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汪野亭与沈周的个人经历和心理历程,从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两方面比较沈周文人山水画和汪野亭山水瓷板画之间的异同,探寻沈周的创作对汪野亭的影响,以及汪野亭自身作品独有的特色,以期进一步认识汪野亭的瓷板画创作。  相似文献   

2.
汪野亭和刘雨岑同为珠山八友成员,两者分别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见长,影响深远。以汪野亭、刘雨岑瓷板画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两者身份属性、师法对象、人生经历及审美追求的基础上分析其创作异同,认为其作品共性是兼具画工品格和文人品格,而技法上汪的逸笔草草与刘的兼工带写是其大异,并由此导致前者趋雅、后者向俗的风格差异,而这又大致代表了珠山八友乃至景德镇瓷板画创作的两种理路走向。  相似文献   

3.
汪野亭是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画派“珠山八友”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瓷板画作品以山水画见长。在“师古”与“师造化”的传统画理以及其阅历学识的影响下,汪野亭的艺术创作生涯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其瓷板画作品作为瓷器和绘画两种艺术门类的结合体,交融着不同艺术的文化特质,体现出独特的风格韵致。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它具有可译性,但这种可译性也有一定的限度。译者在翻译风格的过程中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原作的风格,尽量削弱自己的个性,以完美再现原作的风格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创作高水准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丁善德音乐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他的创作风格是在不断地研究民歌和欧洲写作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钢琴创作无论在丁善德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它具有可译性,但这种可译性也有一定的限度.译者在翻译风格的过程中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原作的风格,尽量削弱自己的个性,以完美再现原作的风格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可孙犁的"诗体小说"风格,主要关注他的作品特色以及创作方法。他的作品与同时期解放区的文学创作在创作立场、创作方式、创作手法、创作精神上都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并影响至其后的许多作家。  相似文献   

8.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本文对歌唱二度创作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创作高水准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丁善德音乐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他的创作风格是在不断地研究民歌和欧洲写作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钢琴创作无论在丁善德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狄更斯带有儿童特征的创作心理在作品中的投射 ,使他小说显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狄更斯的独特创作心理特征映射在他的著作中 ,使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童话式风格 ,从而揭示出他小说的童话模式 ,这正是其小说风格的本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博尔赫斯的创作风格和小说表现技巧在对拉美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实验亦发生着示范滋润作用。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叙事的非逻辑性和迷宫式结构,都成为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和后现代风格追随者们效仿的对象。这些具有后现代创新精神的中国作家在自己的小说实验中,彻底打破文学思想上的禁锢,用从博尔赫斯等后现代作家那里借鉴的小说创作元素,并以自己对这些文学元素的独特理解,开拓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后现代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2.
吸纳美好     
正创作非常奇妙,我慢慢体悟到必须从创作中重新认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想说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诠释这样的主题?生活上我散乱、随性、迷糊、怕麻烦、没耐性还易怒;但创作时我冷静、严苛、守纪律、爱冒险、超有耐性。我是个双面人,却把最好的美德给了创作。一些年轻的创作者问我:"如何去形成风格?"我从没想过这件事,我自认是个没什么风格的人,画画时只想如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完成一张图画,用我仅有的能力去涂抹,超出了就虚了,做不到就饶了自己。有时候不小心跟别人画得很像就自我解嘲:向某人致敬喽。其实只要持续创作,真诚面对作品,将自己投入其中,就会是自己的风格。但是,有风格跟好作品可不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病态、变态色彩中探讨了疾病对作者创作风格的影响。其一,风格即人格,文中肯定了有什么样的人便有什么样的风格。其二、在绘画界,画家的疾病使作品打上了病态的烙印。其三、在文学界,许多作家的病态、变态心理影响其创作。由此可见,疾病对艺术家、作家的创作个性、风格的影响是显然的,他们在精神异常或变态中找到了自己艺术人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众多著名的印象主义风格音乐。由其创作的"三联画"《夜曲》,便是德彪西风格成熟时期的一部优秀作品。这幅管弦乐"三联画",大量的运用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带着德彪西独有的创作风格。他用自己特有的音乐创作手法,准确形象的描绘了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5.
曹丕的"文气说"在文气、风格、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开辟了从作家精神世界角度把握作品基本特色的思路,并初步接触了作家与风格的关系,确立了我国古代风格论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基调.  相似文献   

16.
坦荡的个性 旷达的风格──从苏轼黄州时期的词看苏词的艺术风格赵凌宇一个杰出的作家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同其他作家区别开来,而这种创作风格并不是单一的,它们往往以丰富复杂的面貌反映作家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和艺术手段。但是,在一个作家身上具备的诸多创作特...  相似文献   

17.
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创作风格就是想要表达不同的风格,所以,在这种迥异风格的影响下,他在自己六十年生涯中创造了上百部经典作品,进而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俄罗斯风格、新古典主义音乐和序列音乐这三大时期为主要时期。《春之祭》是早起的艺术创作,最初斯特拉文斯基主要是想要写出一首交响曲,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被贾吉列夫(S.Diaghilev)攻破自己的阵地,最后才出现了芭蕾舞剧形式的《春之祭》。  相似文献   

18.
沙汀是现实主义的作家,他以创造短篇小说见长。根据沙汀的文学创作实践,可分为早期创作、创作的黄金时代、解放后的创作。本文就沙汀的早期创作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沙汀在创作道路上的几次徘徊,最终找到了符合自己创作的生活,“不打算接触更多的生活,宁可‘狭小而深入”’。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讽刺暴露。  相似文献   

19.
元散曲家乔吉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创作理论,在基本遵循和部分突破自己创作理论的基础上,乔氏创作了大量具有清丽、新奇风格的散曲作品。将乔吉的创作理论和散曲作品结合起来考察,是研究这位作家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余华与福克纳都是先锋作家,他们在创作的前期都曾有过对文学的探索和实验。在大胆的文学实验中,他们寻找着自我的创作原则,使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得到了充实。两位作家的创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十分关注内心冲突,在创作中重视对时间的利用和创造,在处理创作与现实的关系上他们都找到了一条能表达自己的正确道路。对比余华与福克纳的作品,可以发现余华在对福克纳作品的借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并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着属于自己风格的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