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本汉学界在宋诗研究领域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是对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前野直彬《宋诗鉴赏辞典》等研究成果的再研究,旨在梳理异域语境中的"他者"在宋诗研究方面的新见解,对其多维度的研究、开阔的视域和通达的识见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 "唐宋诗之争"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大公案。在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中,宋诗研究在逐步推向深入,但宋诗的命运却是走向冷落的。这就说明:宋诗研究自有其价值,但不必过分推崇宋诗。  相似文献   

3.
韩愈是唐代一位勇于创新、别开生面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后人评价为"唐诗之一大变".在宋诗独特风貌形成的过程中,韩愈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宋诗大家,都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韩愈为师法对象?文章从宋诗接受韩诗的背景分析入手,展开对这一学术课题的理论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于宋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历来褒贬不一。从该特点是否符合诗歌的艺术本质及规律、是否能被广大读者接受等方面,阐述了宋诗的议论特色出现及存在的合理性,肯定了“以议论为诗”是宋诗在唐诗基础上的革新与发展,否定了因宋诗中某些粗浅空泛的诗作而对其一笔抹煞的错误观点;并以苏轼、黄庭坚等成功实践者的典范之作为例,论述了“以议论为诗”在宋诗创作中的具体价值。  相似文献   

5.
管文茜 《文教资料》2011,(36):204-206
宋诗由于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历史因素的影响而拥有着不同于前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其中蕴涵的大量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将从宋诗的诗性智慧、禅宗思想、老淡风格三方面入手.探讨宋诗的特点与魅力,看宋诗是如何反映时代,拯救精神的。  相似文献   

6.
宋诗中的反讽现象十分突出。宋诗的语言反讽如矛盾语、悖论语和诙谐语与宋诗语言含蓄蕴藉的风格有关;宋诗的结构反讽体现为宋诗章法的转折和对比;宋诗的主题反讽则表现了宋代诗人出世与入世、浪漫与现实、悲观与乐观的辩证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钱锺书先生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作丰硕的学者才人,他的诗学理论精深广博,尤其是对宋诗的研究见解独到、严谨精炼、造诣甚深。他的许多专著如《谈艺录》、《宋诗选注》等都就宋诗和宋代诗人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表达了自己的宋诗观和艺术追求。本文试图从宋诗与唐诗的关系、以文为诗的诗歌理念、宋诗与宋史的关系、宋诗的流派特征四个方面来探讨钱锺书对宋诗的看法,帮助我们认识到宋诗的独特风格和真正价值,以期为今人所更好的接受和赏析。  相似文献   

8.
宋诗具有很浓厚的娱乐色彩。其表现是:宋诗中有许多娱乐性的诗体,写诗时有许多人为的限制,内容上戏谑的成分很重。这使宋诗在总体内容上缺乏重大的社会意义,冲淡了宋诗的伤感色彩,使宋诗的某些形式主义倾向表现得很突出。  相似文献   

9.
胡适提倡新诗运动,反抗旧体诗,是在对晚清宋诗加以批判的同时,对宋诗原型进行再阐释下的一场诗歌革命。他发掘了被宋诗派遮蔽的宋诗白话传统,并将宋诗以文为诗的传统发挥成"作诗如说话",为新诗再造了一个新的宋诗传统。胡适所做的,就是以现代的需要重新阐释和规定宋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钱钟书先生未刊稿(宋诗纪事补正)摘抄》一文为例,通过分析其对《全宋诗》所作的有关补正,认为《宋诗纪事补正)一书有助于我们全面而准确地评价钱钟书先生在宋代诗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全宋诗》的修订和完善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宏星 《学语文》2004,(5):8-39
以议论为诗,这是宋诗的一大特点。宋诗中有不少见解独到的论诗名句。这些论诗名句精辟地概括了一些著名诗人诗作的特点,为后人研究评论这些诗人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这些论诗诗句都是律诗中的一联,因此我们不妨将这些论诗名句称为“论诗佳联”。下面略举几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宋季元初,南方和北方诗人对宋诗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元中叶以前,南方与北方诗人在创作上不约而同地宣告与宋诗决裂。延祐以后,“排宋崇唐”风气大盛。元人崇唐排宋的原因是受诗评家影响、不满宋诗积弊和元人自身学养不足。有元一代的“排宋崇唐”风气引发后世宗唐、宗宋的门户之争。  相似文献   

13.
乾隆诗坛"秀水派"代表钱载,诗歌宗宋且刻意追求技法,表现为喜用俚语虚字、变化节奏、以文为诗,形成一种生硬奇崛、拗折多变的宋诗风格。作为清代宋诗演进中重要一环,钱载在创作实践上的大胆尝试,不仅对乾隆时期及后世宋诗繁兴影响深远,且对宋诗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至唐代,达到鼎盛时期。而宋诗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另一座高峰。但是由于唐诗已经达到无法超越的高度,无论艺术表现上还是内容题材上宋诗都无法与唐诗相媲美,所以宋人选择了另辟蹊径。宋代诗人为了突破唐诗的束缚,自成一家,通过交融、借鉴、整合、改造,通过移花接木式的文学联姻,孕育出了一代"诗界维新"的奇葩,形成了"以议论为诗"的特征。而这其中又以苏轼、黄庭坚的诗歌为代表,从而使宋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具体研究宋诗"以议论为诗"的起源发展,并探究该特征的形成因素,同时分析该特征的功过。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9,(2):72-77
明代诗坛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环绕着对宋诗的讨论而展开的。嘉靖至万历年间,雄踞诗坛的复古诗派抛出"宋无诗"的说法,对宋诗作出了全盘否定。在这个理论氛围下,胡应麟对历代诗歌的发生、发展、体裁、风格等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认为在诗歌的发展中,"体裁"是有限的,至唐已大备;"风格"则是无限的,并非完备于唐。在对诗歌"风格"的鉴识中,他推崇盛唐,欣赏盛唐,甚至以盛唐诗歌的风格为标准衡量、要求各个时期的诗歌,并认为宋诗往往缺失了唐诗风格,因而接受"宋无诗"的说法,但其结论仅是相对于盛唐风格而言。然而,他在对宋诗研究当中,则又发现宋诗虽有缺失唐诗风格的现象,但亦有不少具有独特的、超越前人而又可足欣赏的风格,并且给予这类作品热情的肯定。胡应麟在回应其时诗坛对宋诗的讨论中,牢牢抓住"风格"这个关键,正确处理了其时诗坛上的论争。他从唐人"风格"上看宋诗的"有"与"无";又从独特的"风格"上欣赏着宋诗的创新,表现出了独立于时人的卓见。  相似文献   

16.
宋季元初,南方和北方诗人对宋诗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元中叶以前,南方与北方诗人在创作上不约而同地宣告与宋诗决裂。延以后、“排宋崇唐”风气大盛。元人崇唐排宋的原因是受诗评家影响、不满宋诗积弊和元人自身学齐不足有元一代的“排宋崇唐”风气引发后世宗唐、宗宋的门户之争。  相似文献   

17.
刘芩 《文教资料》2011,(36):207-209
在唐诗这一艺术高峰之后宋诗也作出了许多的创新,无论是从内容题材上还是从文学主张上都进行了尝试并且颇有成就。然而,在唐诗之后的突围中,宋诗有面临了许多尴尬的境地。本文从“模仿”和“议论为诗、以文为诗、文字为诗”这两大创新方法上分析了宋诗在改革出新上的僵局。  相似文献   

18.
对于宋诗的研究,有学者以纵向的时间为经,以横向的思想交汇、地域诗社等为纬,作过条分缕析的探究。然对于紧跟在唐代诗歌显峰之后的宋代诗坛,如果我们将她隔离于唐,或者盲目地“祧唐祢宋”,甚至发些孰优孰劣的论断,都是对宋代诗歌的缺少论据的妄议。所以,可以试从大家入手,打通唐宋二代,从苏轼与杨万里,对李白诗歌特色以及诗技的承继和创新上,探索唐诗与宋诗的一点联系。  相似文献   

19.
宋编宋诗总集是宋诗总集编撰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非唯数量丰富,而且类型繁多。宋编宋诗总集在编选宗旨上,或存录文献,或标榜门派,或方便初学,或表彰乡贤,或宣传诗学主张,或寓亡国哀思;在编撰体例上,或以人系诗,或分体编排,或分门纂类,或附录诗话、诗格与评点,囊括了总集的诸多形态,为后代宋诗总集的编撰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20.
黄山谷为宋诗翘楚。南宋诗评家严羽论宋诗流变说:“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山谷用功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江湖派代表诗人刘克庄说他是“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摩”。他们都是把山谷当作宋诗的代表看待的。后世的论者,陈黜宋诗而以黄庭坚和江的诗派为鹄的的,例不胜举。因此深入研究山谷的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