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社区新闻是按照新闻发生地来划分的新闻概念。虽然目前关于社区新闻说法不一,但有两点认识已经得到业界认可:首先。社区新闻的新闻源头或称新闻现场在社区;其次。社区新闻所关切的是处于生活状态而非工作状态的社区百姓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2.
社区新闻的独特性、高新鲜度、高贴近度,打破了传统新闻选材的角度,刷新了写作的模式,更适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近年来越来越被业界所重视。《南湖晚报》社区版,从2010年7月正式创刊以来,目前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4个版与读者见面,内容包括市井新闻、有事帮帮帮、老娘舅、网事、寻TA等。笔者一直从事社区新闻采访,在采访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是勤追问、写微事、多参与。  相似文献   

3.
王保权 《新闻窗》2014,(1):32-32
所谓“社区新闻”就是指发生在受众生存社区内的家庭、社交类新闻,其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内人们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这类新闻以关注亲情、友情和社情为使命,以营造适合人居住和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环境为目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记者,采制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个人在实践中认为,必须从勤、深、悯、正、广、新六个字上下苦功夫:  相似文献   

4.
查理 《新闻前哨》2004,(9):34-34
2003年6月以来,《黄石日报》在民生新闻版没立了“社区新闻”专栏,并明确提出将社区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重点来经营,下大力气搞好社区新闻的报道,为党报进社区、进家庭创造条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社区新闻在“贴近”二字上下了功夫,受到了广大读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报道社区新闻,是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的必由之路。社区新闻难以走进地市党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难以发现社区新闻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发现社区新闻要解决三个问题:对社区新闻的认识,发现什么样的社区新闻,如何发现社区新闻。  相似文献   

6.
高雅 《今传媒》2010,18(9):144-145
近年来,国内不少报纸纷纷增设社区新闻版,将新闻触角延伸至普通市民身边,使报纸的地域化信息满足读者对于接近性的需要。然而,在大幅报道社区有趣事、感人事、烦恼事的同时,还应避免报道内容的同质化。这篇论文意在探讨多种方式丰富社区新闻的素材来源,确保报道内容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姜兵 《青年记者》2007,(8):57-57
“民生新闻”近年来大量涌现并广受欢迎。民生新闻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而出现的,它不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之外的新的新闻体裁,其报道范围并不仅仅限于社会新闻领域,已拓展至时政、经济:等多个新闻领域。民生新闻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观念而出现的,并已形成为一种思潮,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实践方式,对传统的新闻观念产生了全面的冲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4月20日至4月30日,南空举办了全区直属团以上专兼职新闻干事集训班。他们在组织学习军报和上级有关进一步改进新闻作风 等规定、措施的同时,专题研究分析了当前存在于一些基层报道骨干身上的新闻文风不正问题和现象制定了改进新闻文风的具体措施。一、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通过对新闻真实性意义的学习和理解,他们提出在今后的采写工作中做到:1、构成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等要素,要真实可靠,不道听途说,不把事实搞错;2、对新闻反映的客观事实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添枝加叶,不说过头话,不搞…  相似文献   

9.
虽然业界对于社区新闻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但笔者从国外关于社区新闻的理论论述中,特别是参照了中央台《社区新闻》的内容,归纳出社区新闻的一些特点。那就是社区新闻主要报道发生在居民小区里的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的日常琐事。强调重要性、参考性、感人性和趣味性。社区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一切追求均以易读性为目标,它的标题制作、独家图片、写作风格等无不传达着一个信息——好看!  相似文献   

10.
社区新闻看似琐碎,却涵盖着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如果我们认识到并尊重社区新闻的规律,从凡人小事入手,以小见大,在充分体现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的同时,增强社区新闻的服务性、实用性,这样既能让新闻触角延伸至每位普通市民身边,又能为政府部门和市民提供沟通的桥梁,使社区新闻成为党报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12至13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以“面向2008:奥运与新闻发布”为主题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官员高级研究班在清华园举办。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构建城市最基本的单位,社区新闻也最贴近市民的喜与忧。采写社区新闻时,为了追求贴近性,往往要深入居委会、居民家庭采访,写出来的往往是单个的人和事。社区新闻怎样走出社区的局限?2010年以来,笔者运用调查、组合、归纳的方法,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闻的商品性徐永恒从新闻教科书中我们知道:19世纪30至40年代,西方的报纸在内容上迎合社会中下层读者的阅读需求,以价格低廉为手段,进入大量发行的时期,使报纸的创办者和经营者获得了巨大的盈利。从那以后,西方的部分新闻理论家逐渐认识到新闻是一种商品...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4,(11):68-68
《新闻前哨》2004年第8期发表钟梅的文章《论新闻泛娱乐化倾向》。文章认为,目前的新闻娱乐化之风从文娱、体育类新闻发端,蔓延至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文章说,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媒体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成为新闻泛娱乐化道路的时代背景:其二是经济效益的驱使。利益最大化促使媒体追求发行量、收视率、覆盖率,从而顺理成章地在对新闻素材的处理上,通过对娱乐化元素的加入,来制造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以满足部分受众的猎奇欲、窥视欲。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6,(2):84-84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一档全新的电视新闻辩论节目《撞击》于2月6日起登陆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周一至周五每晚8:30-9:00播出。与平日大家熟悉的时事辩论不同,《撞击》的新闻话题选择面更为宽泛,从政治、化、体育、时尚等各方面,对最新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作出快速反应,进行评论剖析。每期节目会邀请两位嘉宾,代表正反两个观点互相辩论,而主持人则在当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公器,是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协调社会各方关系的功能。关于媒介和社会的关系,西方新闻理论中有以下几种隐喻:商业化媒体常常被冠以“宠物犬”(lapdog),因为出版商为了获利,总是极力讨好受众,但其最终目的是争取广告收入;“攻击犬”(attackdog)媒体专事揭露、不计后果,为追求轰动效应,不惜违法;“看门犬”(watchdog)媒体以其独立的姿态、社会守望的作风,一直颇受新闻从业人员推崇。但是这类媒体也让人不无忧虑,因为它们不仅报道新闻,往往还对有争议的事件推波助澜,有时可能超越司法程序,形成“媒介审判”的负面影响;最后一种是“导盲犬”(guiddog)媒体,既向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又能帮助公众尽到公民职责。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沟通关系的纽带,是稳定秩序的“安全阀”,担负巨大的社会责任。如果说全国性媒体着眼宏观,协调的是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媒体则可以立足本地实际,发挥媒体在社区建设中的组织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胜昔 《新闻实践》2006,(4):60-60
本刊讯 3月20日,一档全面报道浙江房地产资讯与信息的专题类栏目《金牌地产》在钱江都市频道开播,这是目前唯一面向整个浙江省的房地产日播节目。每天8:00左右,《金牌地产》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奉送一份楼市资讯早餐——《地产快讯》,报道全省房地产界的重要新闻与活动,发布地产项目开发与销售的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11,(11):67-67
本刊讯 张永杰、缑利宏 报道:9月21日至25日,总装某基地举办全媒体新闻骨干培训班.来自基地机关部站的23名新闻骨干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覆盖电视、报纸、网络等全媒体,既有名家讲座,也有基础知识传授.为新闻报道骨干向全媒体新闻人才转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黎瑞刚简介:1969年生人,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上海电视台,从事新闻和纪录片的编导工作,1997年开始创办《新闻观察》栏目并任制片人.同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化新人。1998年至2001年.任上海广播电视局总编室副主任.并调往市政府工作:2001年夏至2002年4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研究传媒管理和经营。2002年4月至10月出任上海化广播影视集团总裁助理.2002年10月任上海广新闻传媒集团(英缩写SMG)总裁。2004年8月兼任上海新汇光盘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相似文献   

20.
社区新闻,是当今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社区新闻被视为一个"杂家",其范畴一直杂糅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之中,报道篇幅一般不大。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为王"、"做深度报道",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共识。那么社区新闻,能否深度化呢?笔者试以新安晚报5月份的"高龄妈妈"这一社区报道为例,分析社区新闻如何在角度和策划上创新,做出独特、深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