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宿 (明)汤显祖寂历秋江渔火稀, 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水鸟惊犹宿, 露冷流萤湿不飞。注:寂历:寂寞。慈仁寺荷花池 (清)何绍基坐看倒影浸天河, 风过栏干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 满湖萤火比星多。注:慈仁寺:寺庙名。一、阅读与思考 1、两首诗都是写景。一为诗人秋夜江上所见所闻,一为诗人夏夜池边触景生情。汤诗比何诗的视野较为开阔,何诗的目光相对集中。试问,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都是实写眼前景物吗?请简要作答。  相似文献   

2.
江宿 [明]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相似文献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张继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大历年间以检校词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他的诗主要是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多为五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一些反映旅途情思的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尚雕饰。《枫桥夜泊》这首七言绝句,借枫桥夜色抒发了诗人旅途愁情,情致清远,历来为后人所称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这首七言绝句的精华,“愁眠”是全诗感情的聚焦点。夜深了,一条船停泊在枫桥边,诗人就客居在这条船上。秋风萧瑟,枫叶纷纷飘落江…  相似文献   

4.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不仅以它的词句清秀隽永,意境深幽,成为千古流传的不朽佳作,而且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看到“月落”是以地球或大地、高山、地面上的建筑物等作为参照物:“乌啼”是由于乌鸦的声带振动产生的;看到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气凝华形成的。诗人能观察到“江枫”与“渔火”,这既是由于  相似文献   

5.
北宋著名宫庭诗人钱昭度有一首写宫中方池的诗,诗云:“东道主人心匠巧,凿开方石贮涟漪。夜深却被寒星映,恰似仙翁一局棋。”诗中将水池比作围棋盘,将寒星映在水中的倒影比作围棋白子,联想清新独特,诗意浓厚。然而这个比喻忽略了一点:围棋分黑白两种子,哪种子占的面积大,哪种子赢。倒映在水中的寒星又有多少?其余黑乎乎的一大片全被黑子所占,黑子岂不大胜?而仙翁从天上带来的寒星是白子,也  相似文献   

6.
寒山寺,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古老的寺院。苏州,过去称姑苏。唐朝诗人张继,当年在姑苏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诗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乌,据许慎《说文解字》日:是乌鸦。此处应泛指鸟)正是由于这首情景隽永的诗篇广为流传,把不起眼儿的桥、不起眼儿的寺、不起眼儿的船、不起眼儿的水提携的名声大振,举国皆知。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戏说乾隆》里的“乾隆皇帝”还站在枫桥上对这首七言绝句  相似文献   

7.
《枫桥夜泊》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全诗围绕着“愁”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通过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愁绪。这首诗使张继名垂青史,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1题。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为“倦夜”,诗人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夜,怎样理解诗人的“倦”呢?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2-3题。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2、诗人为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  相似文献   

9.
《枫桥夜泊》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诗人在枫桥夜泊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教参》是这样阐述的:“这首诗,有看到的景物:月落、霜天、江枫、渔火。”对于月落、江枫、渔火,无可非议,至于说“霜满天”是作者所见,我认为不妥,值得商榷。《辞海》释:霜,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温度在零度以下)而凝结在其上的结晶。”可见,霜在地而不在天,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而诗人居然不顾常理写下“霜满天”这样不符合自然景观实际的诗句,难道是疏忽吗?并非如此,我认为,“霜满天”的描写,正体现了诗人运思的细密。总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单说诗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就列举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  相似文献   

10.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的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极状地域之广而不专指一处,紧扣题目“江南春”之意,幅员辽阔无比.“莺啼绿映红”则写快活的黄莺在绿叶  相似文献   

11.
从文本出发,解读了“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诗人西川和“下半身”盟主沈浩波的同名诗歌《一个人老了》。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比较,结合知识分子诗人和民间诗人的论争来探讨这两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为例浅探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在当今诗坛各有诟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为唐代诗人张继所作,它不仅一千二百多年来为国人所传唱,而且流传至日本,妇稚皆习诵之。诗人对诗中事件景物的描述是一种倒叙结构:先写所见之景,后写夜泊,而不是写先到客船再写所见之景。诗人运用的是“倒拈”这一艺术手法,为了突出一夜愁眠,诗人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次序,重新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13.
我国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引起后人颇有争议的小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运用概括化的手法。通过虚实、明暗、动静、层次的映衬抒写出广衰千里的江南春天的迷人景色。诗的章句、立意本不难理解,但后人却争执不休。先是对诗的前两句,明代杨升庵首先发难:“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干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相似文献   

14.
《十五从军征》和《无家别》这两首诗都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的时事乐府诗。前者是乐府民歌,后者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新乐府诗。从《十五从军征》到《无家别》,虽相距几百年,但这两首诗无论在题材、主题还是艺术技巧等诸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璀璨明珠。一、反映战乱,暴露黑暗  相似文献   

15.
讲两个有趣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诗人海涅办了个诗刊。有一回,他收到了一份诗稿。作者写道:“编辑先生:我这个人不大拘于小节。只写了诗,标点请您给我补上。”诗人海涅马上给他回信:“亲爱的先生:以后你要写诗的时候,只需寄些标点来即可,诗我们会写。”  相似文献   

16.
逯钦立选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有两首写庐山的诗。一首是南朝陈刘删的《登庐山》:“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前。危梁取大壑,瀑布挂中天。秦始眺宇宙,汉武上旌旃。结庐分往籍,留艑映遐年。”一首是隋代刘斌的《咏山诗》:“灵山峙干仞,蔽日且嵯峨。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相似文献   

17.
《汀登寺》,又译《诗们:记重游葳河沿岸之行》,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诗人华滋华斯的诗歌,他与柯勒律冶、骚塞同属“湖畔派”,是其居住在英国西北部湖区,寄情于山水的诗作。 华滋华斯是个热爱自然的诗人,在他与柯勒律冶的诗集《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序言中强调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因为“在这种感情里,人们心中的主要热情找到了更好的土壤……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汀登寺》一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马拉美宣称:“诗是不用思想而是用词句写成的.”这种说法,对传统文学理论可谓是公开的嘲弄和挑战.“话在我说.”1870年法国象征诗人兰波也写下了这样赫然和怪异的诗句.阿波利奈尔似乎想映证同胞的话,在《歌手》一诗中只写了一行:“水上号角的唯—一根弦.”卡勒评论说;“这首诗只有一行,因为水上号角只有一根弦,但语言基本的含混却使诗人得以用诗的一根弦奏出音乐来.”意象派诗人庞德在其《诗章》的组诗中构置了18种外国文字,他在《休·赛尔温·莫伯利》中说:“相比起来,一堆谎言要比经典的诠释更强”.  相似文献   

19.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王维《少年行》(其三)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其二)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尽管专门吟咏少年的诗数量不及模山范水、状物言志之作,但这类诗大都写得富有诗味,颇具特色。上录唐代诗人王维与李白的《少年行》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比较赏析这两首同题之作,对当代诗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当不无裨益。“少年行”,属乐府旧题,古代诗人一般以此题咏少年壮志,以抒发其慷慨激昂之情。王维的…  相似文献   

20.
    
笑的是她的眼睛 ,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 ,美的笑 :水的映影 ,风的轻歌。笑的是她惺忪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 ,画的笑 :云的留痕 ,浪的柔波。【解读】林徽因的诗让人感到她只能是诗人 ,尽管她一生的主要事业是建筑学。《笑》是诗人的早期作品 ,也是诗人的代表作。在诗歌中 ,“笑”如同“水的映影 ,风的轻歌” ,可谓是轻曼而妩媚 ,灿烂而甜美。诗人通过真挚的情感和精微的感觉将“笑”融入到眼神、口唇、口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