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源自三个隐喻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隐喻——"他者"、"声音"和"母性",阐述和评论了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教育领域被"他者"化,是导致教育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改变女性"他者"处境的路径,在于发现与肯定女性的"声音";女性所拥有的最光辉的品质——"母性",则是推进教育性别平等的力量源泉。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可为当代教育性别平等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运动。女性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众多,纷争不断,每一个流派的出现,都建立在对现有理论观点的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女性主义批判引入对安德鲁·马维尔的《致他娇羞的姑娘》一诗中,从沉默的"他者"、被描写的"他者"以及被边缘化的女性三个方面来阐述诗中男性对女性的贬低与不公,以及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影片《幸福额度》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从金钱与女性的"他者"身份关系,"情境的氛围"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以及打破女性化话语三个方面解读了影片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认为影片体现了女性主义伦理情怀和对女性自我与道德发展问题深刻而多元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文学史上,纳撒尼尔·霍桑是一位对人类灵魂具有卓越洞察力的大师。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坛上的一部经典著作。自其出版以来对《红字》中霍桑女性主义意识的探析一直吸引着众多批评家的兴趣。在其生活经历和十九世纪女权运动的影响下,霍桑孕育了女性主义意识。正是他的女性主义意识促使他在书中塑造了海斯特这样一位反叛女性。海斯特转换了字母"A"的含义并塑造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构造和男女主人公的描写,霍桑谴责了男权社会里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从而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在《红字》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甄雯 《生活教育》2015,(1):120-123
作为一名关注女性主义的艺术学习者,笔者一直试图寻找一条用女性主义视角阐释艺术史上有关女性艺术形态的道路,以激发人们特别是艺术家群体对当代艺术女性形象的关注,女性主义与月份牌艺术的结合研究便是很好的切入点。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科学观的立场和方法研究月份牌这一特殊时期艺术形式,从对"月份牌女郎"物化的他者遭遇和形象演变的进步性表现两个层面进行重新界定,进而分析月份牌艺术对当代广告艺术中女性形象的影响,折射出女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境遇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强调女性超越"内在性",树立女性主体意识;而生态女性主义则提倡重树特有的"女性气质",反对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野蛮征服"和"粗暴超越".两种看似对立和矛盾的理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憧憬:审视和颠覆父权统治,改变女性"他者"处境,找寻和实现女性价值.所不同的是,它们实现途径的差异.既然它们有着共同的理想,那么在差异与分歧中寻求对话也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坛一名女性少数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都处于边缘性的境地。作为女性,在男权话语为主的文坛,她是一个"他者";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也是一个"他者"。但是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却赋予她的作品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重点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女性"占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后期的许多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大江健三郎在后期先后发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人生的亲戚》、《静静的生活》、《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早逝去》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由"对男权社会妥协的地母形象"到"批判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再到"通过批判和反抗男权社会、获得希望的女性形象"的变迁。通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改变,大江健三郎的女性观也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师陀在他的《果园城记》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中表现出对女性与自然同一性的关注,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下女性"他者化"的现象,展示出女性自我觉醒的受挫,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作为后现代话语的一部分,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经历了"女权"、"女性"、"女人"三个不同的阶段。女性自始自终都拥有艺术的创造力。西方19世纪妇女解放运动和两个世纪的女性文学,对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中国女性文学的兴起和成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渔情爱主题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女性主义倾向,他通过对男女爱情的描写,肯定了女性在婚恋上的自主专情,肯定了婚恋过程中女性的主导地位。李渔的女性主义倾向所折射的是他对人性本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她详细地分析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和女性创作的境遇,深刻地剖析了女性受压抑的根源,并创造性地将女性主义思想引入诗学,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伍尔夫提出的通过女性写作来颠覆男权中心、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观点指导和激励着当代的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列维那斯有关女性的论述包含激进的思想,这些论述对女性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然而,列维那斯不是一贯的激进,而是由早期的激进转向后期的保守,最终将女性以及性爱从他的伦理学中排除,只保留了母性和性爱的有效性.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列维那斯的他者不是彻底的他者.针对列维那斯的他者伦理学,依利加雷提出了女性主义批判.  相似文献   

14.
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以"女性觉醒"为出发点,透过哑女艾达冲破道德伦理的"钢琴别恋",揭示了女性主义意识下的"爱与重生"主题,展示了男权社会中一个柔弱女性固执而又坚定的反叛力量,被誉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通过对影片中女性觉醒三次历程的阐释,以及对其独特的女性叙事手法的分析,揭示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并结合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现状,探索女性主义电影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不难发现哈代本人对自然、对女性处境和命运的思考。他批判了压迫自然和女性的男性中心主义,显示出哈代是一个具有超前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文山学院学报》2016,(5):73-75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作品《一个小时的故事》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马拉德夫人这一他者女性形象为了真正摆脱和超越自身内在性的束缚,最终以死亡来实现女性的自由。小说中马拉德夫人这位伟大的女性一步步实现女性"内在性"的超越,摆脱"他者"和"他性"状态,使女性主体意识得以树立,最终用死亡来使自己成为一个自由的主体,这一点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也给当代女性在实现自身内在性的超越和他者、他性状态的摆脱方面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角度研究文学,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自然观,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解读出D.H.劳伦斯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与自然的统一"和"女性对男性的抗争"两大主题。在当今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丰富的文化和生态内涵对构建两性和谐、天人和谐的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呼啸山庄>体现了艾米莉对"菲勒斯"为中心的传统社会的不满与反叛.以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论证了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觉提升女性的"他者"地位,动摇菲勒斯的"主体"地位,质疑男权宗教,从而向男性中心论发起反抗的远见卓识和女性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