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5,(11):38-38
早上起来,外面已是蒙蒙的细雨了,9月的空气里平添了几分凉意。在感叹。天凉好个秋”的同时,我加快脚步赶往学校。  相似文献   

2.
凉生出院的第四天,这个城市进入了入冬的第一天,虽无白雪飘零.却已感觉到空气中微微有了凛冽的味道,好在南方的城市,这种季节感不算强烈。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问题 背景:实验中敞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立即产生大量的白雾;把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敞开,在瓶口却看不到白雾,这一“怪”现象令实验者始料不及,实难接受这一事实,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但实验结果就是如此。同学们对NH3在空气中不能产生白雾的原因进行了多种分析和猜测。最后有关雾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观点统一,总结为:雾的形成条件有三:①有小液滴,②有空气,③小液滴在空气中分散必须十分密集,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因此,可以说雾是因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但不能说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一定能形成雾。尽管浓氨水挥发出的NH3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氨水小液滴,但氨水小液滴在空气中分散的密集程度没有达到形成雾的最低标准,即肉眼不可见,所以无雾。  相似文献   

4.
世界早安     
寒假,我安安静静地做了一回夜孩子。睡得很晚,每天对着闹钟迎来公主变成灰姑娘的时刻。我记忆里那样一个夜,凉的空气,深蓝的天,枝蔓爬满的路灯,安静的树。任青蛙的梦话一声比一声长,小睡意如蛋卷般层层包裹着我。喜欢这样的世界吗?零点零分,对这个世界道一声早安。以前的以前,零点零分,我应该忙  相似文献   

5.
    
一天早晨,我吃过早餐,走出家门。啊!大雾天。大雾把整个县城严严实实地笼罩着。上班的叔叔阿姨来来往往,但只能听见人的说话声、脚步声和悦耳的车铃声。只有走近了,才能看清人们的脸。据说,雾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雾一会儿分散,一会儿聚集,一会儿缓缓上升,一会儿滚滚向前。它变幻无穷,比孙悟空还厉害,孙悟空才七十二变,雾可是无数变法。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自己如同身处仙境一般。雾、房子和小树连在一起,就像玉皇大帝和皇母娘娘居住在天庭楼阁,这恐怕连最有才华的画家也画不出来。差不多到学校时,雾渐渐地变淡了,变薄了,像薄薄的绸纱一样随着晨风吹走了。它仿佛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雾$始兴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曾烈康  相似文献   

6.
这个秋天有点凉,就像那份泛黄的试卷带来的心情。中段考就像一场恶梦,在我的掌间和空气静静地摩擦。此刻的空气淡淡杂夹着几分难闻的味道,驱之不散,就像心底刚种下的这个阴  相似文献   

7.
雾与天气     
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积累,总结出了许多有关雾的谚语,如“十雾九晴”;“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三日雾浓,必起狂风”;我“凡们重要雾想三弄日懂,这必些大谚雨语”;的“春含雾义,日搞头清,雾夏与雾天雨气,秋的雾关凉系风,就,冬必雾须雪了”解等有。关雾的基本知识。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后,过剩的水汽便会凝结成小冰晶,而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空气中影响水平能见程度的天气现象就称为雾。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一般雾的能见度小于1000米。大雾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在大雾天,飞机不能会起因飞和能见着度落;低…  相似文献   

8.
    
吴宝妮  施丽菜 《辅导员》2014,(11):41-41
薄薄的雾 细纱一般轻烟一般 在空气中 一丝 一缕 美丽极了 雾来了 轻抚我的脸 湿湿的 凉凉的 若隐若现 太阳露出了脸 咦 雾不见了  相似文献   

9.
百科快餐     
为什么秋冬的早晨时常有雾白天,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就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在秋冬季节,地面散热较夏天要迅速,以至地面温度下降得非常快,这样就使得接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所以,秋冬的早晨时常有雾。  相似文献   

10.
正2014 2.14春到深处不见春这一天,空气里散发着恋爱的味道。一大早,凉小天在群里吆喝:今年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过节了!高调得像春天的连翘,一夜间,铺天盖地的黄,犹如落日熔金,闪烁出急需强调的存在感。凉小天莫非、难道、真的找到女朋友了?众小编被震得七荤八素,这个一直在相亲路上翻山越岭的男主,怎么就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心仪的女主呢?还能如此不动声色!他的人生改剧本了吗?小格调很应景地表达了汹涌而至的崇拜:果真是春到深处不见春,凉哥强起来天翻地覆啊!众小编脸上望穿  相似文献   

11.
当秋风再一次送别火热的夏的时候,我们踏入了高三这段让我们难忘的时光。天渐渐凉了,人的心也是,犹如秋夜里寥寥几颗泛着冷光的星星,空气里弥漫着无数的紧张。好不容易遇到了以前的同学,刚刚送出的笑容却被退回来,眼中收到的是一份份冷漠。仿佛一夜之间我们又回到了前世,一个谁也不认识谁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雪后     
段雨波 《山东教育》2010,(7):119-119
雪后的早晨,天并没有放晴,大地一片银白。空气中笼罩着薄薄的雾,如细纱一般,如轻烟一般。远处的景象在薄雾中显现一些轮廓,影影绰绰的,仿佛仙境。  相似文献   

13.
新年的味道     
大年初一早晨,因为要值班,便早起。外面的空气清冷清冷的,吸一口,凉到心底,但舒畅。  相似文献   

14.
    
新的一天在小鸟的欢唱声中到来,睁开眼,窗外一片朦胧。啊,起雾了!带着一份好奇下了教学楼,顿时一缕缕浓雾穿行在女孩的发间,男孩的手舞足蹈中,雾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与我们嬉戏玩耍。抬头仰望那雄伟的教学楼,此时,已被雾笼罩得像个羞答答的姑娘。它与天相接,如一座半透明的冰淇淋城堡。周围一片寂静,似乎只剩下教学楼和我们。几十米以外,雾就织成了轻纱挡住了我的视线。走了大概几十米,突然回头,教学楼消失了,似乎一位魔术师突然把它搬走了。雾真神奇!来到操场,近处的幼稚园,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就像童话中七个小矮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周围空间的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物态变化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现象。一、自然界的物态变化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草、瓦、石块、树叶等)液化,使水珠附着在冷的物体上形成的。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尘埃上漂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雨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降水。露、雾、雨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结成的小水珠。这实际上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0℃以下时,放出大…  相似文献   

16.
晚秋的老天总是将脸拉得好长,阴沉沉的终日难见太阳。一天比一天凉的秋风将早已枯黄的树叶吹落在地,铺了厚厚的一层。傍晚,辛劳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被这潮湿的空气驱进了各自的家。薄薄的雾气将整个小山村笼罩得朦朦胧胧。远处的山模糊不清,近处的村落也不清晰,可村中央那座新建的两层小洋楼此刻却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世界》2010,(5):136-137
早春二、三月,和煦的阳光给人向上的力量和喜悦,天气逐渐好转,空气中浮动中微醺的花香,而拂面的风依然有点凉,正是属于一个人细细感受的好天气——可以推翻陈旧的着装色彩,开始焕然一新的一天;可以独自远足,感受春天的温度;还可以换个角度,透过车窗从冬眠中初醒的城市……当然,  相似文献   

18.
充气玩具城     
暑假像一阵风,悄无声息地从我身边溜过,留给我许多记忆的密码。当我把一串密码输入记忆闸门时,闸门敞开了…… 那天晚上天气格外凉爽,一阵凉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这是暑假里最凉快的一天了。我们贪婪地吮吸着这潮湿而又清凉的空气,去了三元世纪城广场。  相似文献   

19.
春雾     
冬天已经过去,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好几天。今早,我来到阳台上,猛地发现对面的山上蒙着一层薄雾。开始雾还在半山腰飘着,一团一团的,很散、很淡,山顶的房屋、大树都依稀可见,过了几分钟,雾慢慢聚集到一起,往上升,笼罩(zhào)着山顶,房屋、大树都消失了。雾就像是山的白帽子一样。雨越下越大,打在雨棚上,发出劈里啪啦的声音。这正是谚语说的:“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一会儿,雾慢慢地由东向西移动,西边的雾越来越浓,聚成一团,过了约半小时,白白、浓浓的雾聚积到了西边,但仍在慢慢向上升。看…  相似文献   

20.
暑假里的一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植物园参观人造热带雨林。植物园内百花齐放,绿树成阴。一会儿,热带雨林的演示开始了——只见一团团轻雾从地上喷起,空气变得湿漉漉的。我走进雾里,甚至能感觉到雾的震动,像是腾云驾雾一样。雾先是一缕一缕地流过来,后来变成了一团团。雾越来越浓,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附近的岩石、树林都遮住了,什么也看不清。我好像置身于缥缈〔piāo m iǎo〕的蓬莱仙境一般。阳光照在浓雾上,出现了一条彩虹,彩虹的颜色鲜艳极了,光彩夺目。过了半小时,浓雾越来越小,眼前的花草树木也渐渐清晰了,只见嫩绿的叶子像流了大汗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