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传统文化中规则意识出发,研究传统文化中“合规则性”的表现、发展。认为规矩意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对规范的认可、服从和崇拜,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普遍接受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及规则,“合规则性”是国人自然品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人从生存到审美的合规则意识都为在职业教育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基础,职业教育必须从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培育以“合规则性”为核心的现代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2016,(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孔孟之乡,近年来,济宁市教育系统立足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提出“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教育要先行”的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培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优秀的  相似文献   

3.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儒家“实事求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和”文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及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文化、实践、网络”三维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髓,创新性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果说“中国特色”是我们所一贯强调的话,那么“世界水平”的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则是首次提出,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赋予我国职业教育的新使命。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新形势,要求职业教育优化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在服务“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努力搭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平台,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近年来各地发布的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来看,不少高职院校已对此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实践,在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个面向”的理论逻辑,是科学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基础性工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逻辑延续与当代建构,既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指向,也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文化层面的高度自觉。其中,面向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化普遍趋势中跳出西方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文化形态的历史自主性;面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具有的超越民族国家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面向未来则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开启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境域和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8.
毕诚 《中国德育》2008,(2):83-86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时代与政策变迁、观念与思想整合以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转换同构的演化视野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双向奔赴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建构身份认同、唤醒集体记忆、拓展育情场域,从而多维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的高度统一。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以“协和万邦”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以“家国同构”情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体系;以“重德贵和”传统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从历史文化的元素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正>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育人体系十分迫切。职业教育思想其实在中国先秦时期早已产生,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就是我国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源头。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在深入学习和研究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新动态,积极构建中西职教思想相结合的高职育人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墨子“德技并修”教育思想的典范引领作用,奠定好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根基,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工匠人才。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 ,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也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  相似文献   

12.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检验、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果标准在于是否满足新时代需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在于坚定文化自信,顺利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在于立足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单民族是有几千年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华氏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凝聚力所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开放改革的新形势,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症美德?“德”指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从理论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创新了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从历史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强大精神武器;从实践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世界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动力源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引领,构建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6.
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当前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学科的“三大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职业教育理论的需求“。三大体系”不仅彰显着一门学科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一门学科成熟度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因此,要准确把握学科特点,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灵活沟通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的学术体系;立足传统与理性借鉴,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由重庆市教委和永川区人民政府按照“城市以职业教育为特色,职业教育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理念,共同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并提出经过“一年起步,三年成型,六年见效”的目标推进,到2010年把该基地打造成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中国西部职教城。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色,但受传统社会文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力比较有限,缺乏履行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伦理自觉.文章从文化、伦理、制度方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学分析,认为职业院校不能把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手段崇拜”,而应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回归到职业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质量提高上来.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要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如何更好地达成这些目标,需要因地制宜寻找更好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海南中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海南地方特色文化,让其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浓缩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现代人通往古代文化遗产宝库的“时空隧道”。《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因此,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