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发问:何谓教育家?谁可称为教育家?中国有没有在世的教育家?对此,好像没有人来作明确的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有大批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应该说。高万祥老师就是被视为有着教育大情怀和大智慧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长期以来,他在语文的诗意世界里守护着一颗“教学大心”,勇于创新超越,不拘泥于规矩和权威,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和课程改革投注以生命的激情和理性的智慧,把自己的一颗“教学大心”交给课堂,把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庞荣瑞 《江苏教育》2008,(17):18-18
不想当教育家的校长可能成不了教育家。虽然没有进行过具体的统计与调查,但感觉到校长队伍中很少有人想或为教育家的。或许有些校长有这种想法,只是说不出口。为什么说不出口?可能因为古今中外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极为罕见,如果公开表达出来会被人讥笑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江苏是教育强省,应该是出教育家的地区,但是几十年来可能成为教育家的校长没有给人们留下印象。江苏曾经评定过一批省级的“名校长”,我们权且不要去评价这些名校长是否名副其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后面有多少追随者?他们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被同行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教育家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也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那么,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他们的孩子们以幸福、快乐和健康成长。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钟情,对学生的爱,就在于师生的共同成长。也就是说,在给予他人的幸福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中国需要教育家,中国的教育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4.
曹中原 《师道》2007,(7):26-27
有人说,教师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教育,说到底,它本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它是需要用“爱”来经营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5.
有人曾说,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 政治家,他的影响已经不限于中国,而已遍及世界;他留下 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应该为全人类所共享。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的教学实 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在 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一 光辉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 研究,继承发展。 一、观察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作为教育家,孔子竭力避免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开民智”是近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开民智” ,近代以来教育家们都普遍关注社会教育的作用 ,在一定时期甚至有人认为社会教育应该优先发展。近代社会教育在“开民智”中的基本经验 ,为我们今天开展素质教育 ,重视群众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什么人能称之为“家”?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教育家范围有多大?在教育家这个范围之内分不分类?有没有层次?校长属于哪一类?哪一层?是不是所有校长都应冠以教育家之称?这一切问题几乎都没有定论,各说各的,甚至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没有教育家这个词条。  相似文献   

8.
我的母校中文大学绝对没有“亚非学院”这么激进。但是我以为任何大学在其本义上都应该是“宇宙性”和“普世性”(universal)的,都应该是包容天下的,能够让普世各种意见各种声音自由并现。一家大学的毕业典礼要是有人闹事,不只不是一件丑闻。反而是它校风开放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大家都在谈“教育家精神”。什么是教育家精神呢?一下子也说不清,但是一说到“教育家”,似乎总有几幅画面在心里挥之不去。一幅画面是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陶行知先生低眉顺目望着孩子们,那种慈爱的神情,让人动容。在中国要说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概是公认的了。但是陶行知先生作为教育家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对儿童的爱。爱,不是宠溺,不是纵容,爱是赤心待人,成人渡人。  相似文献   

10.
袁振国 《江苏教育》2007,(17):10-13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发问:“中国当代有没有教育家?”有的发问就更加明确地暗示中国当代没有教育家:“中国何时能产生教育家?”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教师代表时说:“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特别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可见,在总理的心目中,教育家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宣传不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须知”是中国一大特色,有人的地方就有“须知”:乘车须知,购票须知,使用须知,三包须知,投稿须知……似乎离开这些“须知”,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仔细阅读“须知”后又发现,都是些可有可无的话,这些常识完全应该根植在心。不是有句俏皮话说“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常识”吗。看来“须知”不该存在。无怪没有一所学校将“上课须知”抄写或印刷悬挂于墙上。对于专业语文教师而言,  相似文献   

12.
《华章》2007,(5)
【核心提示】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特别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2007年2月1日,是教育家徐特立诞辰130周年的日子。在纪念徐先生之时,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重新浮出水面:当代中国到底有没有教育家?得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并不是对徐先生的最好纪念。兴许,我们缅怀教育家们的最好方式是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中国现在最需要怎样的教育家?当代教育家应如何炼成?”  相似文献   

13.
基层学校的校长,是天底下最让人看不起眼的教育家,但却是天底下最累的教育家。为此,一直以来都在追问:什么才是管理中不会让人身心疲惫的“潜规则”?言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有人说它是虚无缥缈的玄幻管理,有人说它是毫无用处的空头支票,但也有人说它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看来谈“潜规则”,不能游离管理独谈管理,必须通过言行才会赋予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2014,(2):5-5
近期,广州颁布公园条例管理新规,自2014年起,广州公园等特定区域内将禁止广场歌曲。不单单是在广州一个城市存在大叔大妈的“广场舞”,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里都广泛存在跳“广场舞”的群体。有人认为“广场舞”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应予以鼓励,有人认为“广场舞”噪音太大应该禁止,那么“广场舞”是否应该立法禁止呢?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12)
老师——流行最广泛的敬称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中有一项便是“敬辞”。先生——历史最悠久的尊称“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它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此…  相似文献   

16.
曹中原 《师道》2007,(8):26-27
有人说,教师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教育,说到底,它本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它是需要用“爱“来经营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走进新世纪,一切有事业心的中国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们,不,“我”离教育家究竟有多远?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听到“要当教育家,不当教书匠”的说法,很惹人注意.“匠”与“家”区别在哪儿?匠,指手艺人,靠手工、拚体力、缺少创造性;“家”是有某一方面造诣的人,肯用脑,有发明或创造.有人认为是文化修养不同,有人认为是工作方式不同,甚至有人认为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异.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是个素质问题.再说“匠”与“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能工巧匠,如鲁班那样的人,不也是发明家吗?从三个方面努力,似乎离“教育家”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19.
老师,把你的爱释放给学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教师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陶行知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合格教师的第一要素不是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基本功的过硬,而是他的生命之爱、人文情怀。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爱就是理解、尊重和信任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曾形象地指出: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  相似文献   

20.
李工 《中学教育》2004,(9):37-39
今日的中国,管教育的官员已都识字,且几乎都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甚至是专家,学者,但真懂教育的教育家极少,不懂教育的官员管教育仍是普遍现象。而今人似乎还没有北洋政府的那点雅量:“教育是教育家的事”,“让懂教育的人去管教育”——这可能是中国当代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