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对孩子的个性、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家庭大多是独门独户,房子大了,玩具多了,电视节目也精彩了,可是幼儿对外界的接触少了。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外边受欺负或与小朋友吵架,舍不得让孩子出门;有的家长工作太忙,怕麻烦,不想让孩子出门;有的家长则为孩子  相似文献   

2.
亲子活动是在家庭内,以亲子情感为基础、以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和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家长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  相似文献   

3.
正1隔代养育家庭知多少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参与养育孙子女的祖辈比例从1994的66.4%上升到2002年的72%。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参与0~3岁孙子女养育的祖辈比例在2002年时是84.6%,而到了2014年,这个比例已达到99.9%!2016年,一项针对全国10多个省市10000名以上的0~15岁孩子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有祖辈帮助养育孩子的家庭比例是61.6%。在一孩家庭中,希望生育二孩后继续由祖辈帮助的家庭比例已经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教子观,主要指家长对教育子女的内容和方式的信念。如果说家长的人才观、生育观和儿童观影响着她们的教养态度和行为的话,那么家长的教子观就直接指导和约束着其教养态度和行为。一、家长对家教任务的理解与其家教重点受家长人才观、价值观、儿童观、以及家长对家庭与社会教养机构分工关系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有的家长认为主要是看管好孩子,使他不要出问题,并为他提供食宿,至于教育,则是幼儿园、学校等社会教养机构的事.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这类家长把教养重点放在孩子的“吃喝”上,很少花时间关心过问孩子的学习,再如,  相似文献   

5.
<正>一、家庭开展生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一)家长对生涯教育的认知与理解度调查为了解家长对生涯教育的认知和参与情况,笔者给高一年级750名家长发放了自编的《关于生涯教育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98份,进行了如下的梳理和分析。1.关于学生升学就业的决策。关于"孩子的学业是如何决定的?",70.2%的家长认为主要参照孩子的学习成绩;15.6%的家长表示会听从孩子的意见;11.2%家长则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中生职业理想和相关家庭辅导问题,对天津市12所高中2400多名高中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兴趣、与从业者间接触和职业指导是影响高中生形成清晰职业理想的主要因素;家庭辅导和亲子间交流对高中生职业理想形成有显著积极意义;父母对高中生职业理想形成机制认知有所误区,尤其高估了自身引导的影响力;职业指导亦会造成定位趋同等问题。在家庭生涯发展辅导中,父母应帮助孩子理性认知职业,应尊重孩子意愿并积极交流,应开展家长教育提升其辅导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莉 《今日教育》2023,(10):76-78
<正>随着我国于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生育、2021年全面放开三孩生育,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面对同时养育多个孩子的艰巨任务,这样年轻人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局面就会越来越普遍,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隔代养育家庭。当下中国,在不少家长都是双职工的现实情况下,许多祖辈主动请缨,帮孩子带孙儿;另外在一些单职工家庭,由于各家的不同情况,一些祖辈也加入了育儿阵营,参与到家庭教育事务中来。  相似文献   

8.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组织,发挥重要的抚育和教育功能。2020年,为全面了解脱贫地区0-6岁儿童家庭养育状况,中国儿童中心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开展了“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课题研究,通过对5353名0-6岁儿童及其家庭进行调查,从家庭基本情况、家庭喂养、家庭教育、家庭支持服务四个方面展现了脱贫地区的家庭养育情况。调查发现,脱贫地区的总体家庭养育状况良好,但家长的科学养育意识和社会的家庭支持服务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通过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配置资源等方式,从营养健康、教育服务、家长指导等方面促进脱贫地区儿童的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性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儿童社会交往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家庭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策略有七个方面:营造和谐、幸福的安全港;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适度的爱和自由;家长适时退住,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创设人际交往,给孩子主动交往的机会;关注幼儿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掌握和运用解决问题的技能,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创设生活情境,给孩子主动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对家长养育倦怠的影响以及婚姻质量的中介效应和家庭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婚姻质量问卷、养育倦怠评估量表、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对广西中小学的321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婚姻质量在工作家庭冲突对养育倦怠的影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中介模型的婚姻质量—养育倦怠路径中起调节作用;(3)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在中介模型的工作家庭冲突—婚姻质量路径、工作家庭冲突—养育倦怠路径中都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娜  喻欢 《文教资料》2010,(8):133-134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就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关系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而为促进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接轨,正确地指导家庭教育,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提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近千名高知家庭的家长及其保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些家长认为方言对孩子的语言习得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大部分家长认为方言会给孩子的语言习得带来影响,这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掌握语言的速度等各个方面,特别是语音和词汇。为了保证下一代语言的健康发展,应提高保姆对语言重要性的认识,倡导把普通话作为其职业语言;应增加家长对儿童语言发展知识的了解,提高家长对保姆语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3~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3~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问卷调查表>,对上海市295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长自身欣赏音乐的情况、家庭音乐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家长对孩子音乐方面的培养态度三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家长普遍在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音乐氛围问题上存在误区,同时还缺乏具体的多样化创设方法.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音乐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儿童用音乐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抽取校本调查,分析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家庭因素包括:家长文化水平因素、家庭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教养态度、对孩子发展的满意度、物质环境的利用等。  相似文献   

15.
王玉敏 《考试周刊》2011,(80):110-111
作者综合梳理近十年来国内英语教育与家庭影响的相关文献,从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影响英语基础教育的各种家庭因素进行分类说明。研究分析表明,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支持;外部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和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孩子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家长的英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家长的导向作用和对英语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目的家庭是人降生以后的第一个归属体,父母是第一任无可选择的教师。孩子首先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的影响并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逐渐完成社会化过程。家庭教育的内容、要求、方法、原则、态度、亲子关系直接受到家长观念的支配,因此,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必须对家长的观念进行调查分析。本调查旨在了解上海市市区幼儿家长的观念现状,与传统观念相比较有何变化、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所生育孩子的性别四个因素与家长的观念是否有联系,不同类型的家长的观念有何差异等,为家庭教育研究、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22名中班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幼儿看图自编的故事和家长调查问卷的分析,对家庭语言刺激和幼儿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照顾者、父母关注程度、阅读读物的形式和方式、讲完故事后的互动情况、父母对待幼儿表达错误的行为态度以及家庭语言媒介的接触均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小班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个发展关键期,从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友好行为培养等方面培养幼儿,使他们乐意与人交往、心情愉快地与人和谐相处,建立融洽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具备平等交往的意识,获得得体的交往语言,初步发展与同伴分享,轮流与等待,解决冲突等方面的能力。一、调查幼儿交往现状1.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开学初,可针对幼儿交往的实际情况进行家长问卷调查。100%的家长对幼儿进行了具体情景下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的培养。有两名幼儿回家时不会主动与家人打招呼。有76.47%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打招呼方面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地跨西南地区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语言状况的调查,并运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家长语言使用和态度与子女语言使用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普通话是跨区迁移家庭成员的主要使用语言,家乡话在他们的语言使用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他们逐渐意识到四川本地方言的实用价值。随迁子女与其父母语言使用同质性较高,在家庭、公共场所和学校均主要使用普通话。研究还发现,普通话在子女第一语言习得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与家长对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支持态度密不可分。这同时也启发我们,今后推广普通话可以多考虑从家庭方面入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养育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可是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养育观,对孩子的养育易陷入以下三大误区。误区一:孩子胖才算身体好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体重超过该儿童年龄标准的20%即为肥胖。目前我国学前儿童肥胖率女孩为2%,男孩为3%,这跟家长的养育观是分不开的。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胖才算身体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这些家长一味给孩子吃营养食品,加餐加点,以致营养过度造成肥胖。事实上,肥胖并不意味着身体健康,有些肥胖儿,实为贫血患者。研究表明3岁以前的肥胖儿还易患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以及腹泻;3岁以后的肥胖儿往往成年后仍肥胖,增加了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结石等病的发病机率,所以说小儿肥胖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