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专业兴趣小组”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对口就业率低、毕业生待遇低、新生入学率低等问题。高职教育即使有机遇也面临很多挑战。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提出基于"专业兴趣小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兴趣小组,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索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开展"艺术周末"活动是提升中职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农村中职学校住校生多,学生周末外出频繁,易受社会不良影响,管理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等实际,坚持"正面教育,严格管理,主动参与,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周末兴趣小组活动和艺术教育活动,养成"主动问候、主动提问、主动发言、主动完成任务"的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成长"的能力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就是教育主动适应人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自我发展改革的实践成果之一。以学生为本位作为教育培养的宗旨,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头脑,把学生培养成自主能动、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校本特色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服务于学生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关注社会需求、增进学生职业能力、推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为目标,全面调研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诸多层面,探讨了落实"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可行性,以优化教学内容为主线,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编写、教师发展及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构建校本特色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体系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高职英语教学理念,就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要这个中心服务。文章以此为视角,探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以及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的开展,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传统形式逐渐满足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兴趣小组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延伸逐渐深入人心,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本文从体育兴趣小组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以其组织及其形式为出发点,深刻阐述了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展兴趣小组避免的误区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西安科技大学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导向,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确立了与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挥,采取了"学分制"、"主辅修制"、"3+1"、"1+2+1"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与加强,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学校更加关注校本课程在促进学校和学生个性发展、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对其进行了积极探索。各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课程脱离学校的办学宗旨,忽视学校实际,"为科研而科研";活动类课程仍然停留在兴趣小组层面;忽视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差异,全校"统一课程,统一教材"。更有甚者,开发校本课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相似文献   

9.
肖沛丽 《考试周刊》2012,(43):104-105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要,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实用性发展目标。作者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深化以实用性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广大同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依据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和自卑的心理现状,以"阳光教育论"为指导思想,从职业需要、社会需要、学生需要,以走向大自然,提高学生自信心等方面进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旨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与体能及心理健康,让这些已被"边缘化"的年轻人逐步恢复自信心,重新回到社会中心来,给他们一个舞台,在职业学校中找回自信,享受体育带来的身心愉悦,充分发展他们的特长,是职业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滕继强 《考试周刊》2011,(4):156-157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视改造传统项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作者学校还依据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创了"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学校和教师应该采用活动建构的方式,在班级中以各种兴趣小组为基本单位,以争星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活动中坚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学生在争星活动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专学校办学就是要按教育规律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通过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本文对"中专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局限、操作原则、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学生自主管理是真正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一、源于教学,回馈教学1.结合生物课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展开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同时根据知识的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课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响应县教育局发出的"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的号召,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在我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欣然接受语文兴趣小组指导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张欣  李忠艳 《考试周刊》2010,(49):215-21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按照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和价值规律培养具有较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重要措施与必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应试型教育向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转化,高校的社会实践以什么样的思想作为指导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林业大学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和谐、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其底蕴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髓,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益于学校与社会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一直为大家所关注,它作为一门外来语言,教与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课外的学习也是举足轻重的。外语兴趣小组突出在于"兴趣"上,而不是在于"外语"上。要让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兴趣,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外语,从而达到学好外语的目的。外语兴趣小组作为一种课外类型的辅导不能像课堂教学那样从正面对学生进行词汇的增加、语法的讲解、知识点的灌输,而要从侧面进行疏导。但又不能脱离教材,要结合教材,有一定的连贯性,对课堂教学形成一种互补。笔者通过一年半的探讨,初步构建了外语兴趣小组的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中教育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教育过程中,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为我们提出了崭新的"人本主义"的基本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理论中的人性论、自我理论、教育观的分析,论述了其理论对我国新时期高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即高中教师角色转变应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9.
工民建专业的设置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要致力于构建适应工民建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道德"为准则,组织和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出工民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按普通高校模式惯性发展,不能体现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要求,同时还易不同程度地压抑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患上了"体育恐惧症"。体育课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遵循《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对课的类型、教材选编和教学组织做灵活的规定。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根据"社会人"、"职业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把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方向,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