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称“白描”,是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悠久,历代白描作品风貌各异。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描有很典型的特点,这也是中国画的共同特点,即写意性和强调书法用笔。白描在表现的技巧上要求很高,在用笔上要求有力、流畅、变化。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冷峻风格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冷峻风格又通过各种手法表现,白描是其中的一种。白描的艺术效果是使描写显得冷静、客观,如果白描中融入悲剧性和讽刺性内容,作品便显出了冷峻。白描于鲁迅小说风格的意义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胡继峰 《文教资料》2010,(19):104-105
白描原是中国画技法之一,这种绘画手法运用于文学的描写上,就是不加修饰地把人物和景物的面貌勾勒出来。它不用浓墨重彩,也不用烘托陪衬,是一种接近于叙述的描写手法。它的表达功效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一是用白描勾勒肖像,二是用白描叙述身世,三是用白描表明地位,四是用白描勾画景色,五是用白描勾画事物,六是用白描勾画细节,七是用白描揭示心理,八是用白描勾画场面,九是用白描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4.
清真词向以精工富丽著称有关.其实,清真词也善于白描,表现在言情体物之真切自然、情景交融,有的还在写实中兼有比兴象征的意味,有的则在叙事中运用白描为人物作传神的描摹.这些白描不仅出现在那些通体白描的词中,也出现于诸多精工富丽的作品.总的来说,北宋词更重白描,南宋词更多精工锻炼,在宋词由白描向精工的转变过程中,清真词起到了由北开南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白描     
“白描”是运用线的浓淡粗细、方圆、转折变化和用笔的轻重、快慢、顿挫等,来描写物象的形态、体积、质量感的一种技法。通过用白描这种形式可表现出艺术形式的美。  相似文献   

6.
白描小识     
白描小识浙江安吉三中徐晓洪教材《记王忠肃公翱事》(高中语文第一册)的“自读提示”中有这样几句话:“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有二。一是选取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二是采用白描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那么,什么是白描手法?其艺术表现效果又如何?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  相似文献   

7.
陈飞 《高中生》2012,(12):12
作为诗歌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渲染、视角变化、白描和细节描写等。《田家》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书写人物婚变事件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杰出性、传统性及创造性。鲁迅小说书写人物婚变事件的杰出性主要表现为,只要书写,即成为中国现代文坛的“绝唱”;其传统性主要表现在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及放重拿轻的低调修辞方面;其创造性则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使用白描手法及放重拿轻的低调修辞书写人物婚变事件及其结果的悲剧性方面。  相似文献   

9.
《荷花淀》是现代文学的名篇,也是孙犁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从主题、结构、表现方法、语言诸方面进行分析。我针对教材的提示重点和学生的写作实际,确定“表现方法”作为教学重点,着重分析了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的特征。白描,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求用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出人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了解白描手法及其特点;2.学习并掌握白描写意的手法。教学重难点1.学习白描手法的几点技巧;2.在学习与训练中形成写作能力。教学过程一、"以画入境"出示对比图片: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长河落日图,线条清晰,色彩纯净;右边为水墨渲染画成的长河落日图,浓墨重彩,以色块的深浓浅淡来表现长河与落日的质感。让学生说出两种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白描、渲染),了解白描是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一种中国画技法,而文学上的白描是指文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研究徐悲鸿中国画艺术角度出发,论述了其中国画艺术特点及成就,并详细分析了形成中国画艺术特点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现代绘画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书入画、书写性用笔是中国画"用笔"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画种的本质特征。古往今来,中国画对于用笔的尝试与表述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探索历程,文章从线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画中笔法的成长历程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中国画课程的教学中,"硬笔线描造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造型的能力,又方便搜集创作素材。硬笔线描造型的工具——硬笔,是指除了软笔以外的硬材质的笔,如铅笔、钢笔、炭笔等。虽然毛笔是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工具,但时代的节奏逐渐在变快,中国画的训练手段也变得多元化,像类似铅笔、炭条、钢笔等各种方便快捷的硬笔造型也开始在教学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以线为造型手段,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这是由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等因素决定的,与西方或其他画种线条表达的涵义有所不同。我们在阐述中国绘画的用笔、抒情达意及画家个人风格时,都涉及到作为媒介的线条问题,线条对造型、达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线条在中国书画艺术中应用广泛,同时,也是钢笔画中覆主要的表现方法。文章探讨了中国书画线条在现代钢笔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与手法,研究了钢笔线条在吸收中国书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西洋钢笔画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它对丰富钢笔画绘画语言、推动钢笔画艺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学对比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线描与硬笔线描的关系,认识两者各自的特征,把握并发展中国画线描与硬笔线描,并加以拓宽演进。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的绘画章法和变革我们要研究和认知,需要传承的部分则要根据自身感悟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取舍,对于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也应做到探其究、研其因、衡其优、取其精,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借鉴时剔除糟粕,进而促进中国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郑频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98-101
漆艺是一门古老的绘画艺术,具有工艺和材质上的优势,这是其他画种无法达到的.传统中国画人物造型以线描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概括、简练、生动为特点.应用传统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结合漆艺这一优势,是创作出具有中国艺术特点的漆艺人物画的关键.选择以惠安女为题材,更是充分发挥了福建的漆艺和地域优势,是福建当代漆艺人物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线描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族群心理,体现为一种生命气象的符号表达,是一种“道法自然”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人在以线条描绘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线型思维的模式,它构筑了中国画艺术大厦的基本框架。这是中国画的“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中国画的根本属性就建立在这个“一以贯之”的大道之上。  相似文献   

20.
国画用笔与线条阐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画中用笔所作之线条具有表形、表意、表神之功能,“用笔”一词,源于中国的美学范畴、审美理念、书画源流及其工具材料的运用和发展,它促进了线条运用的研究而成格式。所以,传统中国画的用笔实指借物咏情之行迹本质,非指一般意义上的线条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