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通过欣赏赞扬学生的闪光点,给他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使学生自觉地发挥优势,克眼不足。但笔者以为,赏识教育与其叫"赏识教育"不如叫"识赏教育"。因为只有"识"人,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赏"人。"识"是"赏"的前提,"赏识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识",第二步才是"赏"。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而"赏识教育"也已经被大众所熟知。研读关于赏识教育的一些论断,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发展到现在,赏识教育还应该得到补充和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鹏翔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19-20,74
"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目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谐教育"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和谐教育"主要体现在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应培养出既有较强技术能力又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术人文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教师们喜爱的、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与方式。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与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表扬也被看成现代教育方法中的一剂"万能药”。  相似文献   

5.
浅谈“赏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相吻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实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是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教育改革工程。"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其理论基础中所蕴涵的人的发展、人的潜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形成、追求崇高和和谐等一系列教育幸福观正是当前教育生活中所忽视和缺乏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7.
陈梅芳 《学周刊C版》2014,(10):127-127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如何让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脱颖而出,是我们教育的任务之一。在实施计划生育的今天,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容易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因材施教,进行"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无疑是克服学生身上弱点的三大良方。  相似文献   

8.
钱健 《考试周刊》2011,(30):47-48
"科教兴国"是我国制定的教育方针,也是我国在下一个世纪赶上发达国家实行的重要政策之一。教育面临着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而怎么教育,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赏识教育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顾名思义,  相似文献   

9.
姚建美 《山东教育》2005,(23):51-52
现代教育者都知道.鼓励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更懂得要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一要鼓励幼儿、赏识幼儿.总要让幼儿知道:自己为何被鼓励,被赏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每个幼儿在发展方向、起点、  相似文献   

10.
浅谈“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相吻合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 :发现优点 ,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11.
近日,拜读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刊发的冯王月、汪文的一篇文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文中指出,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普遍意义上讲,教育是一个在多视角的理论指导下,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与方式而实现育人目标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要完成“育人大厦”的构建,需要有多种科学的施工手段,其中“赏识”和“惩罚”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赏识教育与惩…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一个重要教育思想,成功教育的核心是赏识教育,教师的赏识是对学生成功教育的重心。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们对学生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只能"夸"不能"骂",但我认为惩罚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甚至在目前的这种教育情况下应大力提倡。本文从学生心理、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等方面具体分析,从而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惩罚教育对于教学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对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就是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使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教育工作中,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表扬鼓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身心愉悦感和满足感。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积累和文化熏陶,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激励性的赏识语言能使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绽放出和谐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中国赏识教育的创始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哑学校校长周弘更是认定:“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  相似文献   

17.
沈兴波 《学子》2012,(7):28-29
一、学会赏识学生,做"博爱型"班主任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使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爱可以让学生与老师的心靠得更近,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爱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胆识。因此,在赏识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的成长,精雕细琢地去...  相似文献   

18.
正"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赏识,因为赏识能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以激发其学习动力,挖掘其学习潜力,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还有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在班级管理中,我运用了"拇指"教育,这种"拇指"教育就是一种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手段、态度和方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也逐渐被一些教师所认可和接受。然而,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是万能的,赏识教育也是如此,不当的赏识不仅无益,有时甚至有害。让我们先看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现代社会人才必须具备一流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出发,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根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指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