7.
近年因为蓝藻引发的污染严重影响各大景观的水体环境,为此,笔者着力寻找一种方便快捷的蓝藻治理方法,以稻壳为材料制作磁性活性炭来进行吸附蓝藻,产生的絮凝物利用电磁铁进行吸附打捞,打捞后的蓝藻絮凝物混合少量生活污泥土自然晾干作为城乡园林绿化土,将蓝藻富集的磷氮循环资源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减少治理成本,创造美丽干净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8.
人们把太湖水污染的元凶归结为蓝藻的肆虐,可是公正地说,人类的行为才是造成太湖污染的真正元凶。欲知蓝藻如何呈威,请了解蓝藻。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由水形成的环境美是天然的美。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河湖及相关水体的环境状况越来越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湖泊水库都出现了蓝藻爆发。蓝藻覆盖水系,引发遮光问题:水面覆盖蓝藻后,水草等其他水生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引发缺氧问题:由于蓝藻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溶于水中的氧气,鱼类等生物因为缺氧而死亡。水体恶臭及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化泛滥,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治理城市湖泊水系的蓝藻,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特别是降低磷的浓度)已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国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太湖蓝藻总有不同程度的爆发,对蓝藻爆发的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家庭生活用能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生活用能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对中国四川、陕西、重庆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家庭能源消费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本文运用因素分解法(LMDI)分析了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结构、家庭成员所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及环保意识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有积极的贡献,而家庭能源结构、家庭人口和家庭年收入对二氧化碳减排有负面的影响;其中家庭能源结构、受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有较大的影响。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不同的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同:低水平(指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0元)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高水平则促进二氧化碳排放。最后,在分析有关原因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家庭生活用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太湖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已经成为各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如何快速有效抑制蓝藻的疯长势头,阻止水体继续恶化,更是刻不容缓。文章将就底泥生态疏浚和水葫芦治污这两种蓝藻控制应急方案作简要评述,建议可以结合两种方案的不同作业最佳时期进行综合应用,控制蓝藻生长,达到改善太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时代》2010,(1):24-24
要将二氧化碳安全地储存在地下不仅仅需要找到合适的岩层,工程师们首先必须完成一件至关重要的工作:将纯净的二氧化碳从有毒的烟气混合体中分离出来。然而,我们血液中的一种酶早已经掌握了这个诀窍,它每天能捕捉900克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4.
有研究显示,目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这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长达5年的研究表明,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海洋之一,北大西洋目前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半。科学家说,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每年都有波动,很难预计以后的发展趋势,也不清楚海洋将来是否还能发挥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至于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如氧气是人类和所有动物的生命之源一样,二氧化碳是植物必不可少的食物。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对植物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食物丰富了,它们能更加蓬勃地生长。研究报告指出,现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工业革命前增长了30%;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农业收成就会提高近40%。看来,这些繁茂生长的植物能给人类带来更丰富的美食,温室效应也有其可取之处呢!  相似文献   

16.
产业资讯     
“多面手”蓝藻可将CO2转为五种燃料既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又可维持能源供应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5日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微生物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具有多面手能力的绿藻种类,其通过光合作用可固定或吸收二氧化碳(CO2),生产出乙醇、氢、正丁醇、异丁醇和潜在的生物柴油,犹如以一顶五的“超级巨星”,既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又可维持能源供应。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学术刊物《海洋药物》上。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年太湖水质和生物监测资料,结合近年藻类生长趋势和区域污染物入湖状况,探讨今年蓝藻爆发原因。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方面探讨分析了蓝藻的发生,并提出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各种燃料燃烧的废气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不仅可以提炼金刚石,而且可以作为生产石油的原料之一。科学家认为,世界上几乎没有无用的东西,二氧化碳虽然可以产生温室效应等公害,但也一定能把它变成有用的宝贝。因为,植物生长就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阳光照射下制造有机物的结果。那么,为何不可以用它来促进植物生长呢?  相似文献   

19.
一、全球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地球大气中释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碳循环调节系统无法全部吸收。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在至少40万年的时间里一直比较稳定,保持着百万分之280的水平。可是工业时代开始以后,这个数字已经跳到了百万分之360,而且还在继续升高,因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可以存在好几个世纪。如果今后50年我们能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到目前水平  相似文献   

20.
更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使某些农作物增产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