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勾划法。读课文要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划,划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划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 二、问题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1 .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质。2 .练习运用一边读一边想和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读书方法 ,理解“奋力”、“终于”、“居然”等词语和文中爸爸说的话 ,从而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比”、“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语造句。4.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想象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1 .弄清“我”登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2 .读懂课文结尾爸爸说的话教学准备 :本课教学软件 CAI一套。…  相似文献   

3.
《吃墨水》是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文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因专心读书 ,错把墨水当作芝麻酱蘸吃的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 ,体会陈毅爷爷爱学习、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教学该文时 ,可利用“自学辅导”设计教学。因为自学辅导的基本模式是“启→读练→知→结” ,即启发激趣 ,定向定标 ;自读自练 ,相机辅导 ;反馈矫正 ,精讲精练 ;小结深化 ,激励提高。这种模式可发挥班级授课制和个别化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课本的教学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1.知识技能目标:认读7个字,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在朗读、练说、语言实践中学习字词,培养能力,感悟理解课文,受到熏陶。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伟人的敬仰,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学会9个生字,能用“一边……一边………  相似文献   

5.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 ,认识本课的 2 0个生字 ,学会其中的 15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如 :拮据、梦寐以求、闷闷不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结合在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2 .情感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学习重点 :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  相似文献   

6.
上阅读课,我们的老教法是教师讲,学生一边听一边抄板书。每学完一课,笔记本上抄的大都是生字正音、难词释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而关于文章构思的探讨、语言艺术的欣赏、写作技巧的评析等更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却一点也没记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为了提高阅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上阅读课,我们认为应当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步提  相似文献   

7.
一、勾划法读课文要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划,划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划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要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二、问题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明确,学生读书时就不会泛泛而读,而是边读边思考问题。例如读《西门豹》一课时,我出示两问:①西门豹向老大  相似文献   

8.
他们脱离家庭、解除婚约、退出学校、步入市井;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试图以此通往一个最美、最乐的自由世界……  相似文献   

9.
人们干什么都有一个习惯,生活有生活的习惯,学习有学习的习惯。我们学生在读书学习的时候,应养成以下几种读书习惯。1、“预读”习惯在老师讲授新课之前,我们学生要根据老师布置的预习题“预读”课文,首先要读几遍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字典和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弄懂生字新词在课文句子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八册第三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29个生字,正确理解新出现的词语,能用“如果……就……”造句,能背诵和默写古诗《咏柳》和《宿新市徐公店》。2.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一篇文章的每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内...  相似文献   

11.
秋游     
教学要求: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习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③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朗读、背诵古诗.……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识记:昂、挺、停、迈、睁、抓、扇七个生字。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生字动词多的特点,引导学生看生字做动作,由动作激发想像,理解字义,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争辩,让学生们在积极主动、快乐的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掌握三条重要的识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师:刚才,同学们的朗读真有感情。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骄傲的孔雀……下面,请大家自由认读本课要求掌握的14个生字。(骄、傲、孔、展、昂、挺、胸、停、扇、睁、迈、抓、丑、影)一边读一边用“———”线画出生字中的动词,可同桌交流。(学生认真地画动词,之后全班交…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秋天的雨》。(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检查生字词。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生字,重点的字词则让“小老师”领读。)(请一组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在绵绵的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生1:我看到了小青蛙、小松鼠。生2:我看到了小喜鹊。生3:我还看到了银杏树、枫树、柳树。生4:我还看到柿子、橘子。…………师:你们有的看到了小动物,有的看到了很多的水果,还有的看到植物有很多漂亮的颜色。你们是从哪儿读懂银杏树、枫树有着这样漂亮…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第一版块:初读感知,感受情趣。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下文激趣。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2.引导学生自读、自主识字。3.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病”字写法。认真倾听,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交流识字方法。认识病字头,练写“病”字。理思路,明线索。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让它们自己突破生字难关。生字的认读和练写相结合。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1.二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继续加以指导,发现好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田字格下面的双横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相似文献   

17.
李敏 《黑河教育》2013,(1):30-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退去、渺茫、幻景”等词;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的语言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相似文献   

18.
<正>读书动笔是我国有效的传统读书方法,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圈点读书法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注解和写批语,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品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在阅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边动笔,用一些自己习用的符号,圈点勾  相似文献   

19.
游祖玲 《湖南教育》2002,(13):48-48
师:(简笔画:阳光下的树和树阴,月光下的人及人影)(指影子)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是影子。师:小朋友也有影子,请大家欣赏自己的影子。(布置场景:拉窗帘,开灯)(学生自由走动,欣赏自己的影子,有的一边走一边做动作,有几个学生伸手去抓影子,不少学生发出嘻嘻的笑声,特别兴奋)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记号,画出生字认读,教师下位抽查后,重点注意了学生对“左”、“朋”两个字的读音)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一字一句认真读懂、读熟。(学生反复读课文,形…  相似文献   

20.
学与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文思维能力对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系生字的造字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快速掌握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以提高记忆的速度和准确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