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短跑训练中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赛前的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要注重对短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 ,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它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运动员日常学习训练计划的组成部分。它是必须纳入训练计划的一种系统的一贯的训练安排。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发展其心理能力,并通过心理能力的发展,提高使运动员在竞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有的身体能力和技、战术水平,从而使长期训练的结果在竞赛中  相似文献   

4.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多地把心理训练作为运动员科学、系统训练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训练的程度,往往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水平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取得成绩和胜利的保证。对于偏重于心理状态的射击运动来说,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意义就显得格外突出。很多射击运动员,包括那些训练水平较高和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由于赛前和比赛中心理上出现障碍,往往导致失败;相反,由于运动员情绪良好,心情开朗平稳,心理活动正常,却能临场发挥出高水平而取得成功。心理训练着重在于诱导,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不少田径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理想,训练成绩也不错,但在重大比赛中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应有水平。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赛前有一个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这是取得比赛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训练程度和成绩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如果运动员参加了全年的系统训练,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比较好,训练效果也很好,那他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青少年业余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跨栏训练艰苦程度和一些重大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一个较好的跨栏运动员同样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承受在将来的运动生涯中精神上和肉体上极大的压力,在目前和将来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近来业余训练教练员逐步地认识到心理训练对运动员的重要意义,开始在训练实践中学习运用心理训练手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跨栏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个  相似文献   

7.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智能训练等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所采取的心理训练手段,试图由此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知识,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和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我国飞碟项目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逐步提高,对运动训练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因素在飞碟射击中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开始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的重视。通过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是现代飞碟射击训练中一门重要的训练课程。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年纪较小,大部分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因此,教练员应了解运动员的心理,以便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专项训练。本文以鞍山市军事体育学校飞碟运动员为例,分析运动员的心理变化特征和提升心理训练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试论举重运动员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心理训练的力度不够教练员只注重运动员的技术与体能训练,忽视了心理训练,致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发挥不稳,心理易失去平衡,造成水平不能正常发挥。1.2心理训练缺乏针对性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也不同,故各项目运动员的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拳击运动水平的发展,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愈显其重要作用。拳击心理训练是对拳击运动员使用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从而克服恐惧心理的训练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浙江省台州市少体校60名拳击少年运动员在实战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并针对其中30名运动员采用克服心理恐惧的相应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冰球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采用心理测量法,对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六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男子冰球健将运动员在目标清晰维度上明显好于一级运动员组,但是在顽强性上一级运动员明显优于健将运动员;男子冰球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相比,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在比赛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与他们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和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有较大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训练中应根据不同运动水平冰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加强提升不同意志品质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心理训练和比赛心理训练。本文主要介绍排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一、什么是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即为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保持心  相似文献   

13.
1.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并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心理特点及其表现、影响其心理发挥的主要因素,如何加以改进和提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就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其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形成运动员良好的个性心理,适应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为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水平越来越高,比赛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但是作为青少年业余训练来说,由于受训练时间、训练场地、教练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日常训练计划中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实战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训练计划,而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计划较少甚至于就没安排在训练计划中。结果出现了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水平较高,在比赛时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心理出现了变化导致技战术发挥不充分,从而比赛成绩就会不尽人意。尤其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对青少年心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心理训练和比赛心理训练。本文谈的是排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什么是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就是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同时培养和发展完成运动活动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射击项目是一个体力、精力、耐力的共同竞争。从我国目前的射击训练分析,对于培养好一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来讲,最重要的是初级训练,初级的训练水平在一个运动员日后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合理地、科学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在训练中如何培养好运动员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完善的技术是本文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心理训练在中长跑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优秀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竞赛中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教练员在挖掘运动员的生理潜力的同时,更要重视挖掘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应把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术和战术训练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心理素质的优劣,是影响短道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分析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现况,认为我国短道速滑训练中的心理训练还仅仅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心理训练中,应注意运动智力和文化修养,情绪控制能力与健康的心理,优势竞争意识和技战术方面的创新能力,适合运动员特点的心理训练方法等几个问题,形成自己的心理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20.
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开发游泳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理训练应与水上运动、陆上辅助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游泳运动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游泳运动员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实践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对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能较好地提高游泳运动员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