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刊经验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等编辑学期刊上每年共刊出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有关的文章近千篇(不包括增刊),从编辑学理论、编辑工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新技术应用、学术争鸣到有关标准、法规、期刊网站、名人名刊介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科技期刊编辑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各种办刊经验,而且能获得许多相关信息,受到极大的鞭策和启迪。本文着重介绍了《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在稿源开发、选题策划、组稿、审稿、作者和编辑队伍建设以及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取经”历程,同时介绍和探讨了这些期刊的网上检索等利用途径;还给《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和发展促成网络(数字)出版,使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应用,包括选题策划数字化、编辑加工数字化、装帧设计数字化、印刷流程数字化、发行管理数字化、出版管理数字化等,使编辑出版工作的手段和方式都起了变化,大有取代传统出版的趋势.然而,多数研究表明,网络(数字)出版不会取代传统出版,而成为传统出版的延伸和补充,两者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编辑出版工作的变革带来编辑概念、理念的变化.这就要重新审视和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即学科体系、理论框架、学科属性及定位、编辑学方法研究等.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必须关注、研究网络(数字)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分析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规律,吸取网络编辑学的有关内容来充实和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学.网络编辑学和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关系也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名词术语中的外国人名译写规范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是很多科技名词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一些涉及到外国人名的科技名词术语中,普遍存在着对一些常用的外国人名的汉字译写不规范现象,这种“一人多名”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信息交流和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科技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科技期刊名词术语中惯用的外国人名的译写应以《汉语主题词表》、《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等权威工具书中采用的约定俗成的译名为据,在编辑加工中做好译名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内容与编辑活动有关的一些概念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是现代编辑主体性的突出表现;信息知识作为编辑的研究对象;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使其优化,规范化、社会化、载体化;编辑加工与信息加工一体化和加大编辑加工规范化力度是编辑工作程序中的新特征。指出了研究和掌握新时期编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是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之需要,也是编辑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科技编辑学者化”涵义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联系科技期刊编辑的特殊性,探讨了“科技编辑学者化”的内涵,并详细论述了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课题组”举办的第三次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学术沙龙于2004年7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举行。本次内容主要围绕编辑概念进行理论探讨,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科技期刊编辑概念。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信息类、电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结合《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现状,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总结了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交流、思考。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和工作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出版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结合目前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现状,总结编辑自我完善与调整的策略,为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编辑人才培养及编辑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字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亮点,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同时.“数字奥运”是“奥运战略”和“数字北京”的战略结合点.是“数字北京”发展和前进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研究“数字奥运”与“数字北京”的关系,对于科学的制定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数字奥运”建设任务,更好地推进“数字北京”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及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完善现有的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在对现有各种编辑学著作中学科框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并对其进行了评论和介绍.新框架把编辑学学科(理论)体系从三个方面(编辑理论、编辑史、编辑工程(或编辑过程))扩大到五个方面,增加了编辑社会环境、编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两方面.在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属性,即定位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案:大传播学--编辑学(并列的有出版学、新闻学)--科技期刊编辑学;科学技术学--科技期刊编辑学(并列的有科技传播学、科技出版学、科技新闻学).列出了整个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内容,共10编,40章的名称.学科框架具有下列特点:深刻阐明了科技期刊发展(或创新)与科技发展(或创新)的关系、突出编辑过程(工程)中的四个亮点(深入第一线组稿、同行评议、国际合作出版、网络(数字)出版)、体现了时代特征(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出了科技期刊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发掘科技期刊特有的编辑规律等五个方面.同时,提出了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深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展望.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11.
科技编辑人员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什么是学习型组织,调查了2004年参加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的“编辑和主编资格培训班”的81名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的现状,结合《广东农业科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等编辑部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些经验,阐述了学习型组织是编辑继续教育的最好组织,并提出编辑部学习型组织建立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2.
对“关于科技期刊表格规范的商讨”一文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年第5期刊登的幸兴球等人撰写的“关于科技期刊表格规范的商讨”一文。(简称“幸文”),对文献[2]、[3]中有关科技期刊表格规范化的论述作了商讨,文中的一些观点对促进科技期刊表格的规范化是非常有益的。但通过阅读全文,发现有需要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贺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值此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向支持和关心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各位领导、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为科技期刊界提供了两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一是创办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而被赞誉;二是每年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层次高、内容前沿、收益大而受青睐。这两个平台,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系统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是结合专业学术与写作规范,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间的具体实践,编辑学知识和专业学术知识在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构成学术性、写作规范性以及可读性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任何一方面工作成功与否都与一本科技期刊整体水平高下息息相关。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使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细化分工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大体以栏目策划与文字规范化两方面的工作构成。栏目策划编辑的职责类似于国外的组稿编辑,通常认为,此方面的工作较之文字编辑重要得多。科技期刊的栏目策划之有异于普通期刊者,在于以学术…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暖通空调杂志社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于2007年10月26~29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60余位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共收到论文八十余篇。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研究工作的进展,展示了青年编辑的业绩成果。在会上安排大会报告的有:杜大力“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王亨君“从SCI申报过程谈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游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03,(2)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出版事业的发展、培养国际型科技期刊编辑、促进国内科技编辑出版界的改革创新 ,国际科学编辑联合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联合于 2 0 0 2年 8月 2 8- 30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科学编辑讲座研讨班”。国际科学编辑联合会主席、副主席、美国医学杂志主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系科技文献数据负责人、SIS驻中国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中国科协、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有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专题研讨涉及 :科学编辑与国际科技信息交流 ,科技…  相似文献   

17.
星辰 《百科知识》2007,(8X):27-27
随着平板电脑(Tablet PC)的问世,一种具有识别手写体文字输入能力的“数字墨水”(Digital Ink)技术也随之出现。“数字墨水”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界面技术,它借鉴“手写识别”技术的同时,超越了它的许多局限。人们可以获得识别出的文本,并可以对它进行处理,将它插到文章中、作为电子邮件发送或者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来信选登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多年来,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一直受到贵刊的良好教益,可谓良师益友。贵刊刊发的统计数据、政策法规方面的文章,对我了解全国刊物(科技期刊)的全貌及对全国科技期刊的分析起到了重要作用。贵刊刊发的编辑专业方面的论文也对不断提高自己、掌握新的理论、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帮助极大,从而为在我的办刊过程中,我们所办刊物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规范化、标准化方面的论文,对我们编辑部人员素质的提高、刊物质量的提高作用很大。贵刊已成为我们办刊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师与参谋。   祝《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越办越好。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编辑部 刘晓昱 2000-09-24 150040 哈尔滨市哈平路138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如果让我给贵刊打分,我打100分。理由是:   ①贵刊作为我国的核心期刊,始终坚持“以质定稿”,而不是“以人定稿”。②贵刊把作者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以诚相待,审稿态度严谨、认真、细致。③编辑排版水平高。   贵刊对我写作帮助很大。我对贵刊刊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文章都看得较透彻。如贵刊2000年第2期的《关于“变相一稿多投”问题的通讯》、《杜绝转引参考文献的一种方法》、第4期的《力戒文章冗长,力求语言精练》等,我经过认真的研究后,分别写成了《“一稿多投”与“一稿多登”辨析》、《杜绝“虚假参考文献”的办法》、《图书馆学论文写作十忌》三篇文章。   贵刊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只希望越办越好,如果能改目前的钉装为线装或无线装,将会更加完美。 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 蒋鸿标 2000-09-21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感谢您对本文稿的精心加工和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您对稿件字斟句酌的精神值得我认真学习。作为一位年轻编辑,第一次向贵刊投稿,经两次修改后得以发表,本人感到由衷的高兴,增强了自信心,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在编辑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争取多出论文。 《南通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缪宏建 2000-09-09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我认为贵刊办得很好,在同类刊物中是办得最好的刊物。贵刊为科技期刊编辑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和发表文章的园地,同时也对本人和其他编辑同仁提高编辑理论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兽类学报》编辑部 温得启 2000-09-21 810001 青海省西宁市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可以说是我的良师益友。该刊物经常刊登有关期刊编辑学研究成果,科技期刊编排标准化、规范化的探讨,以及期刊发展前沿动态方面的论文。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的工作者,我要经常地给自己“充电”,接受业务上的继续教育,该刊就成为我的首选目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工作人员对于投向该刊物的稿件是认真负责的,处理是及时的。发行和读者工作是到位的。该刊在整体上给人一股馨秀的感觉。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期刊社 张传喜 2000-09-20 430079 武汉市珞喻路129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索并分析期刊编辑发表文章概况,为“编研一体”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期刊导航中农学类核心期刊(133种)为例,采用文献计量及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对其编辑人员在2022年及之前发表文章的数量、主体、期刊、主题及合作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33种农学类核心期刊编辑部编辑共计发表1714篇文章,最早发表年份是1986年。1986—2022年文章产出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文章产出集中于某些编辑部或编辑人员,传帮带效应明显。科研合作在小范围内存在,整体较松散。研究领域集中,编辑学是编辑科研活动的主要领域。编辑人员发文水平较高,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国内编辑学相关期刊上的发文占比较大。【结论】编辑进行科研活动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编辑学知识不足、专业科学科研条件不足等,应注重跨地域、跨机构、跨专业、跨领域加强合作,从编辑学及专业科学2个方向开展科研。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大型学术沙龙——“学术期刊如何国际化?”,于2005年3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信息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110余位编辑同仁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钱俊龙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