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光学教学中,需要演示的实验很多,初中阶段主要接触的是几何光学这部分知识,无论是光的反射、折射规律,面镜的成像规律还是透镜的成像规律,要进行演示实验予以配合说明,而且往往需要在变化中对比现象,在动态中归纳结论。利用摄频实物投影仪(以下简称摄像头),教师能连贯地操作实验,在电视屏幕上就会连续地反映现象的演变过程,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领会知识也就系统化。到了高中阶段,以前选用激光器做为光源,将双缝干涉、衍射(包括单缝、圆孔、方孔、角孔、圆屏以及衍射光栅)相应的叠加图样投射在墙上,让学生分批地观察,…  相似文献   

2.
在几何光学中,会见到一类问题,概括起来是:有一点光源S位于薄凸透镜(以下简称透镜)一侧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附近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很大的屏,在屏上形成一个暗环,现保持点光源和透镜位置不变,使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平移,屏上暗环随光屏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当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会发生偏转,类似于光线经过光学透镜时发生折射现象,这种天文现象称为引力透镜效应.本文利用一个满足特定函数曲面的光学透镜来模拟引力透镜,并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对应的透镜,模拟了爱因斯坦圆环和光源的成像,同时模拟了利用引力透镜效应搜寻系外行星.利用3D打印的透镜较好地呈现了引力透镜的主要特征,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实际模拟出引力透镜现象,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研究性项目供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试中的第三题如下所述: 一个焦距为f的会聚透镜,在其左侧的主光轴上离透镜2f处有一小光源,在右侧屏上观察到此光源的清晰的像。现在光源与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而在光路中插入一厚度为d(d相似文献   

5.
光学演示实验,需要光源。在教学中,我们采用投影器光源、手电筒光源演示一些光学实验,效果很好。现介绍几例利用手电筒作光源的演示实验。1 演示透镜的折射 器材:手电筒、凸透镜、凹透镜各一个,白纸一小张,橡皮扎筋一条,银幕。 准备,在白纸上钻一小圆孔,用橡皮筋固定在手电筒的透光镜面上。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光学实验,由于光源条件的限制,常要求在暗室或在光线较暗的教室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对广大乡镇或乡村中学来说,做到是很困难的。为此,我试将阳光引入教室作为实验光源,获得良好效果、形成的光束特别清晰,即使在日间课室里,仍能见到对比强烈、光路清楚的各种光学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光学实验器具繁多,保管和使用十分麻烦,且透镜特性演示实验需更换不同焦距、不同类型透镜。为此,笔者改装制作的简易透镜合成演示仪。用水透镜代替原实验玻璃透镜,可在同一装置上实现透镜特性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加了实验的对比度,减少操作繁琐度。同时制作材料环保、廉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学演示实验中不易找到理想光源、场地的教学现实,介绍利用多媒体投影机光源做光的色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物理实验的巧妙方法。  相似文献   

9.
透镜是光学的重要部分,是中考光学的主窗口,现将其主要类型归纳如下.一、透镜成像性质分析型1.如图1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自准直法由于人眼的局限性,难以准确判断清晰像位置,测量精度不高。采用目镜组做像屏,用与分划板共面的十字架图案做物屏,采取消视差的方法判断像的位置,改进了传统的自准直法测量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简单,结果准确,无需光源。  相似文献   

11.
一、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的改进1.存在的问题(1)调节部分的问题.“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由光具座、透镜组、光源、成像光屏等组成,而光源又由发光体和支座组成.实验中,以光具座为支座分别将成像光屏、透镜、光源依次安装在支座轨道上,调节光屏、透镜和光源的高度使三者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沿光具座轨道反复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每次成像的大小、正倒和  相似文献   

12.
光的折射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光的折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学生应掌握光在折射时遵守的初步规律;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工作的光学仪器,透镜既能成像又能改变光线的敛散性.与上章相同,利用光线作光路也是解决本章问题的有效方法.所谓透镜的会聚作用或发散...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还能成像吗?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不能成像!然而我们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暗室中把凸透镜固定,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一侧,在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观察烛焰的实像。当烛焰由远逐渐移近透镜时,所成的实像由近变远,且越远时像越大,当烛焰恰好移到焦点处时,在屏上仍能看到相当清晰的倒立实像,不过一般实验时用的光屏较小,而成的像却很大,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14.
林大乐 《物理教师》2002,23(1):34-35
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 ,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实验 ,在实验时 ,偶然发现 ,除观察到预期的成像外 ,从凸透镜中还能观察到一正一倒两个像 .进一步对凹透镜成像进行观察发现 ,除在物体异侧通过凹透镜看到正立缩小虚像外 ,同样在物一侧看到一正一倒两个像 .本文将对以上现象作详细探讨 .1 透镜中倒正二像的成因分析首先 ,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一是透镜成像公式适用的条件是薄透镜 ,即透镜两个面的顶点O1、O2 重合 ,然而实际情况是O1、O2 不重合 .二是当光入射到透镜上时 ,除了发生折射外 ,在两个界面上同时会发生反射 .实验中 ,我们从屏上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一、像与斑的意义不明物体经透镜作里,折射光线会聚成实像.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虚像.成像之前或成像之后被光异所截.肉眼所观察到的是光斑.光斑不是像,两者的物理含义是不同.倘若对像、斑(?)义不明了,也常引起解题失误.例1.把一点光源(?)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焦点上,在透镜的另一侧2倍焦距处放一个垂直主光怕的屏,在屏上可看到一个半径为R的光亮的圆.现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面沿主光轴移动光源.若要使光屏上的亮圆半径缩小为R/2,则这个点光源应移  相似文献   

16.
高考实验题考查的是考生实验素质、实验技能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剖析考生这类试题的答题,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和提高.第18题 某同学用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在水平光具座上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先使小灯泡、透镜和屏的中心等高,再调节三者间的距离,使屏上出现清晰的灯丝像.(1)测量透镜到灯泡的距离l1及透镜到光屏的距离l2,则可得到透镜的焦距f=  .(用l1,l2表示)(2)保持透镜不动,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一个焦距的距离,再移动小灯泡,使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指出该像…  相似文献   

17.
“亮圆”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后在屏上照亮的圆形区域。“亮圆”不是物体的像,发散光照到屏上能成“亮圆”,会聚光会聚前、后照到屏上都能成“亮圆”(如图1所示L是透镜,P是光屏)。许多学生在解这类题时往往想用透镜成像公式而感到无从下手,或是因考虑不周而漏解。  相似文献   

18.
做几何光学实验时 ,常常用白炽灯经透镜折射后获得实验所需的“光线”(这里“光线”指光束掠射过平面 ,在平面上形成的反射光带 )或用氦氖激光器获得“光线”。第一种光源 ,亮度有限 ,且调整不便 ;第二种效果虽好 ,但价格昂贵 ,不少学校没有配备。同时这两种光源体积都较大 ,较笨重。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体积小巧 ,价格便宜的玩具激光笔。它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 ,用三节钮扣电池供电 ,能发出一束明亮的红色激光 (如果照在墙壁上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利用它稍加改动就能获得理想的“光线”。由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很细 ,如…  相似文献   

19.
<正>光的折射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现象,也是我们学习光的色散,以及透镜对光线作用等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要充分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一、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定律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物质交界面后会有部分光投射到第二种介质,我们称之为光的折射现象。这一现象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产生的。任何介质相对真空的折射率称为其绝对  相似文献   

20.
物理光学实验采用的白光光源不仅耗能很大,而且容易出现灯箱温度过高、因光强衰减无法实验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光源聚光结构,它是由球面反射镜与透镜组组成,可以有效地将光源发出的光线聚集到实验系统中。首先,在Zemax软件中建立和优化光学系统模型,兼顾成本与制造工艺确定光学参数;然后,在Tracepro软件中建立一个加载聚光结构的灯箱模型,通过模拟光源发光,得到观察面上的照度增强至3.5倍。这说明聚光结构能够有效地提升光源利用率,并使低功率光源代替高功率光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