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子是上个世纪80年代诗坛上颇具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他的抒情短诗流传颇广,其艺术探索成就也得到认可。对他的抒情短诗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可以审视传统诗歌美学对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探索他的诗歌艺术创新对新诗艺术的影响与开拓。海子的诗歌,尤其是抒情短诗的艺术追求是颇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海子主要的诗歌为文本,分析了海子诗歌的抒情特质、乡土色彩与先锋意识和神性意味等艺术特征;还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海子诗歌的语言特征,认为海子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人”,其诗歌空间在当今诗坛中呈现出广阔的背景和深邃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海子主要的诗歌为文本,分析了海子诗歌的抒情特质、乡土色彩与先锋意识和神性意味等艺术特征;还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海子诗歌的语言特征,认为海子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人",其诗歌空间在当今诗坛中呈现出广阔的背景和深邃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飞升与沉降──论海子诗歌的意象构成及其内在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海子诗歌意象构成系统分为“太阳”与“大地”两类,其基本的内在张力是“飞升”与“沉降”.这一张力构成海子生命艺术化与艺术生命化的独特现象。由于此,海子的诗歌才言说了人类存在的本真状态.他的生命的内在张力丰富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张力场,使他的诗具有了多侧面,多维度,深涵蕴的立体感与浊重度。  相似文献   

5.
海子的诗歌蕴藏着真挚而坦诚的情感,源于他所接受的淳朴的父母之爱和农村乡土环境的教育。海子把自己的生命艺术化为了诗歌,诗歌又承载了海子的理想和信念,他那丰富的诗歌主题和内涵是他个体生命和诗歌艺术的互融。  相似文献   

6.
海子诗歌创作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圣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论文从三个方面详述《圣经》对海子诗歌的影响:(1)语言的移植和改写;(2)祈使语气和由神秘,漫游,通灵因素构建的浪漫精神;(3)海子诗歌中所体现的为诗歌艺术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7.
水、土、火是海子诗歌的基本元素。海子凭借这些元素实现“对实体的接触”和“大诗”的追求,寻觅他也是心灵浮躁的当代人寻觅的精神家园。把握海子的诗歌,理解海子的精神,必须从其诗歌“元素”开始。  相似文献   

8.
海子在中国当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因素,即海子诗歌本身的艺术质量。海子在当代诗歌创作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诗歌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独特风格、丰富意象以及广为传诵的代表作.成为人们可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二是外在的因素,包括海子诗歌被关注的契机、有一些热心的诗友校友、诗作入选中学教材,以及有一批欣赏和研究的专家学者等,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缔造了海子诗歌神话。  相似文献   

9.
海子的诗歌精神和他的诗歌艺术是互不可分的共生体。从海子的诗学理解看,他具有精神大于技艺的倾向,他的诗歌精神是从生命元素和主体意志出发,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体现的形式文明的清算和扬弃。但具体到诗歌实践中,他的诗歌又有着精彩纷呈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海子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借用如麦子、牧羊人、羊、耶稣等意象,这些意象与《圣经》有着特殊的联系,具有浓郁的基督教文化背景,这使得海子的诗歌既充满向善、纯正、神性的光泽,又具有感伤、脆弱、忧郁的艺术品质。海子诗歌情感丰富,富有张力,在新时期诗歌界显得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11.
在海子诗歌创作中,主题选择独特而诚挚,这既来自淳朴父母的关爱,也来自乡村环境的熏陶,更来自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北大的涵养。海子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了博大胸襟和崇高境界,他将自己的生命假以诗歌进行艺术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海子力图以诗歌为方舟,拯救日益物质化的人类。海子的诗歌是他生命本体与诗歌艺术的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2.
海子论     
海子在抒情诗写作领域所显示的杰出艺术才能已为世人所公认,从艺术评价标准的角度而言,海子的抒情诗写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然而海子对于自己雪莱或叶赛宁式的浪漫主义“诗歌王子”的身份并不满意,他渴望成为歌德或但丁那样的诗歌的“王”,这与海子认识到抒情诗所具有的诸多局限性而对抒情诗产生某种轻视态度有关,并由此萌发了史诗创作的热烈追求。这种对于史诗的热烈追求在海子身上体现为一种浓郁的“史诗情结”。海子这种十分浓烈的史诗情结并非一种“突兀”的创作心态现象,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弥漫整个诗坛的史诗情结的一种回波余响。而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是,海子的史诗创作实践,即其创作成果(史诗文本)作为一种诗体在艺术特性层面上的“合法性”,在“第三代”诗人那里遭到了范围较广的质疑乃至嘲讽。这实际上更能凸显出海子史诗创作的独特风貌、品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与海子分别是20世纪20、80年代中国诗歌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通过对郭沫若与海子诗歌创作特色的比较,展示了浪漫主义在中国现当代的发展以及诗人对现当代诗歌繁荣的影响与推动。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艺术符号,是诗人感性、知性与客观物象的瞬间综合。大凡成熟的诗人,总是有相对稳定的意象符号,海子的"麦地"(麦子)、"村庄"等意象便属此类。在这些意象中我们不但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海子诗歌的丰富内涵,而且更有助于了解海子的人生轨迹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5.
海子被认为是后朦胧诗人。后朦胧诗高举生命意识大旗,打着反崇高、反英雄、反文化的口号,极力推崇平民意识。海子的诗歌继承朦胧诗的抒情性,特别注重抒情主体的生命价值、精神尊严的呼唤,这与后朦胧诗的反崇高、反英雄等反正统事物、主流价值的主张似乎相距甚远。本人认为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诗性的艺术思维,个性化抒情的意象,个人密码化的言说方式等开创了个人化写作的先河,其个人化写作姿态与后朦胧诗的个人化写作有相似性。本文力图将从海子的生命意识、诗歌意象、语言表达等方面考察海子诗歌个人化写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短暂的一生中,海子创作了大量短诗和许多长诗。这些诗不但具有燃烧的原始血性,而且还存在互文关联,乃至可以认为其短诗为其长诗创作做了前期铺垫与准备。太阳、生死、远方、爱情、姐妹、故乡等构成了海子诗的核心意象和恒常主题。无论是何种诗歌题材、主题、母题,海子诗总有一种命名、重释、还原、溯源、再造的倾向。海子诗十分倚重隐喻和悖论,“外互文性”丰富。海子为探求真理而执念创作的“血诗”,是海子的“命运之诗”、真理之诗。海子诗所关涉的题材和主题,均是他通过还原、隐喻、悖论和互文性等艺术方式,对生活与生存、真理与真实进行的元诗性诗歌写作探索。  相似文献   

17.
海子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浪潮的杰出代表,其独具个性的诗风,庞大复杂而又相对集中的诗歌意象,都有着审美和研究的价值。以往学术界对海子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麦地情结"上,很少言及诗歌意象具体分析与诗歌王国的向往。通过对诗人的成长、诗歌内容、思想向度等方面的分析,重点探讨诗人笔下另一意象的集中——"王者情结",以及其与诗人的非正常死亡之间的隐秘关系,以期能对学术界研究诗人海子提供一个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海子去世已经15年了,今天他的诗歌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本文意在将海子与屈原的比较中阐释海子诗歌的深层意蕴与情感内涵,找出海子诗歌之所以愈益受到重视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认识海子及其诗歌。  相似文献   

19.
海子诗歌中所开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及其所彰显的个人风格具有深沉的悲剧特质。他无论在诗艺领域的勤奋探索和执著追求,还是痴狂坚决的身体书写,都透露出非常的悲情特色。他诗歌中所展现的悲剧情结及其生发的至真、至纯、至悲的诗歌意象是探讨其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1,(4):29-33
西川是海子及其诗歌成为经典的重要推动者。西川所作的努力主要包括:编辑出版海子诗歌文本;支持出版海子传记;不停地谈论海子,从而建构海子诗人形象,推动海子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可以说,没有西川一系列持续的努力,就没有海子及其诗歌在今天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