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维护和追求。人文精神不是一种思想,而是多种思想的总和,人文精神不止一种载体,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是对人生进行采访,新闻是关于人事的大书,人文精神应如血肉般贯注入以事实为骨架的新闻叙述之中,于字里行间渗透着关切,才能有震荡人心的力量。现代社会复杂多变,新媒体层出不穷,各种声音甚嚣其上,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无论新闻业面临着怎样的变化与挑战,它的核心影响力和价值所在始终没有改变,只有那些真正坚持着人文精神、对社会人生发出真诚的观察思考的媒体,才能以其独立之姿得到受众的尊重,也才能在各种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因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事件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其带给读者的,并不是单单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猎奇或单纯的获知心理。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个新闻事件内里的深层次涵义.让读者可以通过一个新闻获知其反映的现象和表达的意思.从而也就体现出新闻的价值。而一则社会新闻的价值在哪里,读者、甚至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有多少,都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岑杰昌 《今传媒》2009,(9):79-79
社会新闻,因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事件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其带给读者的,并不是单单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猎奇或单纯的获知心理.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个新闻事件内里的深层次涵义,让读者可以通过一个新闻获知其反映的现象和表达的意思,也就从而体现新闻的价值.而一则社会新闻的价值在哪里,读者、甚至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有多少,都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当全国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纷纷看好“社会生活”这块宝地的时候,便形成了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和政治新闻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社会新闻的写作实践和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新闻界的权威人士认为:社会新闻是以报道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为题材,以反映社会风范、思想道德为宗旨,具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社会新闻的核心是具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说它对人具有教化作用。一篇好的社会新闻不但能够吸引读者,还能唤醒公民的社会、道德意识。《新晚报》1993年5月报道了一篇《小光宇露宿街头遭阉割》的文章,文章见报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仅一天之内,编辑部就接到近百位读者打来的电话,纷  相似文献   

6.
一幅照片从采访拍摄开始,到冲洗制作完毕,在没有进入传播时,还不能视其为新闻照片,因为,它的价值还没有被社会承认.新闻摄影是以“新、真、活、情、意”为标准的.新闻照片具有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效益价值等.新闻照片价值被社会承认的途径繁多,除报纸、刊物和电视等常见的途径外,还有一些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宣传橱窗阵地.然而,正是由于许多途径的相互呼应,才使新闻照片在多层次、多方位的传播领域里,组合成新的积极效应.一、新闻照片价值的实现途径新闻照片必须经过传播领域的途径,才能被社会承认,实现其价值.途径之一:报刊发表.报刊的读者十分广泛.报刊发表新闻照片,讲究时效,思想性强,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是新闻照片价值的实现途径之一.新闻照片以真实的可视瞬间形象,反映新近发生、发展着的新闻事件,揭露社会生活矛盾的实质,意境深刻,主题突出,比文字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新闻照片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传播,最能打动读者.例如:李锦拍摄的《“棉花县长”散传单》等新闻照片通过报刊发表,使读者观后产生联想,引起深思,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起到了良好的直观效益.其价值便通过这一途径被社会所承认.途径之二:电视传播.新闻照片在电视上传播的形式与报刊不同,它是以照片为主,配上说明词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因此,党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大社会新闻,不仅是读者的阅读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闻(广义)平民化是市场经济和新闻改革催生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新闻界传播观念的可贵转变。它以百姓的视角、亲和的姿态,报道百姓日常的酸甜苦辣,讲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传递他们的声音和感受,评说社会中林林总总的现象和问题,同时,它为普通百姓打开了一条倾吐心声和参与传播的通道,使他们可以大胆地站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实现自己参政议事、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满足受人注目、被人尊重的心理。新闻平民化已在业界形成广泛共识,同时在业外深受百姓的欢迎。应该说,新闻平民化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罗华山 《新闻窗》2013,(3):32-33
政法新闻是报纸版面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以特有的宽泛性和强大的社会关联性而受到读者关注;政法新闻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影响和民众情绪。许多新闻记者都十分乐意到出新闻的政法战线采写新闻,因为这个领域的稿件读者众多,也容易出名,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带来方方面面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因此,如何把握好政法新闻的"度",便显得十分重要。总的来说,新闻价值是报道选题的标准。判断政法新闻的价值高低,不仅要看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显著性、鲜活性、贴近性和可读性,还要看新闻事实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在选择事实时以人为中心,探讨事实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的影响和作用,探索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更深层次关系;深度报道的人文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背景的中国新闻生态和新闻文化的变化,它的内在品格也符合新的社会太化和社会心理下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报纸上的标题既是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又是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的纲要,它是新闻作品最简明、最有力的展现,图片与文字一样,同样需要认真制作标题。应当说,标题是图片新闻的组成部分,为新闻图片起好标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理由有五:其一,新闻图片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有了标题可以更好地反映图片的独立新闻价值,有些图片读者往往很难从画面上看出它的独立新闻价值,但通过阅读标题就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近期的新闻热点引发我们对新闻的价值判断、热点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的思考。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要从报道对象在整个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来考察,它能够影响多少人?是何种程度的影响?编辑要站在被影响者的角度来判断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而不能仅从自己的个人兴趣与偏好来进行决断。报道的层面实际反映了媒体的境界,媒体的境界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众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紧扣时代的主旋律,努力扩大信息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是新闻界的共识。因此,加强经济新闻的报道,提高经济新闻的质量,提高信息价值尤为迫切。经济新闻既要在版面上占一定的比重,还要具有可读性。如果经济新闻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就会削弱它的社会效果。加强经济新闻的报道,不能只看数量,而要尽量使经济新闻具有吸引力。因此,加强经济新闻的写作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一、着重抓重大题材和有新意的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4.
李洁  王宏涛 《大观周刊》2012,(32):18-18
人,是新闻信息的制造者、引领者和享受者。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能够完美的强化、凸显新闻价值,放大宣传效果,并能对新闻报道的思想深度、理性高度和社会意义起到画龙点睛、不可替代的引导、监督、表态、深化作用,帮助读者听众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新闻、认识事物。古今中外的新闻实践充分表明。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就是媒体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所反映的社会意义能够起到引导、监督、表态、深化四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地市报专副刊发展的优势。 1.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专副刊除了是日报搞活版面、吸引读者的一个窗口外,更有一份传播人文精神、引导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在其中。在日常报道中,专副刊在信息的发布量和速度上,虽然没法与新闻版面抗衡,但对信息的理解可以更深更透,传播信息的角度可以更全面更多元,从而可以在报纸上制造一种更贴近人、更理解人、更尊重人的氛围。 2.地市报专副刊相对于国家级和省级的传媒,另一个大的优势是,以本地信息的亲和力吸引读者、争取读者。相对而言,地市报的专副刊对本地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价值取向,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新闻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人文精神之于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人文精神的缺位同样表现在新闻传播中。面对新闻界人文精神的匮乏和社会公众对人文精神的呼唤与关注,被称为“社会公器”、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德责任的新闻界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注意培养新闻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又被形象地称为“新闻眼”、“新闻鼻”它是指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读者越来越欢迎那些“挖得深、写得活、贴得近”的新闻。这就为拓宽新闻报道面开辟了途径。在当今,社会学渗透到经济学领域的时刻,社会经济新闻便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社会经济新闻呢?它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如何?它究竟有何功能?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当属新课题。本文仅就报刊发表的一些社会经济新闻,对社会经济新闻的特色进行一些探讨。一、社会经济新闻的定义社会经济新闻是一个新品种。因此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就目前见诸报端的社会经济新闻而言,它应是:发生在社会和经济结合部的新闻即为社会经济新闻。它主要反映经济领域里的社会现象,回答读者普遍关注的涉及经济范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化中,“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新闻中的真,在意义上囊括了情真、意真、事真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新闻报道必须求真呢?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所写的东西都是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或正在发展着的事情,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如实迅速地向读者报道社会生活的真相,及时准确地反映读者所关心、注目的人物和事件,它具有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真实、及时、快捷等新闻价值和文献价值,对社会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直接而有效地为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  相似文献   

20.
明确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概念是探讨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基础.本文通过从哲学角度,从最高层面剖析物质与精神现象,认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质内涵是对人类社会的图书馆这一物质现象的主观、能动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反映.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外延是关于图书馆的以人为本价值理性的一切命题的总和,文中以文献信息资源、读者、馆员、工作方法、建筑与设备等图书馆构成要素为框架对图书馆人文精神所涉及的命题做了简单的演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