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在模糊近似空间中引入概率分布,建立模糊概率近似空间.同时将度量事件集不确定性的shannon熵进行推广,给出了模糊概率近似空间的熵,最后给出了模糊概率近似空间的条件熵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模糊边缘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信息论中最大熵原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边缘检测算法 .首先介绍了模糊概率、用条件概率与条件熵定义模糊划分熵的概念以及模糊划分的原理 .算法利用了自然划分以及梯度图像模糊划分的关系 ,在条件概率与模糊划分熵的基础上 ,通过最大模糊熵原则实现图像分割中最优阈值的自动提取 ,从而实现图像的边缘检测 .对不同测试图像的边缘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等价关系,在模糊概率空间上利用模糊条件概率建立了概率模糊粗糙集模型.讨论了概率模糊上、下近似算子的性质.最后给出了模糊集的近似精度和粗糙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符号动力系统的拓扑熵.并将符号动力系统与概率测度空间结合起来,再结合有关定义得出了Bernoulli移位映射和Markov移位映射的熵的表达式,还得出了二周期分段函数的熵,且让普通的移位映射的熵的结果成为二周期分段函数熵的一个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5.
近似熵在钢管无损检测实验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霍尔传感器实现钢管损伤无损检测,并采集实验数据.依据近似熵理论和算法对钢管损伤检测信号进行复杂度分析,通过对不同缺陷(小孔和裂缝)和无损伤时信号的近似熵值进行比较,可知小孔和裂缝的近似熵值都明显低于无损伤的近似熵值,裂缝信号的近似熵均值是小孔信号的2.185倍.结果表明,近似熵可以作为钢管不同缺陷的特征提取和评判标准,近似熵值越小,表明钢管损伤越大,近似熵大,表明钢管损伤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极大模糊熵原理的模糊推理三Ⅰ约束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FMP,FMT问题的模糊熵三Ⅰ约束原则,讨论了FMP,FMT问题的模糊熵三Ⅰ约束解的存在性条件,分别给出了几个常见蕴涵算子的FMP问题与FMT问题的模糊熵三Ⅰ约束算法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将问题一般化;给出了FMP问题与FMT问题的模糊熵α-三Ⅰ约束解的存在性条件,并得到了基于这些蕴涵算子的模糊熵α-三Ⅰ约束算法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直觉模糊熵提出了一种分析直觉模糊评价矩阵决策问题的新方法。利用直觉模糊熵定义指标权重矩阵,指标权重矩阵行向量满足概率分布公理化定义,结合相对熵优化模型得到了指标权重的最优解;通过专家提供的信息量结合相对熵模型得到专家客观权重,最后利用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与相对熵模型实现了备选方案之间的最优排序,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用模糊熵来度量模糊推理结果的模糊程度,并用极大模糊熵原则对模糊推理α-反向三Ⅰ算法做进一步解释和改进,提出了基于极大模糊熵原理的模糊推理α-反向三Ⅰ算法,讨论了FMP和FMT问题的模糊熵α-反向三Ⅰ支持算法解的存在条件,研究了α-反向三Ⅰ解与模糊熵α-反向三Ⅰ解的关系,获得了几个常见蕴涵算子的FMP问题与FMT问题的模糊熵α-反向三Ⅰ解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粒度广义近似空间中各元素之间关联度的问题,给出了元素之间相似度以及论域上相似矩阵的概念.结合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构建了多粒度广义近似空间中的模糊粗糙集模型并讨论了多粒度广义近似空间中的模糊粗糙下、上近似算子的性质.最后研究了多粒度广义近似空间中模糊粗糙的精确度和粗糙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极大模糊熵原理的模糊推理反向三I约束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FMP,FMT问题的模糊熵反向三I约束解的存在条件,研究了反向三I约束解与模糊熵反向三I约束解的关系,分别给出了几个常见蕴涵算子的FMP问题与FMT问题的模糊熵反向三I约束解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研究对象属性值为区间直觉模糊集形式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区间直觉模糊熵确定属性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用区间直觉模糊熵来定义各方案在不同属性下的权重,将各方案对应的权重视为一种概率分布,基于这种假设利用相对熵集结模型得到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客观优化权重.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犹如浩瀚的海洋,可以挖掘出无限的写作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教师对课文的教学就是一个阅读教学,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就是一种精读的过程,注重以读促写,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为学生打开一扇写作的窗,让学生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