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女声>、<梦想中国>、<莱卡我型我SHOW(秀)>、<快乐男声>等是"音乐选秀"节目的代表.这些综合性的电视歌唱娱乐节目迅速成为近几年来最为火爆的电视节目.这类节目的元素包括:全民娱乐的主题、想唱就唱、逐级淘汰的规则、自娱与娱人的选手、去权威化的评委、奖励设置、去生硬化的主持人.解构、剖析这种节目,可以更好地研究这类节目,促进其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电视娱乐节目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为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大家发展个性,促进了节目与受众的互动。但是,当今的娱乐节目缺少人文内涵和创新功能,使娱乐节目传播陷入了困境。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总体上是“绿色”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由于电视媒体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导向作用,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一种自觉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握好“娱乐底线”,使电视娱乐节目保持健康向上的“绿色”态势。  相似文献   

4.
超级女声     
在电视综艺节目由“明星娱乐大众”向“大众自我娱乐”转型之际,电视台纷纷顺势推出一系列选秀节目,其中也不乏制作精、口碑好的优秀之作。如果要评选2005年最火爆、最高调、最受关注,同时也饱受争议的娱乐节目,则非《超级女声》莫属!  相似文献   

5.
国内选秀娱乐节目凭借节目本身超前的互动、娱乐、竞争、纪实等特性,使普通受众体验到了全新娱乐的新鲜与刺激,吸引了大量受众参与。但随之而来节目的盲目性、重复性、低俗化等问题,也影响了选秀节目的良性发展。应从制度上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节目本身应注重创新,提高节目素质,而作为受众则应理性对待和参与,以使选秀娱乐节目可以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出发点是对近几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兴衰交替的思考,着重分析了2012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在大片策略、整合运营模式、赛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指出该节目既有别于传统音乐类选秀节目,也打破了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其精神内核应是"反选秀"。并总结了该节目对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从趣味性、互动性、去功利化、整合化的角度提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电视选秀节目的火爆在业内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和“快乐男生”为代表: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丰厚的经济回报,狂欢的社会反应……本文将以该节目为研究样本,分析“悬念”这一手段在节目的策划、包装、运作等各个环节中的综合应用,进而探讨“悬念”在整个选秀节目中所起到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荧屏上大大小小的电视娱乐节目带给观众精神上愉悦,但部分主持人在尽情展现才华的同时也显示出个性魅力的缺失:将受众引向有偏差的价值判断;语言粗俗、易生歧义、不规范;“克隆”现象严重,主持缺乏创意等。提高节目主持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知识修养、语言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几个方面是解决制约娱乐节目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孙萍 《教育文汇》2009,(10):14-16
这几年,电视选秀节目在国内各级各类电视台竞相推出,电视制作和播出单位、文艺界不少人士极力叫好;电视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狂看热捧;教育界大部分人士乐中有忧;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贬比褒多。笔者认为,电视机构可以适度但不能过度地开办这类选秀节目,是到了该给“选秀热”降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屏幕是选秀节目当道的媒介,各个卫视的选秀节目做得风生水起.选秀节目成为屏幕的新宠,承担起了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但随着节目形式多种多样的发展,同质化、低俗化现象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传媒时代,就电视传媒来说,主要是娱乐大行其道的年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出现与发展,既是社会转型期精神需求与价值重建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娱乐文化特征的有力见证。本文试图从电视娱乐节目自身的发展、大众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需求三个方面探析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媒体的跨地区、跨文化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近年来,一些来自国外的电视节目不断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之中。韩国著名的电视综艺节目"Running man"就是其中之一,收视率不断飙升的背后必定有其制胜法宝。基于此,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Running man"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Running man"的节目特色的同时分析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贵阳学院大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媒介是新媒体,最少的是期刊杂志,接触率最高的信息类别是时政类信息和娱乐类信息.贵阳学院大学生在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时最常使用的服务项目是获取新闻信息和休闲娱乐.在传统媒体方面,贵阳学院大学生最常看的报纸是本地通俗化市民报,最常收听收看的广播电视节目是综艺娱乐类和新闻类节目,最常阅读的期刊杂志是生活休闲类杂志.在媒介接触过程中,贵阳学院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媒介道德观念,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传播媒介,报道新闻仍然是电视媒体的主要功能。新闻节目历来就是电视节目的主体,而且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整个电视台的实力。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集新闻、知识、服务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目样式成为一种新趋势。因此,节目编导愈具备新闻意识,节目的内容也就愈能贴近社会生活,愈受到观众的好评。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这个节目新样式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我们提高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视觉文化语境中我国高校的影视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像为中心的文化转型,视觉文化“狼烟四起”——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广告铺天盖地。每时每刻向大众传输着各种信息和形象,“视觉文化在中国兴起,无可争辩地使电影拥有一种远比小说更权威的力量”(周宪),在这种“猖獗”的视觉文化语境中,人的“素质”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更要包括人们应对各种媒介尤其是“视觉”媒介的能力,我国教育界应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传播教育,引导学生接受具有憾人心力的视觉效果的影视作品,使他们拥有分析选择影视传播信息内容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介的形象、代表和门面,是电视媒体水平高下的反映。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魅力无疑是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本文从电视节目主持人品德修养、知识储备、人文关怀、个性张扬,以及发现能力、表达能力、采访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对主持人魅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王威 《学周刊C版》2014,(11):218-219
电视节目逐渐成为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而电视节目名称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文化的特点.电视节目名称成为观众对电视的第一印象,可以给节目锦上添花.中文电视节目名称与英文电视节目名称因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相似也有不同.因此,节目名称会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加美感,而英文节目名称的翻译则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娱乐节目作为电视内容重要的一部分,在最近几年因其媒体承载的大众文化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因此引来了一些批评,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能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娱乐节目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传媒的娱乐功能日益凸现,其娱乐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顺应这股潮流,各大媒体争相对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进行改革,加入更多的时尚元素,以吸引受众的眼球。那么,究竟什么是传媒的娱乐化,又是什么造就了传媒的娱乐化?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期,受众的主流道德文化需求、心理抚慰需求、情感援助需求、信息交流需求、娱乐需求催生了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因此,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在传媒责任上,要遵守道德和法制;在媒介角色上,要保持客观中立;在调解方式上,要尊重情感当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