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李阳 《情报科学》2023,(11):188-190
本文从《社会标注视域下的城市画像研究》一书的内容特色与专业看点出发,围绕标签挖掘打造城市数字空间、时序分析描绘城市演化历程、情感分析把握公众整体认知、情报加持提高智慧决策水平4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该书探究了学术研究与城市治理中城市画像的认知概念、数据整合、标签计算、应用场景等重要问题。研究视角新颖,又有实践深度,建立了城市画像与城市治理之间的逻辑关联,为城市画像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也为数据赋能的治理创新拓宽了新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抓手,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分析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提出了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政策法规等措施,以期实现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当下乡村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数字经济不断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支撑弱、数字监管不规范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时刻影响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的赋能效应程度。因此,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目标,从基础设施、数字素养和数字监管等多方面创新赋能路径,提高赋能效应,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黑浩源  裘鹏 《情报科学》2022,40(9):32-37
【目的/意义】从数字人文和智慧视角出发,构建北京双奥社会记忆,契合通过体育构建美好世界愿景,助 力打造北京双奥遗产。【方法/过程】梳理了社会记忆发展脉络,分析了社会记忆构建研究现状,对社会记忆实践应 用案例和场景进行了研判,明晰了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概念,阐释了数字人文与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逻辑关联。【结 果/结论】将数字人文理念、智慧数据理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项目构建,提出构建高维时 空智慧数据服务空间、数字记忆多重证据参照体系、多维人文价值协同合作机制、数智赋能社会记忆服务体系等四 个策略。【创新/局限】形成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同社会记忆的三维融合,拓展了北京双奥社会记忆理论体系和方法 体系,存在相关理论分析不够透彻、社会记忆构建维度不够完善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李晓娣  饶美仙 《科学学研究》2023,(11):2086-2097+2112
以全国228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NCA与fsQCA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科技创新的组态路径,并以“准胡焕庸线”、城市规模、是否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等为分类标准,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引致城市高科技创新发展的单个必要条件,但产业融合对于城市高科技创新发展发挥相对普适作用。存在两条等效的引致城市高科技创新发展的组态:“政府助力下技术主导型”“政府助力下环境主导型”,数据基础和治理数字化存在潜在替代关系。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组态路径具有明显的区位异质性、规模异质性及政策效应异质性,整体来看产业融合、政府支持、信息基础设施是各类型城市高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研究结论打开了数字经济赋能科技创新的“黑箱”,为各类型城市借助数字化驱动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大脑已经成为各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其在架构、功能和应用场景上的演进不断驱动着社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但当前城市大脑仍处于功能与结构协同演化的阶段,有效实现数字赋能必须依靠城市大脑和功能小脑的协同合作.以温州瓯江口"城市大脑+产业智脑"为例提出城市大脑赋能城市创新发展新模式:以双脑并行实现系统化数字聚能;以双舱联动对企业全生命周期进行数字赋能;以数据整合共享推动业务功能的协同,以多维度的职能协同推动应用场景的创新,促进产城融合.这一机制激发了城市创新发展活力,对当前各地城市加快数字化发展,探索数字赋能路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难点之一在于缩小城乡差距。浙江湖州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中首提打造“无差别城乡”的概念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实践案例,其通过数字化赋能乡村创新创业打造无差别城乡的实现路径值得深入研究。引入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为中介变量,选取湖州2005-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和相关可得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化对打造无差别城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对区域创新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创业对无差别城乡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只有数字化创新而无相应创业活动支撑则对无差别城乡建设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鸿沟”对无差别城乡建设有负向影响。有基于此,提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征程中推进“数字新基建”下沉乡村、壮大乡村数字化创新创业主体、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及数智化赋能城乡多元共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下一代城市,成为新型的"智慧城市"。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也在其中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海量数据资源的积累与采集,即:大数据获取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数据资源,就没有智慧城市。而随着信息化步伐、数字经济的逐渐深入,传统从互联网上获取数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要求,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跳出固有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城乡分离和社会分化,已成为影响未来全局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城市与乡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其地理空间、经济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协同发展与否,是整合行政区划、产业布局和社会结构要素禀赋以及制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框架路线图的关键。本文以探索城市间、城乡间多维尺度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演化机制及微观要素特征为着眼点,全面考虑和谐城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整体协同与"社会、经济、科技、资源和环境"的时空耦合。该研究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进行战略审视,系统剖析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格局、理论模式和战略体系,并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城市为战略支点,结合区位优势的代表性、发展前景的带动性和示范价值的全局性,初步建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城市"的规范标识,为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城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扩大美丽乡村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的推动下,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与武汉大学共同开展了“美丽乡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促进浙江省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应用,提升全省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全省乃至全国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样板,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美丽乡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美丽乡村软件体系,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在平台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架构和标准,搭建美丽乡村相关的应用系统,作为当地数字城市的应用示范工程,与数字城市建设大体同步开展。平台目前已经在安吉、磐安、淳安、余姚等县市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对于 推进城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以2009-2019 年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指标数据为基础,结合熵值法、灰色预测模型对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 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进而为推进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提供 依据。【结果/结论】研究表明:2009-2019年全国整体以及四大板块地区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持续增加,但距离 高水平融合仍有较大差距。为此,针对不同地区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建议,旨在为推进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创新/局限】构建了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丰富了城乡 信息化融合发展研究内容;对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没有展开空间计量分析,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得益于在总体战略构想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科学建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框架;逐步优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制模式,从而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逻辑,从城市类型、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关系五个层面的动态运动中,探讨了城市化与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说明快速城市化是农村资本和劳动力双重流出的过程,城乡差距扩大存在必然性,要缓解城乡关系的恶化,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转变农民组织形式,使资源能够留到农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3-2014年城乡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的城乡数字鸿沟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经济因素、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以及地理、制度因素等是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快速发展及其虹吸效应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都市农业的内涵外延、形态特征及其作用与功能等入手,阐述了都市农业在拓展城市农业空间、增强城市食物供给弹性、保障居民身心健康、改善生态环境及减少碳足迹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分析了城乡之间互融互通的方法与路径,并对都市农业在破解城乡发展难题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延安市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自延安市顺利实行“十一五”规划后,城乡统筹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同时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本文在构建一组系统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收集了2011年延安市13个区县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 软件,进行R 型因子分析,对延安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对各县域今后的城乡发展做出模式选择分析,最后依据所分析结果对延安市统筹城乡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贫困治理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博胜  杨子生 《资源科学》2020,42(7):1384-1394
本文在理论分析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贫困治理耦合逻辑的基础上,运用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贫困治理耦合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中国27个省份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贫困治理耦合协调度在0.4928~0.6111之间,目前已进入磨合阶段,并呈现缓慢递增趋势,已经向着良性互动方向发展。②从空间分布上看,2010、2013、2017年3个时段27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研究期内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值均有所上升,但地区之间增长幅度有所差异,越往西部,年度增加幅度越明显。③根据城乡发展协调度与农村贫困治理水平耦合协调度变化情况,将中国27个省份划分为4个级别:高幅增长、中高幅增长、中幅增长和低幅增长。不同级别区域应在城乡融合发展目标指导下,根据各地区耦合特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因地施策,围绕城乡空间融合、产业发展融合、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融合及文化融合等,全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乡融合对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城乡融合作为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方法】本文采用中国2005—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在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研究发现:①总体上,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低碳技术效率,但对前沿技术进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进而不利于改善农业碳排放效率。上述研究结论在空间溢出视角下仍然成立。②从城乡融合发展的不同维度来看,“人的融合”能够通过改善技术效率来有效提升农业碳排放效率,而“地的融合”和“资本的融合”虽然对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但由于受到技术进步的负向制约,最终阻碍了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总体提升。③门槛计量分析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约束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碳排放效率关系的显著门槛变量,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迈过阈值后,城乡融合发展能够对农业碳排放效率产生显著的提升效应。【结论】因此,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兼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构建以“人”为核心,统筹“地”和“资本”融合的城乡融合体系与机制,为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契机来实现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是影响城乡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海南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提出海南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优化与管理创新策略是: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革新理念和管理体制,探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途径;②通过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确立农民作为土地产权的主体身份,保证农民土地交易和经营的合法利益,提升农村生产力;③政府应通过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扶持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速,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城市综合管廊作为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在地下的延伸,其智慧化程度反映了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分析BIM技术对实现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管理的重要性,从信息平台架构、项目数据系统框架、项目信息分类与集成3个方面研究了如何实现项目信息集成管理。以实际项目BIM实践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建设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引导智慧管廊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