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多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身边某些大家公认的模范人物,写成人物报道登报后,读起来好像并不感人,某些“好人好事”甚至于很难让人读下去。为什么呢? 笔者以为大概原因有三个:一是作者对模范人物缺乏深层了解,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二是人物报道没有很好地构思,没有找准“切入点”。第三个原因,可能是文章中的套话、空话、废话太多。 根据十几年的写作经验,我认为写好人物报道《通讯或特写》,除了精心构思,找准“切入点”和写出特点以外,最重要的,是遵守11个字的原则:少说套话,少说废话,少说话。 有人说,第一个把少女…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还是其他种类的通讯,都具有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的特点,都要求作者“抓住新近发生的典型事物、重要事件,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出一种思想、一个人物、一种经验、一个问题”,而且要写得“具体深刻,生动感人”。也就是说,从本质上看,通讯是要写故事的,是通过写故事来完成作者的主观意图的。因此,通讯的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故事在通讯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找准故事、用好故事,让通讯真正成  相似文献   

3.
一张地市级党委机关报,需要着力报道当地的重要新闻——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一个阶段的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具有强烈时代和典型意义的新生事物;与中心工作紧密相关、事关全局的市领导和部门的重要政务活动,等等。这类报道一般被称之为“要闻”。如何抓好地市党报的要闻报道?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应抓好“吃透”、“找准”、“改进”三个方面。一、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内,多少年来一直强调吃透“两头”。一方面,中央的大政方针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对任何地方都具有指导性,作为记者必须要吃透“上头”;另一方面,各地有具体情况和特点,记者也要吃透本地的“下头”。但现在的外部环境变了,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新闻工作者仅吃透这“两头”是远远不够的,还一定要吃透“外头”,才能在报道中  相似文献   

5.
一、吃透上情和掌握内情的关系 这里的“上情”是指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的工作中心,“内情”是记者要去采写的部门、事件和话题。写好经济报道,应吃透“上情”掌握“内情”,两者应有机结合。“上情”是“内情”的精神和指导,“内情”是“上情”的展开和体现。目前的经济报道在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未吃透“两情”就仓促上阵,草率下笔,使文章内容空泛,不知所云,有时还会帮倒忙。二是对“两情”虽有了解,但不深入“结合”困难,“内情”未充分地体现“上情”,文章缺乏政策的高度和时代性。三是“两情”虽有结合但内情不典型,选材失当,劳而无功,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6.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高度示范性、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所做的分量很重和力度很大的报道。可以说,典型报道就是对时代精神、发展潮流的集中反映、生动展示和有力弘扬。典型报道是报纸重要舆论手段之一。因此,有人将典型报道称为新闻报道的“传家宝”。  相似文献   

7.
典型,是指某些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组织典型报道既是党委机关报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党报与生活服务类媒体相比所特具的竞争优势。因此,典型报道历来为各级党报所看重。典型来自实际,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因此,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是衡量典型报  相似文献   

8.
快中求准,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基本功。正确处理好“快”和“准”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新闻敏感,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如何在快中求准呢?我认为至少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吃透“两头”,找准宣传的结合点。由于一些政治工作报道有时要求又快又急,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宣传方向上的偏差,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做到又快又准,就必须吃透“两头”,找准结合点。去年,中央下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通知后,我们通过深入学习,把握住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要围绕十五大主题深入学习,二是要在端正学风上下功夫。这…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是阐明新闻事件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仅要讲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过去和现在,还要预测事物的发展和未来;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还要报道涉及的地方;要报道当事人,而且还要报道相关的人物;要阐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意义和影响;要有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而且更要用事件本身的典型人和典型实事说话,因此,深度报道具有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典型报道是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且有丰富内涵的报道,具有时代先进性特征。我们宣传的典型既要血肉丰满,又要鲜明生动,从而使典型宣传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震撼力,真正起到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作为一级党报,典型报道必不可少。况且,学习推广先进典型及其经验,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工作方法。挖掘、宣传典型,更是我们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典型,一般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典型宣传则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重点宣传,比如对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南京路上好八连”、孔繁森、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等的宣传,都属于典型宣传。这些先进典型紧扣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12.
一般化的报道占据报纸各个版面,而典型报道却如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这是当前新闻宣传中的又一通病。什么是一般化的报道?即经常见面的、大体相同的、可看可不看的、空洞乏味的、思想浅显的新闻报道。它们不新鲜、不深刻、不引人、不耐看。与一般化报道相对应的,则是典型报道。所谓典型报道,就是对一定时期产生的最突出、最有代表性和最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它们新鲜、深刻、引人、耐看。报纸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的详尽介绍、精心描述,深刻揭示,告诉广大读者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从而推动工作,教育群众,影  相似文献   

13.
禚法宝 《传媒》2003,(5):34-35
先进典型是指值得人们效仿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广泛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件。典型报道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标准的人物、经验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因、外因、过程和前途,通过新闻媒介传授给广大的受众。典型报道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特色和优势,运用典型报道是我们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典型报道在我们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中,在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发展,媒体的报道也逐步深入到具体的问题之中。揭示带有普遍意义的具体问题,就好像医生给人看病,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知道从何处入手,才能对症下药。纪实摄影的关键是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而摄影者手中的照相机就好像是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他要把典型的、具体的、可感的人与事件进行揭示或找出来给人看。这一点就如同目前颇为流行的纪录片摄制,概括为一句话,即为什么拍,拍什么和怎么拍。由于独幅摄影图片所涵盖的内容与信息量越来越无法满足对一个事件或一个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的描述和揭示,因此类似于纪录…  相似文献   

15.
李春霞 《新闻界》2003,(4):31-32
深度报道要求对报道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透视,更要求把这个新闻事件、人物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来展现。过去对报道深度的追求更多的是体现在:吃透报道对象,严密谋篇布局。在谋篇的过程中,记者就要显示事件的前因后果,并给这一事件一个合理的大背景,整个过程都充满记者的判断、推论。整个报道就是记者对这个事件的阐释。网上的深度报道不是一篇报道的微观系统,而是多篇报道的有机组合,最终形成一个比较中观的、并且是动态的认知构架。比如网上的新闻专题,就是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典型体现。对一件重大的、或有争议的、或热门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6.
掐指算来,从事记者工作已近十年了,写过的新闻作品也不算少,然而其中大多是事件报道和工作报道,写过的人物消息和人物通讯少之又少。不为别的,只是觉得采访中好象从未碰到过那种读者心目中高大完美的“英雄”或“典型”。虽然非常羡慕那些洋洋洒洒写长篇人物通讯或报告文学的同行们,但终无可奈何,只怨己缺少灵感与时运。来到西藏后,这种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对人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如何利用记者这份“特权”,最大限度地制作出更为真实、更为引人、更加具有启迪人心和社会意义的报道作品?采访、构思及行文等重要环节的准备和把握,将直接影响人物报道的质量和力度。  相似文献   

18.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9.
典型,是指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先进典型是时代的标杆,其巨大的影响力往往是难以估量的。运用典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工作,是我党我军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如何走活下好抓典型这盘棋,有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一、发现典型不能“主题先行”,要瓜熟蒂落发现、运用典型不能搞先“设”宣传主题,再“套”典型主体人物,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先进人物的事实、特点为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进行发掘、引导和培养,这样,典型的基础才厚实,才具有生命力。首先,领导要有“典型意识”,善于发…  相似文献   

20.
岳金宏 《采.写.编》2017,(5):27-28,25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高度示范性、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的深入报道.典型报道是党报的舆论手段,也是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所特具的竞争优势,其作用是通过典型,引导一般带动全局.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代表那个时代的先进典型,需要有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展示出那个时代的风采.而报道出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不仅体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以赢得读者,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广大读者对媒体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