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识与识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课程,通识教育,正式出现约两百年了。但是,在中国的大学实际落户还只有20年左右。中国大学已有百年历史,通识教育却只有20年历史。这个落差表明,通识教育在中国真正扎根还不是很简单的事。这里,我想对通识教育是怎么回事来说几句。我觉得,通识教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为通识,一为识通。现分别予以说明。所谓通识,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是从注重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到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是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推行通识教育只有近20年的历史,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揭示通识教育的本质、探讨通识教育的内容和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来提高其效率和质量,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是基础,培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领导的重视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100年前现代大学初创之时就提倡"造就通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推行通识教育.在最近20年的积极探索中,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通识教育实践.由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在通识教育的本体论研究、本土化研究、实践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德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课程体系的考察可以发现,尽管通识教育在德国教育思想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向世界输出了许多著名教育家,但其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取向违背了德国大学注重专业教育实践的功利取向,因而在“二战”前一直发挥着“隐性”功能.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占领军视“公民教育”为对战败国高等教育体系加以改造的工具,德国大学遂被迫接受通识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在经济全球化洪流中,在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标志性符号的背景下,德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各类大学勃然兴起.不过,德国固有的重视实践的传统与流行的通识教育思想间的张力揭示出其符号功能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认识与实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如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概念理解混乱,对通识教育的普适性缺乏批判思考,对通识教育的昂贵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在实践上模式单一、重形式轻实质等.在反思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经验,改造中国教育传统,结合现实国情,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不仅延续了自由教育教人"做人"、关注人的发展的理念,而且还发扬了专业教育教人"做事"、为人提供谋生手段的优长.因具有这些特点,使通识教育成为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佳教育理念.新中国成立前的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和台湾各大学十几年、北京大学八年来推行通识教育的实践,更印证了通识教育对人的发展全面性的促进.为此,我国应加大力度在大学推行适合国情的通识教育;并且在时机成熟时,应从中学就开始推行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已近20年,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对其的研究都是十分丰富的,但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可行及有效方法尚还在不断的探索中。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识教育必修课(即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设置.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目前,高职教育已在中国大陆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通识教育如何在高职院校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中,还存在诸如认识不到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通过研究课程设置方法的途径,就如何落实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重要的高等教育模式.经过最近20年的不懈探索,我国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然存在本体论研究不足、本土化不够、制度保障不力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与美国通识教育思想产生的时间几乎同步,李长之等中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通识教育。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思想探索,李长之深刻反思了中国传统“通才教育”与西方现代“专才教育”各自的优劣,最终明确提出了“寓通于专”的教育主张。李长之这一思想对于当今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启示,既有助于人们认识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也有助于开拓“寓通于专”的新型通识教育思路,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通识教育与“中国文艺复兴”事业之间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