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随着手机短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手机短信语言也相应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手机短信语言的自身特点、手机短信语言与社会文化、手机短信语言规范等三个方面,梳理、总结了近十年来手机短信语言的研究状况,并探讨了其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英文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新的文化现象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功的英文手机短信大都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根据文体学理论,结合实例,从语音、语相、词汇、句法、修辞和语篇几个方面分析英文手机短信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新的文化时尚。手机短信之所以迅速风行,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考察,有物质条件、社会心理基础、文化背景以及短信自身的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手机短信的内容非常丰富,文本形式已比较成熟。手机短信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社会文化的发展造就了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是一种快捷便利的最时尚的沟通方式.它的流行风靡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拇指文化”又称“短信文化”。“短信文化”改变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是一场生活方式和娱乐形式的革命。但同时在手机短信繁荣的背后却凸显出了矛盾与危机,主要有手机短信在人际交往中的危机及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危机与冲突。这些矛盾和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作为信息时代和新世纪的新兴事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发展着,它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社会生活的跨越时代的变革,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影响我们生活的这二贴身事物。高校也出现“拇指族”,“拇指文化”盛行。本文从手机短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拇指文化”的特点、作用,以便人们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更好的认识这一新兴事物。  相似文献   

6.
张琳 《中国德育》2009,(7):29-31
近年来,手机短信成为人们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风靡,形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具有明显特色的文化风景线。据笔者在北方民族大学发出的161份调查问卷显示,通过短信交流的学生比例高达67.7%,且有近五成的学生月发短信量在500条左右。频繁的短信交流渐渐成为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语文试题已屡见不鲜。手机短信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是现代社会人们沟通情感、表达思想、展现自我的一个重要工具。时下,手机短信正凭借其资费低、沟通快的优势迅速深入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俗、简洁、幽默、形象、抒情的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已成为在具体语境中形成的新兴语体.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手机短信的内容丰富,语言风格多样,手机短信的语言特点与社会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手机短信在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短信文化。手机短信在运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互文性”特征,深刻地反映出这种信息传播方式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互文性”的丰富多样,也侧面体现了人们对手机短信的接受与喜爱的程度。因此,研究手机短信的互文性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邱晓敏 《教师》2011,(1):37-38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语文试题已屡见不鲜。手机短信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是现代社会人们沟通情感、表达思想、展现自我的一个重要工具。时下,手机短信正凭借其资费低、沟通快的优势迅速深入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俗、简洁、幽默、形象、抒情的短信文学,已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基于此,我们可以让手机短信走进语文课堂,使之成为语文教学一个用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1.
手机短信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语言形式的变异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手机短信文本蕴涵了丰富的现代汉语资源,以特殊的“文本”方式演绎着它的魅力。着重分析手机短信息语言语表特征的偏离,包括语形、语音的变异所导致的语言陌生化以及其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能否称为“文学”还有较大争议。但是手机短信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为抢眼的文化现象之一,许多短信的内容作为文化现象颇具研究价值。一些短信体现了强烈的灰色情调,在语言狂欢中明显表现出对正统意识形态的消解,对日常社会文化的反叛与调侃,具有突出的后现代文化症候。这些后现代主义的症候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对手机短信的热衷让世人关注,在技术和经济因素背后,中国手机短信的盛行还有着传统民族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着转型期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文体概念,短信文学指一种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文本样式。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短信文学指短信中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短信,指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短信。短信文学在体制上具有篇幅短小、标题省略,富于意味、用于交流的特点,文本在整体上具有体制多样性.文本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龙剑梅 《娄底师专学报》2005,(6):114-116,120
祝福类手机短信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弘扬传统文化等多重作用;要让受众过目不忘,就必须成功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追求文学性、技巧性,优化传播效果,由语言的优化、美化迭到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提升,带来审美的新奇感、情感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6.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时尚有效的交流工具,运用于节日祝福、娱乐等方面,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交流习惯。本文着重探讨了节日祝福短信的语言特色,如化用专有名词、采用非汉字字符、化改诗词、歌曲等。  相似文献   

17.
对短信文学界定的现状及存的在问题进行梳理,并对界定原则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短信文学是在多元语境下诞生的,以手机为主媒介,文学性和个性化特征并具的文学新样式。  相似文献   

18.
手机文学亦称“短信文学”或“拇指文学”,是创作者为手机量身定做、给手机用户提供可阅读文本的文学样式。受手机平台的限制,手机文学作品篇幅短小。手机文学具有语言精炼含蓄、内蕴深厚、哲理性强的特点。它的出现,大大拓宽了文学的表现对象,也给更多的文学青年开辟出一块新的发表园地。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手机短信的流行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短信不仅具有大众文化属性,还具有民间文化属性,具有妙趣横生、幽默诙谐的娱乐性质。短信也是一种崭新的文学类型,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吸收了传统文学的精华,对文学生态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关注短信的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时,对短信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必须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