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学习能力的培养远比获取知识重要,但能力的培养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自主学习应该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从“长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到“完全的自主学习”是需要一个转变过程的。教师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学生的这个转变过程提供日臻完善的帮助和服务。在“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中,我借助目标定位把知识、情感、能力融为一体;借助“四追”鼓励学生自主,暗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此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行高中生物课本第一章“细胞”中有关知识的概述、综合,对教材进行分析,向涉及教学的教师与学生进行重点的指示和难点的点拔,提出这一章教学过程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较好地按照生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一定的生物学能力在方法上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生物的特征”一节,内容及知识特点是基础性强,应通过让学生知晓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方面将学生带进初中生物学学习的殿堂。由于学生刚从小学升人初中,年龄较小,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本节教学构想为:①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展示生物的特征,使学生感到直观易懂,让学生体味生物学知识的趣味、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②通过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资料,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生物所具有的特征;③充分利用语言和对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展示教师的优良素质,学生通过热爱生物学教师达到热爱生物学知识的目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高中生物“矿质代谢”一节的教学为例,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的性别遗传”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有关人类性别遗传基础知识的一节内容。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走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互动生成过程。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课前调查收集数据,课中观察寻找差异,探究实验探索规律,分析交流追寻原因等一系列主体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们经过不断地学习、领悟、探索和实践,充分感受到要想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重新确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由数学舞台上的“主演”转变为数学学习活动的“导演”,由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模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授人以鱼)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授人以渔),真正教会学生会学数学,学会数学.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高等绿色植物受精后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结构。它主要由种皮、胚、胚乳组成。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以种子作为背景知识引申的练习题,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施"多元化评价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宇飞 《生物学教学》2002,27(10):11-12
本学期我校实施“多元化评价学生生物学素质方案” ,根据知识考察与能力考察相结合、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思想情感及其发展状况实行综合性的评价 ,发挥学习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导向功能 ,改善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笔者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生物学教学 ,在实施“多元化评价学生生物学素质”方面做法如下 :1 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记录表 ,建立学生档案表 1 学生学习过…  相似文献   

9.
马弘 《广东教育》2003,(2):26-26
编制“档案”的目的是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和成果的有关信息,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物档案袋”主要是逐步收集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种收获。以生物科为例,比如:1.关于生物学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方面的资料收集。包括生物的最新科技信息、图片和照片、剪报等;2.对生物学某个领域的探究报告或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知识,如“污染与植被的变化”“昆虫的触角的作用”“青蛙的发育”“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等;3.关于“爱护环境,保护共同家园”“鱼类的新型养殖”等的小文章、小论文;…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实验能力,贵在导引,实验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施“导”促“练”、促“学”。那么,如何在实验课教学中施“导”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总结提出了“四导(疏导→指导→引导→辅导)”教学,通过“四导”使学生真正地、全面地、深入地掌握每个实验。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1课前疏导与实验有关的知识每个实验都涉及诸如实验原理、设计思路、方法步…  相似文献   

11.
刘冬云 《生物学教学》2005,30(11):28-28
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呼吸运动与肺通气”一节中,描述呼吸运动和肺通气的原理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由于该节内容涉及到有关的物理知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而突出重点“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是至关重要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相关的物理知识融入课文,并设计好一些起“桥梁”作用的辅助活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呼吸运动和肺通气的原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常见于各种科学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是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探究的话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应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应注意科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彭芳 《广东教育》2003,(2):31-31
语文教学应该“动”起来,鲜活起来,改变枯燥乏味的局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不用“心”学习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局面。一、化被动为主动钱梦龙说:“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去探求知识时,语文教学才算“动”起来了。教学《项链》,我一上课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学生面对问题,不敢贸然作答。于是令人满意的场面出现了:大家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结果是出现了“值得”“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4.
1 学习盲点的含义及功能生理学上 ,将视神经突出处无视感细胞无感光能力的点 ,称为盲点。生物学学习中 ,也存在这种思维上的“盲点”。笔者认为 ,那些不易引起学生注意 ,或者由于概念模糊进而导致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过程和思维缺陷 ,即为“学习盲点”。“学习盲点”不同于难点 ,也不同于重点 ,它常伴随着学习过程不知不觉地产生 ,故更难把握。“学习盲点”构成了学生知识体系内结点上的“病灶”和思维上的“断路” ,模糊了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正确认识 ,制约着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扫除学习…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上,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发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生良好的思维是教师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从教师讲,涉及到课堂气氛的营造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以基本概念、理论为主导,无视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生活背景,把学生头脑当作“黑箱”来支配。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架起的是“空中楼阁”,虽然可以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缺乏个性,缺乏对生活的关注,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传统“灌输”模式下是生物学知识走向学生,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探究是被动的,只有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而让学生走向生物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而以能联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察学生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1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材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生物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这个教育理念构建的生物学“菜单式”实验教学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菜单”基础上选做、设计实验 ,大胆构思 ,通过实验研究和验证 ,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二《生物》新教材 (人教版 )“光合作用”中的一个学生实验 ,本节课中探索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为教…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2年12期发表了“鲫鱼循环系统的分析”一文,为广大教师理清这部分知识脉络作了有益探索。我结合教学实践,先从整体上把握“鲫鱼循环系统”,概括成四句话:一个心脏、两次交换、三种血管、四个概念。指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学生能当堂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物学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学复习中,如何帮助学生能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并从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学复习中的一个难题。在多年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我巧妙地采用“生物比较法”对生物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