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时代,如何搞好科技报道,已是新闻传播媒介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李瑞环同志在新闻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到改革新闻宣传内容时,就明确指出:“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宣传,通过各种形式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科技进步。”并把“提高宣传艺术”提到落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高度来强调。而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现实情况不能不令人深思。多年来,我们的科技新闻干巴枯燥,似乎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于把新闻称为“宣传工具”、“宣传手段”,至今也常常把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叫作“新闻宣传”。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传播学,开始把新闻视为“大众传播媒介”,又常常冠以新的称谓:“新闻传播”。宣传和传播不是同一概念,新闻宣传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教育灌输作用,新闻传播则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告知交流作用。那么,新闻到底是“宣传工具”还是“传播媒介”?新闻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宣传群众”还是“传播信息”?新闻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还是“大众传播工作”?对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题报道是做大做强正面报道的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主题报道在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时,坚持“高度”与“贴近”相统一,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互相作用,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正面宣传舆论声势,有效地引导与形成和谐的社会舆论。转变理念,找到共振点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配合中心工作的正面宣传其规  相似文献   

4.
金跃华 《今传媒》2016,(5):42-43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公信力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当前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下滑,探究其“短板”,应该从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突发报道、虚假新闻等新闻实践中最常见的这四个方面去分析,补长媒体公信力建设“短板”的策略也蕴含其中.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宣传:关于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意见归纳起来有包容说、交叉说、无差别说和并列说四种。大多数人认为,新闻与宣传相互交叉。在传播形式上,二者模式基本相同,有一定的共性。多数新闻具有宣传功能,宣传也常利用新闻工具。但是,它们在传播的目的、归宿、实质、表现方法、工作方式上都不相同。 新闻的商品性:在新时期,由于“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的出现,很多人反对“新闻是商品”的提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新闻工作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指出:要坚持宣传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些论述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出新闻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面宣传为主”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分别强调和阐释了“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形成了习近平“正面宣传为主”思想.本文考察了习近平“正面宣传为主”思想的源流,并从传播学角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艾丰的新闻策划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华 《新闻知识》2000,(10):12-13
6月26日,笔者在北京《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现笔者根据采访录音并结合文献资料,试对艾丰的新闻策划观作初步整理和阐述。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①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  相似文献   

9.
6月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论宣传性现象》。我认为,宣传性现象就是策划产生的。我那时候没用这个词,但我…  相似文献   

10.
聚焦宣传与新闻相脱离现象一级党报,同时具备宣传和新闻两项职能。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凡是刊发在党报上的新闻都应该是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高度统一的,因为宣传价值只有符合新闻价值,报道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李传祯 《青年记者》2017,(27):20-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句句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确立和保障新时期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政治性、导向性、灵魂性、统领性的“定海神针”,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新阶段领驭和指导新闻业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奋进的“压舱石”.《莱芜日报》作为地级党委机关报,积极组织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并注重用以指导新闻实践,使工作在政治导向、业务开拓、创新创优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语源、语义论“宣传”、“传播”和“新闻”的异同赵心树“宣传”、“传播”、“新闻”恐怕是当代新闻传播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三个概念。50年代以前,在东方和西方,人们都以“新闻学”来指称研究新闻媒介的学科。50年代以来,“传播”一词在西方流行,并传至资本...  相似文献   

13.
杨波 《新闻窗》2012,(3):42-42
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舆论引导能力。可以说,在舆论导向上,时政新闻是第一导向;在媒体宣传中,时政新闻处于第一位置;在政策宣传上,时政新闻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内容传播上,时政新闻代表着高端权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刘沛恺 《青年记者》2022,(15):107-108
“新闻本位”观念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萌发,其内涵在与“政论本位”“营业本位”“社会本位”“宣传本位”等多元话语的竞争与互动中不断丰富,从重视新闻与事实而非言论的编辑方针,发展为强调为读者、社会提供新闻而不将营利视为根本的经营方针。随着国难的加重,“新闻本位”作为与“宣传本位”的对应观念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5.
《记者摇篮》2006,(7):12-12
一是要走出单纯追求可读性的误区,始终不移地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予以浓墨重彩地报道和宣传。绝不能淡化党和政府工作的报道,问题是如何改进和提高对政务报道的水平与艺术。二是走出“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及报道就是各种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误区,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和信息论的角度来审视和选择、发布“官方新闻”与政务信息。三是走出“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只是一次性的信息产品的误区,注重对它们的开发和二次利用。四是走出“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改进余地不大且不讨好的误区,力争“官方新闻”和政务信息在写作上创…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是目前新闻中的最大家族。它的宣传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新闻的宣传效果。但经济宣传又最容易枯燥乏味。主要是一些宣传中的“常见病”在作怪。从我们县的宣传情况来看,这些“常见病”  相似文献   

17.
艾丰的新闻策划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6月26日,笔者在北京《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现笔者根据采访录音并结合文献资料,试对艾丰的新闻策划观作初步整理和阐述。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①。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时的毕…  相似文献   

18.
张长星 《传媒》2002,(10):31-31,33
坚持党报正确的舆论导向,人们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报纸的“正”报上,认为这块发的是“硬新闻”,是体现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喉舌”的主阵地。这是自然的。但是,与此同时,决不能忽视了作为除了新闻、评论之外的报纸第三大块,即有着固定板块的“副刊”的宣传作用。“副刊”虽然刊登的多是一些“软新闻”,但在担负党报宣传任务中绝对不是“配角”和“附属”之刊。相反,由于副刊内容、形式上的生动活泼,贴近性、可读性强等特点,弥补了“硬新闻”在宣传中很可  相似文献   

19.
子生 《新闻三昧》2004,(1):17-19
有新闻学者肯定地断言:“新闻不是宣传”,理由是:“记者是与事实,而不是与观点打交道。”持此观点者主张“新闻等同于事实”,应是“事物本来面目的自然呈现”,不应“包含意见和倾向”。这种“新闻不是宣传论”  相似文献   

20.
刘爱 《新闻窗》2009,(5):21-22
报纸理论宣传是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理论宣传战线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延伸和新闻背后的思考。贵州日报“论苑”理论专刊作为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的理论阵地,担负着省报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贵州日报理论部为了办好每周二至三期“论苑”理论专刊的宣传,在集团编委会的总体部署下,在策划创新、对接新闻,把握时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