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在古代的一个寺院里,一个师傅教了很多弟子,其中一个弟子认为自己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就提出要下山。师傅问他:"你什么都学会了吗?"弟子很坦诚地答道:"我什么都学会了。"这时,师傅就对他说:"请你把厨房里那个最大的木桶提出来,装满石头。"  相似文献   

2.
继母的爱     
李哮 《小读者》2011,(3):8-9
我9岁那年,小妹才5岁,生母去世了。她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嘱咐爸:"我不行了……孩子小,赶紧给他们……娶个新妈……"我哭着说:"我不要,我不要,我就要您。"然而,操劳过度的母亲还是离开我们,永远休息去了。  相似文献   

3.
有的父母用爱紧紧地包裹着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在我看来这些孩子真的很幸福。我的父母却很吝啬他们的疼爱,生怕给了我就要不回去似的。开始我很委屈,渐渐地开始理解他们,感激他们,甚至为此感到一点点自豪了。小时候刚学走路,总是会跌倒,然后就顺势趴在地上"哇哇"地哭,每次透过泪光寻找妈妈,总也看不见妈妈的身影。我只得自己爬到树下,扶着树吃力地站起  相似文献   

4.
俞秋锦 《学子》2013,(6):157
学车的时候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师傅在教到半联动控制低档位下的车速时,就这样说了一下:"所谓半联动就是离合器踩一半。"轮到我实践的时候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离合器由上踩下去,踩到一半就可以了。结果没有达到半联动,反而熄火了。于是师傅就说是我半联动不到位导致的。开了两次后我还是这样,师傅就很生气地让我在一边看。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的操作,发现他们是离合器踩下去后再松一半到半联  相似文献   

5.
感受爱     
对于祖辈,我们除了记住他们慈祥的笑容、鱼尾纹间夹带的温柔,还需要记住他们对晚辈无私的养育、对待家人的责任感和家庭的使命感。这让我们在安静的陪伴中不断拥有更加完整的品格。我的姥爷是一位身高一米八五、体重一百斤的瘦老头,因常常广施"好人卡",被邻里们亲切地叫作"楼上张老头"。他离开我已十余年了,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是啊,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发现,在每个班上,总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让老师非常操心的学生,虽然只占少数,但往往花费了老师许多的精力。对这样一个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7.
M老师是名师,德高望重,却又平易近人,六七十岁还活跃在一线。有一次听完课,那位上课的年轻教师追出来,很热情地请她对课提些意见。M老师笑着说:"你的课上得很精彩,要说建议嘛,我觉得再多些爱就好了。"年轻老师有些迷忙,奇怪地追问:"我对学生很好的呀,你看他们都喜欢我的。我本身性格外向,上学期学生测评我得分最高呢。"M老师笑着不答,只是示意跟她到教室去谈。到了教室,M老师走上讲台,拿起黑板擦说:"桌上有灰不能对着学生吹,可以跑过去朝自己这边吹,或者找湿抹布擦掉。"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用爱唤醒了多少懵懂少年,为他们扬起生活、学习的风帆;又用爱点燃了多少莘莘学子的求知之火,照亮了到达知识彼岸的前程。教育的奥秘就在于一个"爱"字,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我爱柔力球     
老友报名参加了吉林省老年大学柔力球班,顺便也给我报了名。我一脸的疑问:"这柔力球是个啥?"她说:"我也不知道。"就这样,我俩稀里糊涂地走进了老年大学。  相似文献   

10.
郑萍 《宁夏教育》2011,(7):134-134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11.
灿妈 《家长》2012,(2):76-78
等到他有了孩子,他也成为了"超人",他就懂了。我也能忍着灿灿又发烧了。唉,真是苦恼,这个孩子看着那么壮实,却总爱生病,一有个风吹草动,立刻就发烧,他们班就他缺课最多,因为他总是隔三岔五地生病。  相似文献   

12.
余娜 《考试周刊》2012,(71):192-192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在水洼边不断地捧起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小鱼,用力地掷向不远处的大海,看见的人说:"被冲上岸的小鱼成千上万,你救不过来的,再说谁在乎呢?"小男孩边捧起一条小鱼用力地抛向大海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我想教师大概就像那个小男孩,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唤醒每一个迷途的或将要迷途的"小鱼",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王毅芳 《考试周刊》2012,(38):188-18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待进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待进生"是指不被同龄孩子欢迎,甚至被老师、家长揪心和担忧的一个小群体,但他们的影响却波及班级、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然而,在他们心灵深处又是那么的渴望与人交往,甚至这种渴望比一般学生更加强烈。如何增强"待进生"社交自信,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我进行了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4.
爱的威逼     
表妹打来电话,没说两句话就哭起来了。我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哽咽着说:"跟女儿闹翻了……要离家出走!"我急了:"离家出走?孩子什么时候离家出走的?报警了吗?"她稍稍平静一下情绪说:"不是她离家出走,是我要离家出走!我在这个家实在呆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15.
从教十余载,蓦然回首,真可谓一路风尘一路歌。作为班主任,谁都希望自己班里的学生个个儿品学兼优。但顽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总听见有的班主任在抱怨:我们班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其实不然,孩子们很可能是不听"你"的话,若换一名教师或变换一种教育方式,他可能就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而对于我班有些调皮淘气的孩子,在我"爱"与"巧言"两把剑下,他们不仅愿意接受我的教育,还特别喜欢我当他们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6.
爱在远方     
2014年8月16日晴读完爱尔兰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写的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梅子涵译),我被文中的亲情所感动,特别是读到大兔子对小兔子说的那句最普通,最具深情的话:"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又从月亮回到这里来。"我更是泪流满面。此时,我立即拨通了令我魂牵梦萦的电话,"爸,做什么呢?妈好吗?"想起小时候,我左手拉着父亲,右手拉着母亲,快快乐乐的生活,他们给了我无尽的爱。  相似文献   

17.
前年的冬天似乎来得特别早。一天,在巡视广播操时,风"嗖嗖"地吹在脸上,不免有些寒意。学生尽管已穿上冬衣,可依然有些缩手缩脚。突然听到我的师傅——李吉林在叫我,我忙迎上前去。"刘洪啊,昨天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一个晚上都没睡好,我就想着那里的孩子。电视播放的贵州陈家寨小学的学生情况,那里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特别简陋,快要过冬了,连过冬的衣物都没有。新闻里号召大家主动帮助他们,还播出了校长的电话。我们学校应该行动起来,你觉得呢?"望着李老师焦急的神情,  相似文献   

18.
张莉 《班主任》2013,(8):50-51
那一年,我教三年级。一天中午,我刚进教室,学生就向我报喜:"老师,加分了,加分了,咱们班今天加了好多分。""老师,我们班这周只扣了一分,再算上今天的加分,一定能得流动红旗!"听了孩子们的话,我也很高兴,因为几周以来,孩子们一直为没能得到流动红旗而耿耿于怀。我的心情也被他们感染了,高兴地说:"班会课上要对加分的同学特别提出表扬。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1,(5):4-4
"不要问我长大想干什么哦,我不知道呢。"被大伙儿称为"神童"的盛迪葳,不等记者提问,他就"先发制人",一双小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相似文献   

20.
小天 《少年月刊》2010,(7):39-41
"滴,滴,滴"我的QQ头像上有人在闪动。一个同学直截了当地问我:"就因为我回来晚了,爸爸就‘暴'打了我一顿,他还说为我好。小天哥哥,你说大人打小孩对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