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一定为自己具有创造性的选题策划而兴奋,一定为自己最早看到一部精彩的书稿而激动。最近我在编辑《中国人读书透视》书稿时,就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一气到底把书稿审读完后,还情不自禁地和同事们分享着书稿中精彩的观点和信息。你知道对读者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些吗?你知道哪些书最令读者反感吗?你知道当代的哪些作家最受读者欢迎吗?你知道读者购书时,哪些因素对他影响最大吗?等等。作为一个出版人,如果你熟悉图书市场,对这些问题也许你能回答出大概来。但是,在《中国人读书透视》一书中,作者是经过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
何亮 《军事记者》2013,(4):62-63
“认识你自己”这句铭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像一个神秘的召唤已回响了数干年。而一个人的“自己”或者说“自我”到底是什么.至今仍为哲学家们众说纷纭——它是一个可被审视被认知的客体吗?可是审视它认知它的那个主体又是什么呢?而如果它本身就是一个主体.它又如何能够客观地或不偏不倚地看待自身呢?  相似文献   

3.
徐斌 《新闻实践》2011,(7):I0002-I0002
在阅读这张照片时,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打起哈欠?要知道,打哈欠是传染的,就像疲劳会传染一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一名白领呢?在这张取名为《上海,星期一》的照片里,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呢?你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你是否也是这样哈欠连天、表情木然、步履匆匆地去上班呢?如果是,那你过得好吗?  相似文献   

4.
认识旺忘望已半年有余,这期间我始终关注着他一幅幅新作的诞生。敢为人先、勇于突破,旺忘望始终如一地向自己已有的成就挑战着。谦逊的表情、和蔼的语调是对生活的宽容,可那长至腰际的黑发呢?是他在设计之路上苦苦探索、奋然前行的决心吗?他感到如NIRVANA般生存与理想“分裂”的痛苦吗?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对作品的“生存状态”是完全理解的,不然这一幅幅新作的背后那种令人“触动”的感觉又是什么呢?《SOHO现代城》这是一组系列广告。用很酷,很另类的头像作主图形分别传达“SOHO”的三个理念,空…  相似文献   

5.
时统宇 《视听界》2013,(3):122-122
不惑集POINT 这样的样态,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在假日报道、主题报道中,都是开创性的。在中央电视台报送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会上,评委们一致同意将《新闻联播》作为优秀栏目送评,将《你幸福吗?》作为系列报道送评。按照游戏规则,每个奖项央视只有一个名额,不过我估计,在这两个奖项的争夺中,《新闻联播》和《你幸福吗?》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看《新闻联播》居然看哭了”,来自观众的这一反映,也一定会获得评委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当一群人围坐在会议桌前大谈特谈少儿电视如何制作如何发展时,有一位刚刚涉足这个领域的大学毕业生轻轻嘟嚷了一句:“少儿电视是什么?”众人都笑了。但笑过之后,却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或者回答得透彻。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实在是一个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我们明确地知道电视节目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可是,一旦做出来就一定被称之为“少儿电视”吗?给孩子看的,大人不也看吗?孩子知道《七色光》,大人不也知道《七色光》吗?反之,给大人做的,孩子不也知道吗?那么,“少儿电砚”究竟是什么呢?曾经有一部片子,在国内叫得很响,满怀信…  相似文献   

7.
2010年新年伊始,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询问卡夫卡一篇名为《掉到井里的人》的小说。我一时茫然,在我的印象里《卡夫卡全集》中似乎没有这篇小说。于是,我找出《卡夫卡全集》小说目录重新翻检一遍,果然没有见到这样一篇小说。难道是《卡夫卡全集》有所遗漏,而所遗漏的恰恰就包含这篇小说吗?记得数年前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叶廷芳先生:他主编的《卡夫卡全集》是否收录了卡夫卡所有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畅敏 《西安档案》2007,(6):33-34
大家好,我叫畅敏,是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书记员。可能大家会发出疑问,我、档案、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当我看到“纪念《档案法》颁布二十周年”这个演讲题目时,我也在想,我能讲什么呢?我能做什么呢?思绪良久,我才意识到从进入法院的那一刻起,我、档案、法律就紧密地、明显地联系在一起了。首先,我是一个社会性的人,与生俱来就建立了各种档案。其次,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知法、懂法、守法是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应用、传播法律。最后,我是一名人民法院书记员,是一名诉讼档案的立卷人,严格依法收集、保护、建立法律档案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2009,(3):8-8
关于如何办好《新闻与写作》这样的新闻理论刊物,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要研究,就是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的新闻理论建设是我们现在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有自己的新闻理论吗?我很怀疑。中国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我觉得还没有建立起来。现在,我们搞的新闻学不是西方的,就是传统的,而传统的也不是我们自己的,是前苏联的。传媒当下沦为了一种经营手段,再进一步说就是产业化的营利工具。那么,传媒本质的社会功能到底是什么?许多人没有弄清楚。  相似文献   

10.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愉快的人呢?” 智者看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我拿到经济日报扩大版第一期,从头看到尾,虽是草草看了一遍,也足足用了1个小时。而正刊呢,看了不到一刻钟。个中原由,用一句话来概括,可读性上见分晓。看得出,经济日报同仁们是铆足了劲来办扩大版的。总编辑范敬宜的两篇大作给一版壮了门面;发表在三版的副总编辑罗开富的《捉放蝇》也算得上是上乘之作(这里需要说明,我非常赞成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写稿,因为他是自己报纸的“首席记者”);吴昊撰写的《宁喝假茅台,不喝真二锅头》一文,发表在《观潮人说》栏目中,读后令人回味;《“物竞天择”与“格雷欣法”》一文,虽是《企业家语》,负责经济工作的人乃至政府要员看后,我想也会三思的……这样办报,报纸能不好看吗?再看看正刊,不少东  相似文献   

12.
传播的场所     
刘宏 《青年记者》2006,(19):30-33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理论假设,一个人在互联网展示自己的隐私照片,而另外一个人则把自己的隐私照片贴在了学校门口的公告牌上,这会有什么区别呢?换句话说,如果让一个人在这两种方式中做出选择,他或她会选择哪一种呢?看上去,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只是方式不同,单纯从浏览的人数来看,网络的看客应该远远大于一个学校门口公告牌的阅读人数,照此推理,如果是出于展示的目的,更多的人应该选择网缗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正确呢?如果是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一般人会选择学校门口的公告牌吗?  相似文献   

13.
《山西档案》2006,(2):59-60
我局有一处平原水资源实验研究站,请问建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计划、请示和批复应归入实验站的基建档案还是应归入科技档案?我第一次管理档案。而整个公司也没有人懂这个。我和上司试着摸索着自己建立,但现在件多了,总觉得不是正规的。请问,如何管理才是系统的呢?我公司是从事商业一类的。请问团市委的档案该如何分类呢?我以前在政府部门,是分成行政、党群、人大三类。可我不知道团市委的该怎么分类合适?我是一个企业档案室的工作人员,经常遇到这样两个科技档案的组卷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更好:(1)属于同一张图纸目录而且是同一个专业的图纸,用一个盒子放不下;(2)属于同一张图纸目录但不同专业的图纸,组一卷还是多卷?能告诉我吗?[编按]  相似文献   

14.
《阅读史》给我最直接的印象是作者曼古埃尔尽管拥有巨大宝藏,却不愿耽于与人交际,而只愿以舒服的姿势靠在自己的小床垫上,在文字中流连忘返。当我在脑海中构建出他的这个形象--一种在今天很少见到的模样时,我思忖:他是沉默着的吗?  相似文献   

15.
沈建群 《大观周刊》2012,(47):277-277
说到习惯大家并不陌生,可以说很熟悉。习惯,就是由于长期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其实就是一个人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行为,习惯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首我们可以围绕孩子与电视的话题做一项调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喜欢看电视吗?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吗?是不是一到家就打开电视?双休天是不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视呢?刚才我所提的到的几个问题就是关于习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冯越 《新闻知识》2000,(4):15-16
冯越1949年生,广东省阳江市人,1982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物理专业。1982年夏天到大连日报社工作。1993年被评为主任编辑职称。1988年获全国好新闻奖(言论《一个人真能承包一百个厂吗?》,二等奖);1998年获中国新闻奖(言论《另一种溃堤》,二等奖)。 当我得知,我写的言论《另一种溃堤》获得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之后,不由得回想起那场亲身经历的抗洪斗争,回想起在抗洪前线度过的日日夜夜。自己得以参加这场永垂史册的伟大斗争,感到特别荣幸,而这篇作品则是面对滔滔洪水追根求索的思想结晶。 一…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目前,我除了认真完成岗位工作外,便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新闻学教材以及新闻期刊的研读上。因为,我有一个珍藏心中已十年的理想———考取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然而,在自学过程中,我时不时地遇到一些难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新闻写作。以前,我总认为那些“豆腐块”、“火柴盒”乃“小儿科”,不过雕虫小技而已。可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我发现,这想法太幼稚可笑了。怎么办?我于是在征订今年期刊的目录中,翻呀找呀,终于找到了一本《新闻爱好者》。嘿,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学习伙伴吗?于是,我毫不犹豫…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日记     
这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中学生的日记,出自于青少年时代的我的父亲。当完成了《逝去的花季》选编后,我心中并未感受到应有的轻松和舒畅,而是充满了怀疑与期待相交杂的忐忑不安。日记记载的是父亲中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与所思所想,坦要面对的却是新世纪的孩子,要接受属于另一个几乎截然干同的世界的孩子的检验,这是最重要的一关,它能否成功通过而展现出它本来的价值呢?我自己早已走出了青少年这个行列,现在的中学生已经是与我相差了整整一代(如果十年为一代的话)的孩子。我没有任何权利可以肯定自己了解他们的快乐与苦恼,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看电影《黄金时代》时,不由得扪心自问:“我赶上了一个记者的黄金时代了吗?”
  我难以给自己一个答案。入行三年半了,有幸进入有着深厚特稿传统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我一直想着,踏踏实实地采访、写稿,写出有分量而且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但近一年来,对于自己一直向往的这个行业,产生了一种焦虑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文章,但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井冈山时期丢了不少,有的至今下落不明。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会议上,专门讲了丢失文章的事,他说:"别的文章丢了,我不伤心,也不记得了,这两篇文章我总是记得的。忽然找出一篇来了,我是高兴的。"哪两篇文章丢了让毛泽东伤心呢?一篇是《反对本本主义》,另一篇是《调查工作》。这两篇文章都是在1930年写的。哪篇文章找到了,毛泽东高兴呢?这就是《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