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共二十三卷,是先生的读书随笔札记之一,属于具有学术性的笔记范畴。截至现在,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此书进行过研究,但是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人却为数不多。有鉴于此,本文试对钱大昕的《十架斋养新录》这一具有史料性和学术性的笔记从训诂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对其中先生所运用的训诂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笔记,作为文人墨客经常使用的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体裁,内容广泛而纷杂,学术价值也相当之高。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本笔记中涵盖了大量的训诂学方面的内容,钱氏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考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资料。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训诂学是在解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训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经义。因此,训诂学在训释词义的方法上,虽有形训、音训、义训之别,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义训上。因为“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于训诂之外者”(钱大昕:《经籍籑诂序》)。义训范围  相似文献   

4.
黄侃先生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以语言解释语言”,道出了训诂学的本质,划清了训诂学与邻近学科的界限。“无时地之限域”,使训诂学进入了广阔的天地,是训诂学的一大解放。就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都和训诂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只是各有自  相似文献   

5.
钱大昕、钱大昭兄弟是清代历史考据学的代表,对《后汉书》的整理研究是他们史学研究的缩影。他们治学有着浓厚的家学色彩,重视小学,长于训诂,注重考证,史学思想大体趋于相同。与此同时两者又各具特色:钱大昕提倡直书,反对曲笔,钱大昭则有维护正统之嫌;在对待古人的态度上,钱大昕显得谦逊大度,钱大昭则过于苛求古人。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真实课堂条件下对初二学生物理笔记的特点进行研究。方法:从笔记信息量、笔记质量、笔记类型和表征技术使用的4个维度分析笔记特点。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训诂学的特色,旨在彰显训诂学在语言学界有着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从其由来和发展讲,先秦训诂学的萌芽说明它是为了读通典籍和"经世致用"而产生的;到了汉代,训诂学体系已基本成型,并奠定了其在经学中的地位;魏晋南北朝、隋唐并宋元明时期,是训诂学的继承和完全定型阶段,其内容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迨及有清乾嘉年代,为训诂学大繁荣时期,堪为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渊海,无论在文字、音韵、训诂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近现代为训诂学的平稳过渡期,训诂学研究方法应作进一步调整亟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顾吉辰先生主编的《钱大昕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版),颇留心于竹汀先生之佚文。书中有顾吉辰《钱大昕钱大昭著作考》、顾荻《钱大昕的佚文六篇》、朱瑞熙《钱大昕钱大昭著作续考》、《钱大听佚文五则》数篇,对钱大昕的佚文作了不少工作,甚可夸赞。曩读目录学书籍,也曾辑有佚文数篇,今对照以上诸文并钱大昕的《潜研堂集》、《十驾斋养新录》,复有溢出此数家之外者,现辑出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在贻提出研究俗语词为训诂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但对现在的俗语词没有提及。训诂学不应局限在俗语词方面,还应扩大到俗文化范围,从研究古书走向俗文化研究,对人们喜闻乐见的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其所以然及俗误。训诂学对周易预测算命、取名、方俗语研究、英语教学、新词揭源、地方文化研究及数字化电子文献的整理校勘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例"是古今训诂学家在古代文献训释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的有关行文和表达方式的特殊体例。直至清末,对"文例"的探讨大多停留于笔记式的经验总结。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开启了对"文例"问题的专门性探讨,此后随训诂学、语法学、修辞学的建立,《古书疑义举例》中的诸多术语被划入各学科体系之中,但呈交叉状态;现有的"文例"体系分类庞杂,逻辑构架欠清晰,且在现有体系下,大量"文例"仍无法归入其中。面对现状,可以从单个文例做起,综合历史上各个阶段和现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做通观式考量,以期在不远的将来寻找到研究该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训诂学是在两汉经学家们通经致用,研究经学的基础上形成并日趋完善的。两汉的训诂学始终是经学的附庸,并服务于经学,且影响深远,以致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训诂学始终不能完全摆脱经学的束缚。  相似文献   

12.
从口译笔记的构成出发,提出有效口译笔记理论研究的论证假设,并通过相关信息论、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口译过程进行微观分析,特别是对口译中信息解码过程运用语义三角形模型加以探究扩展,探究理论上不同效率的口译笔记。经逻辑分析综合论证得出结论:经完整信息加工过程并选择“路标式”提示符号记录下的笔记是有效笔记;“速记主义”或信息加工不完整而直接记录下的笔记不是无效也不是错误的笔记,只是次有效笔记;因各主客观原因未使得信息加工为成品直接进入思维而对之记录会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笔记。  相似文献   

13.
李林林 《语文知识》2011,(4):103-104
本文对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参照其研究方法从形声字、古人读音、古反切和三十字母四个方面分析了《说文解字》中的唇音,最终得出结论:轻重唇音在唐末仍是不分的。  相似文献   

14.
训诂学作为语言解释之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由于其"以语言解释语言"的特点,训诂学呈现出和现代语言学研究很不相同的特点,很难把训诂学等同于语言学中的语义学或词义学。根据训诂著作的实际,训诂学与语文学更为接近。凭借训诂学更好地理解、研究古代汉语是目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钱大昕学识精深渊博,在经学与史学上造诣颇高。在其藏书题跋中,有许多利用碑刻文字考证史实、纠正前人谬误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九千多种,体例完备,涉及经、史、子、集,其中的史部目录类金石部分的提要内容,对钱大昕的考证成果多有采纳。同时,《四库全书总目》问世后,钱大昕的藏书题跋亦对其提要内容进行了补阙与考订。  相似文献   

16.
梅琼林 《天中学刊》1999,14(1):47-52
萧兵的楚辞学研究方法就其主导倾向和基本构架而言,是承续和接受了中国传统的训诂学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吸收了王国维、陈寅信、顾颉刚、闻一多、郭沫若诸人的研究方法,把传统训诂学的可证实性原则和广阔的文化理论视野结合起来,形成了箭兵独特的文化训诂学的阐释模式。  相似文献   

17.
柴德赓在清代学术史研究领域贡献卓著。在评论乾嘉考史三大家王鸣盛、钱大昕、赵翼时。柴德赓既充分肯定其纪传体史书研究的成绩,也论其不足,并着重比较了王鸣盛与钱大昕治学途径与学术功力之不同。反映出柴德赓实事求是、视野开阔的学术风格。章学诚治学独树一帜,柴德赓对此作了深刻总结,同时也指出其思想上的局限,这种评价客观而全面。柴德赓对其他清代学者也有深入研究.反映出柴德赓精深的治学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钱大昕在治学方法上提出著名的"三端"说,并将其运用于《宋史》考证,且创获颇多,称他为"考证《宋史》第一人",只怕是当之无愧的。他还开创了宋史研究的诸多领域,为后代学者所继承和发扬。钱大昕考订《宋史》的累累硕果至今仍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9.
训诂学中的语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诂学中的语法分析 ,以实用为出发点 ,且并不系统 ,散见于各处。笔者将经文与注文加以对比、归纳、总结 ,历时地研究训诂学对语法现象的分析 ,一方面给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另一方面从训诂学对符合汉语特点的语法分析中探索古人的研究方法 ,从而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是全国传统语言学、训诂学工作者自愿结成的非营业性的学术团体。所在地在北京。学会宗旨是:继承、整理、研究我国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训诂学的应用研究,以促进训诂学的社会功能;编辑出版训诂学书刊及资料,评价传统语言学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