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方法】 整理并分析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国家分布、合作情况、基金资助、机构分布、热点主题词等信息。【结果】 184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分布在18种SCI眼科学期刊上,其中Ophthalmology发表论文数最高(99篇);大多数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具有多位作者、多个机构及国家合作和多项基金资助的特征;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国别排名前3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我国作者发表高被引论文4篇;高被引论文的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的眼科机构。目前全球眼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视网膜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变性。【结论】 ESI数据库中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有利于国内期刊编辑了解当前全球眼科学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也为国内眼科学者的科研选题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选题与组稿是办好期刊的关键环节,是编辑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选题与组稿的需要,根据北京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对5种动物医学中文核心期刊5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动物医学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传染病和免疫学的研究,高被引论文中综述论文和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相对较高,特别是国家级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远远高于高被引论文平均水平.通过分析掌握了动物医学领域重要的作者群和科研实力比较雄厚的教学、科研机构,为期刊编辑选题与组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CNKI数据库2007—2016年的数据资源,对《科技管理研究》高被引论文进行筛选,并对论文的被引频次、作者、机构、地区分布、主题、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刊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学术影响力现状,以期为期刊的选题、组稿、审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借助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研究机构、载文期刊、资助基金和研究方向等,以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合作论文的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沿线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2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中国的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科技合作。本文借助Web of science 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6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和研究机构、载文期刊和基金、研究方向等,以了解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结果发现,论文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表现出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两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于化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优势学科且多分布在SCI的top期刊上,中国科学院是高产机构,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的科技合作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和结论能够有利地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增加科技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农业科学类研究热点,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借助中国科学文献计量指标数据库(CSCD-ESI)的统计基线指标,以2007-2017年105种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2520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发表年份、被引频次、作者来源地区、机构、学科、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007、2008、2010年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较高;北京市、江苏省、陕西省及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是高被引论文产出的主力军;科技部其他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基金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基金来源;《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3刊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总量的42.14%;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农业工程、园艺、林业方面的高被引论文最多,合计占比达71.75%;在17篇被引频次10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中,有8篇综述性论文,占47.06%;说明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的地区机构分布和学科分布均较为集中,小部分优质期刊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体,编辑应加强对相关作者群体、学科内容的关注,加强组稿、约稿和优质稿源的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湖泊科学》创刊20年 (1992~2011年)十大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提高《湖泊科学》的影响力和质量,本文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湖泊科学》1992~2011年被引频次位于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文献类型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主要以综述(5篇)、研究性论文(4篇)为主;从研究内容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集中在人工湿地、底泥疏竣、面源污染等学科热点领域.本研究可为未来期刊选题、组稿、约稿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我国科技期刊多采用组织综述论文来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影响力,通过分析已发表综述论文的引用和下载数据,明确组稿目标,指导组稿实践。【方法】 通过分析《自动化学报》2012—2016年发表综述论文的引用、下载数据,比较不同获取方式、不同作者、不同机构发文的引证数据,探讨高被引和零被引综述的特征。【结果】 通过分析,从选题、约稿对象、撰写、评审、服务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综述论文的组织策略。【结论】 综述论文需要关注热点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选题,遴选由对当前选题比较熟悉的、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副教授或者教授撰写的综述论文,期刊需要在征稿须知中明确综述论文的撰写要求、评审要点,“综”与“述”并重,同时将综述论文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广而告之,吸引作者和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目前,高层次人才引进已经成为我国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举措,考察人才引进后的论文产出情况,有助于掌握人才计划的实施效果。[方法/过程]文章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题录信息,借助Bibexcel、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前5批化学领域青年千人引进后发表论文的数量、结构、影响力、合作网络和基金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青年千人发表论文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论文平均被引高于化学领域国内和国际平均水平;存在若干已经形成规模的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以国内机构合作为主;通过软件分析,青年千人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5个主要类别,分别是化学生物学、有机合成化学、新化学能源研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纳米材料;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的水平高于全国论文项目资助的平均水平。研究提出通过建立合作网络、扩大合作网络规模,增加高影响力期刊发文数量,加强国际合作发表论文等建议提高中国化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以被引频次作为论文质量指标,对影响力不同的《中国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五刊近11年(2007—2017年)刊登的不同基金级别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金论文比与期刊影响力没有必然联系,而国家级基金论文比与期刊质量及影响力密切相关;(2)基金论文质量不一定优于非基金论文,论文只要学术质量高,即使没有基金资助仍然可以得到较高的关注与引用;(3)基金论文质量与资助的基金级别也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单从基金级别角度选用稿件或评价论文质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期刊编辑部要客观对待基金论文比以及不同基金级别论文和非基金论文,审稿上严格把关,用稿遵循“质量为王”的原则;一些单位机构评价论文质量不应唯核心期刊论、唯资助基金级别论,应结合论文被引频次和同行评议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期刊质量评价可补充国家级基金论文比、篇均被引量、零被引论文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广大作者投稿和各骨科学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9月21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12种中文骨科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50篇的论文 (共计427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骨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栏目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结果显示: 427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华骨科杂志》有231篇,《中华创伤杂志》有46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有41篇等。高被引论文发表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年至2002年,每年均超过30篇。427篇高被引论文的合作人数排名前5位的是1人、5人、3人、4人、2人,所占比例为76.2%。有5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8位。有10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1家。临床研究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54.4%;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6.9%。仅有43篇高被引论文有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13.
借助WOS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梳理低碳经济主题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及研究方向、机构、作者、基金、国家、期刊等情况,分析高被引文献。研究发现,1990年以后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与普莱斯曲线吻合,美国、中国、英国占主导地位。高被引论文中,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中国以后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多人、多机构、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分析我国情报学高被引论文的基本情况,揭示其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探索其中的一些特点 与规律。【方法/过程】选取我国情报学科相关期刊发表被引频次≥100 次的论文,统计分析其发表年份、刊登期刊、 高频作者和机构、研究主题、参考文献、引证文献、与下载量的关系等数据信息。【结果/结论】展示我国情报学高被 引论文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主题的研究热点,指出情报学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力,为情报学的研究和进一 步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肾脏病学研究领域高影响力论文的刊用期刊、作者及其机构、基金支持情况的分析,研究筛选出了刊登肾脏病学科领域论文的主要期刊、多产作者、多产科研机构,并揭示了高影响力论文与基金论文的关系,为策划高质量期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及Excel统计分析功能,以石油天然气工程类科技期刊为例,分析该领域综合排名前列的期刊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特征,结合期刊发展动态探索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结果】 高被引论文数量逐年增长,热点内容论文较短时间内易达到高被引;拥有核心学术力量的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重点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被关注度、引用率普遍较高;学术大师与知名专家不仅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率较高,合作者论文被关注度也较高;作者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数量关系不大,但与研究选题直接有关;热点、重点领域的引文贡献突出。【结论】 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应以内容建设为核心,重点提高引领学术创新的能力,周密组织策划出版内容,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增强出版内容多样性。同时,倡导编委、审稿专家、编辑、作者、读者等的知识回报与价值体现,并从“快”“推”“宣”三方面提高期刊“三度”,使辐射效应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得到最佳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5种教育学SSCI收录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建议。【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1998—2016年被引频次排名前9.9%的1897篇论文和排名前0.1%的160篇论文,从论文发表年份、研究国别、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领域、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国际教育学排名前9.9%和前0.1%的高被引论文篇数分别在发表后6年和13年趋于稳定。国际机构合作紧密(网络密度为0.005),作者合作率不断提高(89.74%),其中美、英等国家高被引论文篇数最多。高被引论文来自教育学及与之交叉的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16个领域,重视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学科教育研究,以及学习者视角、内驱力、新型学习环境中的教与学等研究。【结论】 我国教育学期刊应优化布局,多元发展;均衡稿件研究类型,推动范式转型;丰富媒体传播内容,荐读前沿文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揭示期刊声誉与高影响力论文的关联,探讨高影响力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期刊科学地理解与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定义期刊影响力区间,分析一组大样本高被引论文及刊载期刊在不同影响力区间的分布情况,并比较期刊高被引论文刊载量/率区间差异和高被引论文引用层级区间差异。[结果/结论]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高影响力区间期刊上,但无论论文引用层级如何,仍约有2%~3%的高被引论文刊载在影响力居后的50%期刊上;而高被引论文期刊仅占期刊总量的53%,其分布也呈现高影响力区间聚集效应,且刊载量或刊载率越大,高被引论文期刊聚集程度越高。最后提出在不同的评价情境下,辩证使用高影响力期刊指标。  相似文献   

19.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杨瑞仙  李贤 《现代情报》2019,39(4):125-133
[目的/意义]随着科学研究综合性逐步加强,合作日渐成为主流的科研方式。通过对科学合作和论文影响力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探究科学合作是否对论文影响力存在着提升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基于JCR的期刊数据,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选取了复合材料、图书情报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领域2009-2012年的发文和被引数据,借助多元统计软件SPSS21.0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等从作者、机构、国家等3个层次研究科学合作和论文影响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以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探寻最佳的合作规模。[结果/结论]在不同的学科中,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和国家合作均与论文影响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科学合作的边际效益不同。科学合作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最佳的作者合作规模为2~4人,最佳的机构合作规模为1~3个,最佳的国家合作数目为1~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