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中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日渐成熟的发展,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还未成熟。相对而言,加拿大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体系,通过介绍加拿大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类型,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我国亟待建立一支综合素养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动态沟通的新体系的内涵及建立的意义,依据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新要求,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动态沟通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华德福教师教育实践,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出发,借鉴华德福教师教育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体制的创新,即在办学主体、培训类型、师资队伍、驱动机制以及投入渠道等方面开创新局面。不同主体的参与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包括普通师范教育和职后师范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作为职后师范教育是由专门的培训机构即各级教师进修院...  相似文献   

5.
一、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即教师职后培训已有多年的历史.但自成体系的教师培训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7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教师培训"名称的文件.从此,我国教师培训事业步入了规范化的进程.终身教育的思想也引入了教师继续教育中,目的是为了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一些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就已经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应具有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内容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确立教师专业化观念、整合与优化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确保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化与科学化是目前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质量和目标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现代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现状,可发现现代教师职前培养在培养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职后培训在管理、规划、培训经费、职后与职前衔接、评估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可从高等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教师自身以及教育部门等方面提出改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工作的策略,从而促进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构建职前职后相沟通的新的教师教育体系焦作市是教育部确定的“职前职后相沟通”课题小组的牵头者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题小组的参与者。几年来,我市紧密结合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以抓好实验区工作统揽教师教育工作的全局,在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模式、内容及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沟通的教师教育体系,是优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积极探索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发展路子,最大限度的发挥师范院校的办学效益。1997年,市政府决…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市、区职能部门组织的普及性专业培训,市、区职能部门组织的高端专业培训,以及心理教师参与的民间培训三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职后培训的构成,从培训体系的设计、培训内容的设置、民间培训的现状三个方面论述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职后培训的不足,并基于现状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起源与发展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就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方式对福建省3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索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类型与要求,不同培训方式的有机组合是提高职后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今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林文华  石海兵  刘元春 《教师》2010,(25):31-32
一、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即教师职后培训已有多年的历史,但自成体系的教师培训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7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教师培训”名称的文件。从此,我国教师培训事业步入了规范化的进程。终身教育的思想也引入了教师继续教育中,目的是为了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婧  冯锐 《中国教师》2008,(3):39-41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是由职前培养、任职培训和在职进修构成的三级体系,是一种封闭的、定向式和以终结型教育为主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小学教师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来培养,同时,为了加强教师在职进修,在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培养体系外,形成了以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以及各级教研室为主体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提升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效率,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及培训机制的重新厘定和思考,给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以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作为职后培训的方向;以"多元模式"作为职后培训的模式;以教学实践作为职后培训的落脚点;以"培研"作为职后培训的路径。期望通过对培训系统内各要素的重新组合,构建新的培训机制,以改善当前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现状,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为构建高效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世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改革的国家发展定位,二是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改革的高学历发展定位,三是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改革的整体发展定位,四是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改革的实践能力定位。对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改革定位的国际经验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高效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初任教师阶段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生涯起点,在该阶段内所接受的培训与教育,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发展、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为研究对象,基于美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与实践的发展趋势,笔者从我国现阶段新任教师入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美国的经验,对现行入职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培训模式、构建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较差问题,从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角度,借鉴其相关理论.重新审视中职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评估的相关指标,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评估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伴随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我国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正经历着重大的调整变革时期,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均衡、优质发展,对教师专业化和师资的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与地区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力求在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师教育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在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上,我国教师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上的分离、理论学习与实践上的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意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实现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全程培养;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训练相结合,提高完善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对策,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开始研究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相结合。2012年,我国教育部相继颁布试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政策层面要求教师的培养与成长必须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当前的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国内一些师范院校对此做出了实践尝试,但还存在着理论架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一体化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不完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思考构建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时,特别是在讨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迎接新世纪发展蓝图时,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聚焦到了诸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优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创新,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网络建设等等问题上。而我们则将目光落在了主要在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工作-培训的身上,也就是说,锁定在了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培训培训”这个特殊的问题上,并专门确立了《培训的培训研究》课题,旨在探究“培训培训”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推动“培训培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