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语文研究性教学,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模式,以学生独立研究、合作研究为具体学习方式,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查找、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拓展自己视野,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竞争力、应变能力的人。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展开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本文简要概括了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现状,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主要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主权,学生不敢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疑虑,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还是一种在生活实践中收获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提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笔者从"六环节"和"一活动"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如何由课外走向课内?张悦老师做了一次“可贵的探索”(《中学语文教学》2004.6)。不过,笔者觉得,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似乎更应该思考其有待完美之处,以期共同进步。第一,“研究性学习”应该研究什么?“语文”这个概念太大,里面有许多东西是没必要或者用不着研究的。比如“涘”与“渚”“坻”与“沚”之类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几乎成了一些死字,我们是应该仅仅让学生了解还是应该让他们深刻理贵的探索”还须继续冯贻联解完全掌握,这样的知识有没有“研究”的必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当然也可称之为“文化”)现象,对应该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究竟怎样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如何才能得以真正发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目前语文研究性学习呈现出学术化倾向的现状,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状态,应子以肯定。但是,肯定并不意味着学术化或学术化倾向可以作为评价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标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用学术化这一把尺子来量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这门课教学的长短,评判研究性学习的优劣。总之,我们不能强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术化倾向,更不能使研究性走向极端化。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主体性、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正主导或影响着教学发展的趋势。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语文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如何满足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如何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对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在新的课程环境中,对语文教学重新认识定位,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语文世界,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  相似文献   

9.
赵剑 《考试周刊》2010,(29):59-60
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对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新型教学工具,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独立篇目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内引出可探究的问题,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周旭英 《语文天地》2012,(18):61-62
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势必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精神,积极构建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是学生在  相似文献   

11.
叶水金 《考试周刊》2009,(31):49-50
本文就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展开论述,从研究性学习发展现状入手.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以及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作了详细的介绍.揭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出研究性学习课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开展.教师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创设环境。以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实践”课程,基本没有现存的模式可供借鉴。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当中的几个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开展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目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与热点,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贯穿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下面是笔者一次研究性学习课例的教学实录和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和深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运用。但是该学法缺乏统一的模式和清晰度,有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教师埋怨学生不配合,学生对探究不感兴趣,以致有人说这种方法不适合于自己所教的学生。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笔者有幸参加了省级实验区的语文新课改活动,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如何顺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实施新课改面临的重大问题。鉴于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首先,详细阐述研究性学习;其次,分析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再次,了解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最后,提出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性学习中创新中职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创新语文课程教学,系统地阐述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探究中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特点,提出实施中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地把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入了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即要求“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让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课堂中生根发芽 ,使语文课堂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 ,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摇篮呢?这里 ,需要我们探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模式。最近 ,笔者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执教《田忌赛马》一课的录像 ,受到一些启发。首先 ,我们要明白有关的概念。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一定的主题 ,在开放性的环境中 ,让学生主动研究、亲身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位王.这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可以激活学生学习思路,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研究性学习要放下架子走进课堂,循序渐进,并有所选择.研究新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应该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若能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充满活力和色彩,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必将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倪朝峰 《中学教育》2003,(5):28-29,11
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结合学科内容或跨学科进行一些课题研究 ,如“大语文小课题研究” ;另一方面 ,应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在语文常规课堂教学中显示研究性学习的优势。课改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也在课堂教学。因此 ,我们更主张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增加文化积累的同时 ,学会分享与合作 ,逐步形成一种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近两年笔者在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  相似文献   

20.
苏文英 《文教资料》2008,(11):114-115
本文就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展开论述,从研究性学习发展现状方面,时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以及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作了详细介绍,揭示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性学习课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开展,教师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创设环境,以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