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流程模式的重组阮光页一一本图书从出版设计。撰写书稿到油墨飘香的书籍送到读者手中,经过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等一系列产品化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图书出版流程。传统的出版流程将全部过程归纳为三块,即编辑、出版、发行。一般中等规模的出版社即以编辑部、...  相似文献   

2.
因特网时代的编辑和出版特色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陶丹  汪季贤 《编辑学报》2001,13(6):322-323
全方位地总结了因特网时代的编辑和出版特色。认为在因特网时代,编辑工作的特色是,编辑人员除了本职工作还必须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和网上冲浪的本领。出版的特色则是,网络出版更新了传统出版的观念,为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印刷和发行方式,也为出版管理和出版立法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出版观念在悄悄地更新着──访爱书人俱乐部本刊记者提起图书出版业,人们立即想到了编辑、出版、发行(俗称编、印、发三大块)。这观念,很久很久,似乎已经陈旧了──因为,站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看,从出版社编书经由工厂印刷到书店发行这三道过程,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编辑学界认为“编辑与出版并无必然联系”的人已见减少,同意编辑活动是出版业或传播业中的一种专业活动的学者日渐增多。不过,何谓出版这早已存在的分歧,却又在京、沪两地的刊物上公开争论起来。编辑概念与出版概念或许将长期困扰中国学术界,尚难说这是幸抑或不幸。笔者曾数次撰文谈编辑概念,此文则谈出版概念。 日常用语中的“出版”含义并非科学概念 日常用语中出版一词的含义,经常是指书籍的印刷制作。比如,出版社中设立的“出版部”或“出版科”,其职责就是管理文稿在编好以后所需印刷制作方面的工作。再如,一些名称是“出版学校”,实际上只有印刷专业或者再加校对专业。然而,现在所有的印刷机构还是称其为“印刷厂”,不称其为“出版厂”。再进一步看,最近十来年的各地以出版命名的科研机构如“出版研究所”等,其研究对象并不限于印刷,更注意编辑和发行,最近十多年各省市新编的《出版志》,其内容并不限于印刷,同时还包括编辑和发行等。因此读者不难发现,上面所说“出版部”、“出版科”、“出版学校”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与“出版研究所”、《出版志》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两者并不一致,甚至是差别相当大。前者仅指书籍的印刷制作,后者则包括编辑、印刷、发行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出版社经营管理的不足 1.没有有效地进行业务过程的全程控制与管理出版社的业务过程一般包括选题、组稿、编辑、校对、出版、印刷和发行等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涉及到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多个部门的协同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为了开展出版工作的学术活动,促进出版工作者总结经验,进行理论性的探讨,计划于今年内,征集有关出版工作的论文,在进行评选的基础上,举办一次出版工作年会,邀请入选的论文作者参加年会,宣读论文。这次征集论文的范围为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印刷方面印刷协会已经举办过),例如:对出版、发行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方针、政策的阐述,对出版事业改革问题的探讨,对出版、编辑、发行中各项问题的研究,对出版事业经营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高元宰编辑并发行的印刷杂志,在印刷学术研究史上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文章认为高元宰编辑的《中华印刷杂志》1935年出版了两期,有的仅简单介绍一句。①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高元宰主编的这一杂志没有连续刊号,笔者目前看到的版本有三种:一是《印刷画报》创刊号(图文版),封面刊名为蔡元培题,1934年5月出版。二是《中华印刷杂志》照相制版术专号,封面刊名为黄炎  相似文献   

8.
采写、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各个环节都是“生产者“,都有自己的“市场“,都要坚持质量标准,都要强化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可以讲是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前提和龙头。没有编辑编好书,出版工作中的以下各个环节都谈不到。出版物质量好坏、水平高低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编辑,是编辑的水平、眼力和胆识。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出版工作者,当然也是对每一名编辑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出版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编辑素质,努力提高书籍质量。(一)为人作嫁,强化奉献意识编辑是一项艰苦、细致的…  相似文献   

10.
薛建立 《传媒》2001,(8):39-40
商务印书馆编辑、印刷、发行的《出版周刊这》,创刊于1924年1月。1932年1月28日,由于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的厂房,《出版周刊》被迫中断出版;  相似文献   

11.
《新闻出版工作文件选编》与前已出版的《出版工作文件选编》(出版过6册)衔接。由新闻出版署办公室编辑,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选编》汇集了1986年——1987年新闻、出版、印刷、发行、标  相似文献   

12.
编辑工作中的“全程策划”理念,要求编辑对选题设想、选题论证、组稿、加工、校对、装帧、印刷规格、定价、初版印数、宣传方式、发行渠道、发行范围和发行方式诸多方面,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这一理念是对出版程序的完整描述,蕴含着较丰富的现代文化产业和现代文明信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史上确有兼编辑、学者、社会活动家或实业家于一身的知名人物,也是中国编辑史上的美谈。“全程策划”理念无疑是深刻的。但是,这一理念对编辑的文化素质的要求又有着一种遮蔽,也就是说,如果用这一理念对编辑职业作文化意义上的考量显得不足:《汉…  相似文献   

13.
李加凯 《采.写.编》2021,(8):134-135,81
从我国的出版工作实际来看,公益精神贯穿于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策划组稿、统稿审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发行推广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诠 《编辑之友》1991,(2):68-71
“出版”这个词的产生,同我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明有关,其字面意义为“出于印版”或“印出”。但是,“出版”做为一个概念的内涵远比“刻印”要丰富得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由最初的搜集、整理、抄写、发布,到编辑、抄写、发行,进而发展到编辑、刻印、发行,直至近、现代的编辑、印制(包括排版、印刷、装订等)、发行。“出版”涵概了所有以传播为目的、以文字为主要  相似文献   

15.
对电子出版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子出版物的几点认识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谌术勇,何龙电子出版物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版领域出现了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是出版史上的一次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编辑、制作(或印刷)、发行和阅读方...  相似文献   

16.
出版人才的立体素质的要求是当前的历史条件和人出版的性质所决定的。出版社作为一个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并逐步实现社会化和产业化,在这种转变中,出版人才要是那种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同时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出版物凝聚着大量的智力成果,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和途径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编辑、印刷、发行三环节息息相关且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联,这就要求出版人才要能编辑、懂印刷、会发行,以适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包括出版规划、选题组稿、审稿择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印刷装订和发行评估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科技期刊信息不断变化运动,形成信息流。要进行正常的编辑出版活动。保证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编辑、印刷质量,就必须对上述各个环节进行必不可步的组织与协调,也就是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流实施有效的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编辑为中心”与“发行为龙头”二并不相悖,而是可以结合在一起,把编辑与发行纳入整体的出版营销系统工程之中,使编辑与发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出版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川滇边务大臣档案分析认为,当时特殊的社会及政治需求是印刷出版新政的诱因。赵尔丰对印刷出版业实行官方主办并具有商业性质,力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推动治边新政的顺利进行,但对编辑、印刷、发行的关系及新政推行的阻力认识不足,也限制了印刷出版新政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韩青 《新闻爱好者》2012,(18):74-75
策划编辑是编辑职业的一种,是一个出版社或图书公司的核心,也是促进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策划编辑就是那些在广泛调查研究市场后,正确判断社会文化走向和文化市场需求,以此对出版活动的具体方案做出设计、决策、监督实施并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出版目标和出版效果一致的编辑人员。图书选题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图书组稿、编辑、设计、印刷、宣传及发行各个环节。对于大多数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