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当前很多媒体的新闻失实现象仍层出不穷,对新闻报道和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带来很多甚至是巨大的负面影响,新闻失实,这里面,既有新闻人对新闻真实性认识不足甚至模糊的因素,也有媒体“把关人”把关不严等原因,认真贯彻新闻必须真实这一理念,纠正新闻失实这一顽疾,是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本刊这期专题研讨,意在探讨新闻失实原因及对策,希望新闻从业人员及新闻研究人员,献计献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的常识。但是与人们的主观愿望相反,失实新闻却常有出现。新闻的失实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报道的事情不准确,与事实有出入,即现象失实;其二是报道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是准确的,但不符合事情本来的真实面目,即本质失实。  相似文献   

3.
新闻要求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业内人士皆知的道理。但在实际上,由于采编环节不认真而使报道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一类失实,仅仅是因为使用数字不慎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既然真实对于新闻如此重要,而且所有的新闻机构报刊都不断的强调,为什么新闻失实的现象却仍然延绵不绝?这其中除了采访不深入。下笔不严谨或者作者有意编造新闻等等之外,从理论上弄清新闻真实的全部含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造成新闻失实的主客观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新闻中的想象,则是实际新闻活动中经常引起关于新闻失实的主客观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红彦 《中国广播》2007,(12):46-47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当普遍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仍然屡见不鲜。对此,受众不满,媒体不安。难怪有人说,新闻失实近乎成了一种“顽症”。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可以列举许许多多,有主观的、客观的;有主观故意的、也有非主观故意的。其中非主观故意的原因造成新闻失实现象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那么既然不是主观的、故意的,怎么还会出现新闻失实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业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新闻真实似乎已经内化成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与理想。但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今天的网络媒体时代,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为出发点,分析网络新闻失实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立景 《新闻界》2005,(2):31-32,30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人指出,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新闻纠纷诉讼案件是由新闻失实引起的。有关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充满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等等诸说的学术纠葛,笔者在此,不想在新闻学科内部就上述诸说在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进一步评说,而是采取新闻学与法学比较的方法,以证据学的视角来考察和比较新闻与司法对真实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郭小平 《新闻传播》2002,(10):14-17
本文从对“国航‘4·15’空难”、“委内瑞拉政变”的报道来反思新闻的真实,并提倡动态新闻真实的理念,以及用系统的、动态的真实对传统的、割裂式理解的新闻真实予以纠缠与整合。从事实变动与传者认知局限性的哲学层面、传播的技术层面考察了新闻报道的动态性失实现象,同时结合新闻报道的实践提出防范动态性新闻失实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屡出现,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的形象因此受到严重损害。新闻为什么会失实?虚假新闻何以屡禁不止?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危害在哪里?如何从新闻职业道德的角度寻找防止新闻失实,杜绝虚假新闻的办法?这是本讲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报纸新闻在媒体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中极易存在失实现象,并且会相应降低报纸影响力,这对舆论引导、报纸新闻持续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只有针对性地防范这一现象,才会提升报纸新闻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才会为公众提供真实的新闻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防范报纸失实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失实原因、类型和危害,最后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以讹传讹,损害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可能引发新闻官司,并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有资料表明,在近10年我国发生的近千起新闻官司中,因新闻事实失实引起的占80%,且大多数以新闻单位败诉告终,可见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以讹传讹,损害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可能引发新闻官司,并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有资料表明,在近10年我国发生的近干起新闻官司中,因新闻事实失实引起的占80%,且大多以败诉告终。可见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在实践中,即使使用了来自于现场的真实照片,也仍然有失实的可能,这可被称为新闻摄影中的隐性失实现象。文中列举了隐性失实的3种表现形式:移花接木、信息缺损和文字误导,并归于3种主要原因: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故意、技术失误和与受众的共同文化错位。文中讨论了如何避免新闻摄影报道隐性失实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闻传播中的更正,就是在新闻报道发生失实以后,媒体针对失实内容所发表的更改纠正说明。“一切新闻的主要因素是真实。”(1)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首要原则,这是中外新闻工作者的共同理念。但是,新闻工作特有的运行机制使新闻的真实性有时又显得异常脆弱,采访、写作、编辑、排版、校对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侵犯新闻的真实性,从而使新闻失实的发生带有某种必然性,更正也就相应地成为新闻媒体在传播活动中无法回避的课题。中国新闻界对如何防止新闻失实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新闻失实发生后如何更正则至今鲜有论述,这不能不说是新…  相似文献   

15.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新闻媒体的存在价值,是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根本所在,但新闻媒体失实现象层出不穷,这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鉴于此,通过探讨新闻失实的原因及相关对策,以期为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媒体也以真实报道新闻事实为己任。但近些年来发生的新闻侵害名誉权案,却基本上都是被以“新闻失实”为由提起诉讼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也大都是围绕“失实”而形成的。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相似文献   

18.
张欣 《新闻前哨》2004,(2):38-3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自新闻事业诞生以来,新闻失实现象就随之大量存在,并成为一种顽症。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失实不仅削弱了新闻的生命力,降低了新闻的内在价值,而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使新闻失去公信力,因此,避免新闻失实,写出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本文从新闻写作实践出发,论证了如何才能避免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高阳 《今传媒》2015,(3):43-45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的真实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真实,超出一定范围的真实就失去了意义。近几年,伴随着与新闻相关的产品的产业化的发展,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显现出来,即新闻失实这一现象。各种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削弱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影响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公信力。新闻从业人员作为社会公器的运用者,应该加强自身的新闻自律,更加自觉地在法治范围内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本文将以虚假新闻和新闻失实为例探讨加强新闻自律,防止新闻侵权,保证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