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毒入刑论"是刑法工具主义思维下,面对毒情日益泛滥和戒毒效果不佳的非理性选择,无论从危害行为的入刑条件、刑事制裁的实际效果,还是域外禁毒的立法经验等方面加以考量,都无法得出支撑其正当性的结论。关于吸毒管制的理性立场并非是对以往禁毒立法的颠覆,而是对《禁毒法》立法目的的回归。因此,对当前吸毒管制立法体系和工作理念进行深入反思,坚持行政手段规制吸毒行为、立法保障吸毒者合法权利、建立戒毒工作社会化体系、落实戒毒措施执行的医疗化,其可能取得的社会效益,远胜过"吸毒入刑"带来的弊害。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吸毒成瘾严重的吸毒人员比例大,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步转入接受社区康复,由于目前社区康复模式建设还不完善,社区康复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云南省戒毒工作整体成效。我们认为"戒毒康复场所"在实践中获得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是未来解决云南省社区康复面临的巨大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云南省的戒毒康复场所建设速度和规模还远不能满足戒毒需求,建议对"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的现有成效推广运用,推动条件成熟的州市积极开办戒毒康复场所,进一步巩固戒毒康复场所的戒毒成效,为戒毒人员搭建回归社会的安全平台。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奠定了"社区戒毒"工作模式在我国戒毒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当前社区戒毒工作中存在着缺乏专业理念、缺少专业化服务组织以及专业人才不足等突出问题。全面引入社会工作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内容主要包括树立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建设戒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专门化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等。  相似文献   

4.
合成毒品防治难点有社区康复中非户籍人员吸毒人员难以管控帮教;自愿戒毒人员锐减;审判实践中量刑平衡受到现有规定制约等因素,对策须加强法律适用的研究,降低合成毒品犯罪率,推动社会毒品防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寻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法律救助问题的解决对策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法学视角对社会救助法律制度进行探析,首先依据制度变迁把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分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法律救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探讨其深层次原因,最后,从立法角度探讨了完善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河北省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框架与运行现状,阐释了社会救助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法律保障、筹资机制、监督机制和基层管理方面的困境,进而从构建规范的社会救助法规体系,明确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与组织机制,规范社会救助的对象和内容,健全社会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申领程序方面,探究了河北省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构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戒毒人员与普通人群的交往焦虑状况进行对照分折与考察。研究显示,吸毒严重损害了个体的社会心理层面,对戒毒人员的交往焦虑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从民族、性gU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针对戒毒人员的整个心理环境进行心理矫治;2、营造轻松、平和的戒毒环境;3、重视戒毒人员认识与理解能力的提高;4、注意女性在交往焦虑方面的特殊性;5、重视对少数民族戒毒人员的教育和民族地区禁毒宣传。  相似文献   

8.
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毒品成瘾性中"心理成瘾"难以戒除,"心瘾"戒除已是戒毒领域的工作重点。为了探讨影响强制戒毒人员毒品复吸的因素,基于文献回顾、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建构强制戒毒人员毒品复吸风险测量维度。课题组编制了强制戒毒人员毒品复吸风险问卷对460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强制戒毒人员毒品复吸风险问卷包含20个题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了4个因子:线索诱导、吸毒心瘾、负性情绪和负性效能感;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50.307%;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四因子模型拟合度较好,χ2/df=1.508,GFI=0.913,CFI=0.943,TLI=0.934,RMSEA=0.044;信度分析表明该问卷有较好信度,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5,分半信度为0.891;效度分析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及实证效度。  相似文献   

9.
2008年施行的《禁毒法》缩减了羁押戒毒措施的占比,形成了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社会回归为一体的多元戒毒模式。社区戒毒康复关注吸毒者的"三重身份","在生活中治疗、在治疗中生活",对预防复吸、回归社会有积极作用。但实践中存在着缺少专业执行机构、从业人员流失率高、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戒毒者被标签化、脱管流失严重等问题。参照国内外成功戒毒模式,亟需从专业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动态管控等方面入手,引导"非处罚"的舆论导向,以巩固戒断率,提高戒毒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任何社会环境中都存在弱势群体。通过立法确认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给予弱势群体必要救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权是一种宪法权利,国家应当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权的行使奠定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程序作为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实施以及自我完善的关键保证。社会救助法律程序机制的完善不仅有助于产生符合正义、秩序、安全等价值标准的实体结果,更有助于彰显法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从而限制公权力、弘扬理性。中国现有的社会救助程序立法存在结构性失衡和功能性失衡两大弊端,既难以满足社会救助程序本身所具有的中立性、回应性、人道性以及整合性的价值特征,也难以应对维护社会救助权利的现实渴求。在程序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完善社会救助程序立法,重点在于恢复社会救助法程序应有的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12.
戒毒工作不应该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深入、不断完善的,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源与力量,而社会工作立足于"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整合个案、小组与社区三大专业方法,是推动戒毒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引入戒毒工作,使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安徽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现状,从完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拓展社会救助资金渠道、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监督机制、建设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等方面出发,通过单项制度优化、以低保为入口、分类型区一体化、救助方式整合等方式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过渡模式,以此过渡到城乡统筹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民事司法救助制度缺乏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救助对象范围较狭窄,申请救助的条件比较抽象,缺乏不服驳回司法救助申请的救济程序,没有规定撤销救助的程序,存在诸多缺陷,成为制约民事司法救助工作继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当从立法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社会救助立法远远落后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临时救助立法的分散性、片面性以及滞后性,导致临时救助立法缺乏整体性,在理念上、体系上、制度上、内容和程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15,(1):24-29
当前农村弱势群体主要面临着法律保障不完善、输血功能受阻、造血功能障碍及救济途径缺失等困境。根据以上困境,应确立以下措施: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立法层次,加大制度保障;二是加强政府关注力度,壮大社会救助力量,畅通输血渠道;三是完善教育法律制度,提升个人素质,培育造血功能;四是提升弱势群体法律意识,完善权利救济途径,保障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南省曲靖市劳教所戒毒人员的问卷调查,讨论、研究了戒毒人员的情感心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立法的方式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完善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除了终身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已经取得共识之外,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关注和争议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法律定位、立法策略、立法内容等三个方面。2005年,福建省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终身教育法规,其实践探索对国家和地方的终身教育立法具有许多启发。借鉴福建、上海、山西太原、河北等地立法的经验,未来终身教育立法应当以"终身学习"为调整对象,突出公民受教育权利保障、各类资源整合、制度与措施保障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并未对见义勇为作出明确的界定。就法律层面而言,见义勇为是指无作为义务的自然人,为了非己利益,而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实施积极救助行为。法律应当对见义勇为的属性予以区分。见义勇为者为他人权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私法行为;见义勇为者为国家、集体利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公法行为。由是观之,见义勇为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结合中国国情,见义勇为立法当定位于社会优抚,此乃其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并未对见义勇为作出明确的界定。就法律层面而言。见义勇为是指无作为义务的自然人,为了非己利益,而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实施积极救助行为。法律应当对见义勇为的属性予以区分。见义勇为者为他人权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私法行为;见义勇为者为国家、集体利益实施积极救助行为属于公法行为。由是观之,见义勇为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结合中国国情,见义勇为立法当定位于社会优抚,此乃其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